從宏觀看市場:未來藝術品市場勢不可擋

中國藝術品市場即是由中國藝術品的需求方(投資、收藏及其購買者)與中國藝術品的供應方(銷售者、畫廊、拍賣行)共同運作,形成了具體的微觀層面的中國藝術品交易市場,而中國藝術品的生產、消費、流通、管理及環境等關聯運作形成了宏觀層面的中國藝術品市場。

從宏觀看市場:未來藝術品市場勢不可擋

在中國藝術品市場運作中,畫廊或拍賣會是供應藝術作品的重要場所,而中國藝術品的收藏、投資及其購買者是需求方。如果站在賣方的立場上,供應方往往構成相關行業,需求方則構成相應的具體市場。

因此,中國藝術品市場主要研究供應方與需求方之間的系統化管理活動,而對其具體的經營活動,則是研究供應方如何通過整體營銷管理活動,適應並滿足需求方的需求,以實現經營目標。

在這裡,從微觀市場概念出發,我們可將中國藝術品市場理解為服務於現實購買者與潛在購買者需求的總和。從宏觀市場的概念來說,中國藝術品的生產、消費、流通、環境及其管理等構成了中國藝術品市場的總體格局。

從宏觀看市場:未來藝術品市場勢不可擋

藝術品投資市場是國際公認的三大投資市場,僅次於房地產、股票。據全球最權威的TEFAF藝術報告顯示,藝術品市場每年交易額在4000-5000多億人民幣,年均交易額為4000億人民幣。

但經調查,中國可進一步挖掘的藝術品投資市場潛在需求大約2萬億,是整個藝術品市場總成交額的四五倍,足以說明藝術市場的潛力巨大,前景可期。

根據英國藝術市場聯合會(BAMF)發佈的報告,中國的藝術品交易額佔全球市場的23%,僅次於美國的34%,高於英國的22%,中國再次給世界一個驚人的提醒,在藝術品收藏領域,中國再次實現“超英趕美”。

2007年中國民生銀行發佈的《藝術品銀行業務發展研究報告》中提出:“國內高收入階層中有超過20%的人群有收藏習慣,他們大約可將超過其財產1%的部分投入到藝術品收藏。

假設全國個人儲蓄總額其中16萬億元中有50%屬於高收入階層,則意味著,至少每年800億元資金在理論上是可以用於藝術品的”。中國藝術品收藏與投資的興盛可見一斑。

從宏觀看市場:未來藝術品市場勢不可擋

瓷器、紅木傢俱、玉器、書畫、高端郵票等奢侈品成為中國實業財富在房地產、股票以外的投資重鎮,中國書畫的地位尤為突出。高價位的中國書畫作品當之無愧地成為藝術品投資市場的主力軍,至今已佔據了80%以上的市場份額,將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繼續成為藝術品投資的風向標,並引領國際藝術品投資市場。

國畫高速領跑藝術品拍賣市場,2011年春拍中2500萬成本價的齊白石的《松柏高立圖》以四億天價拍出,元代畫作《葛稚川移居圖》以四億拍出;2011年秋拍徐悲鴻的《九州無事樂耕耘》以2.8億拍出。

在這若干個億萬標的的拍賣記錄裡我們可以看到國畫的巨大影響力和極大的升值潛力。當代書畫家中的何家英、袁振西、劉文西等人的作品在拍賣場外的價格堅挺且強勢,可謂歎為觀止。

從宏觀看市場:未來藝術品市場勢不可擋

2011年油畫呈現出直追國畫的態勢,市場行情日益走俏,吳冠中、陳逸飛、劉小東等人的當代油畫作品在2011年秋拍中取得很好的成績。吳冠中《秋瑾故居》以7475萬成交,趙無極《無題》以1955萬成交。

高價成交的買家都是什麼人呢?他們是以實業財富的形式入駐藝術品市場的新興投資型藏家、湖南電廣傳媒之類的國企、諸如馮小剛之類的明星收藏家、泰康人壽等大型民企、民生銀行等金融機構。

由於藝術品正如名車、別墅一樣成為高級品位和財富、權勢的象徵之一,所以目前富二代、官二代、藝二代人群正被吸引進入藝術品投資領域,而這些年輕群體傾向於通過互聯網等數字媒介接觸藝術品信息,新一代的財富擁有者們出現了更多新穎的思維模式,以798為代表的藝術創作群體,收藏藝術家的選擇有了更多新的藝術價值取向判斷,所以近年來以博索藝術品商城為代表的電子商務平臺受到越來越多收藏者的青睞。

可見,中國書畫以強大的勢頭高價挺立於資本市場與中國實業財富陸續進入藝術品市場是分不開的。而且藝術品投資正由主體單一化走向藝術金融產品多樣化,從而大大降低藝術品投資資金門檻,吸引更多平民百姓關注並參與投資藝術品。

從宏觀看市場:未來藝術品市場勢不可擋

一、我國藝術品消費市場逐漸成形,並健康發展

藝術品消費市場主要由原創藝術品、藝術衍生品、文化藝術品等組成。其中,原創藝術品除了消費功能外,更多表現在收藏和投資功能,藝術衍生品、設計產品市場則是非常鮮明的以消費為主導的市場。

在藝術市場交易中,藝術衍生品的成交額要6倍高於藝術原創品的成交額。隨著收入提高和消費升級,新興的藝術品消費市場正在中國逐漸形成。

根據《中國藝術消費品指數》調查報告,價格親民的藝術家原作、特色藝術展覽的周邊衍生產品、藝術家及設計師與品牌跨界合作的時尚產品,是目前最受中國藝術消費人群青睞的板塊。

2007至2017年,我國藝術品市場總體交易規模年均增長率約為8.5%,專家預測,2020年我國藝術品市場交易規模將有望達到171億美元,拍賣以外的一級市場也將達到51億美元的成交額。


從宏觀看市場:未來藝術品市場勢不可擋

財富增長和消費升級是藝術品消費市場的主要驅動力。

從宏觀看市場:未來藝術品市場勢不可擋

從宏觀看市場:未來藝術品市場勢不可擋

從宏觀看市場:未來藝術品市場勢不可擋

從宏觀看市場:未來藝術品市場勢不可擋

從宏觀看市場:未來藝術品市場勢不可擋

從宏觀看市場:未來藝術品市場勢不可擋

目前,大眾富裕群體(個人可投資產在60萬至600萬之間)、年輕消費者及網絡購物是主要的消費驅動力,預測可推動1.8萬億美元的消費增長。從年齡結構看,大眾藝術消費人群中,30歲以下佔50%,30至40歲近30%,80後和90後已然成為藝術消費市場的中堅力量。

從藝術消費產品單價來看,5000元是中端、高端市場的分界線,僅有不足10%的消費者可以接受5000元以上的定價。但是數據增長趨勢顯示,年均收入2萬美元以上的家庭儘管數量只佔20%,但其消費總額卻佔42%,中高收入階層是藝術品消費市場的核心群體。

從宏觀看市場:未來藝術品市場勢不可擋

隨著經濟增長,我國富裕群體的規模也在不斷增長,2017年,個人可投資資產在60萬以上的大眾富裕群體已經超過2000萬人,估計到2020年將突破3000萬人。

調查數據顯示,旅遊、運動及收藏成為該群體最偏好的三種消費方式。且家庭資產越大,對藝術品收藏的偏好度越高(圖2.1)。珠寶、字畫是富裕階層最感興趣的收藏品種,其次為玉器、瓷器。接近50%的藝術品消費金額在10萬元以下,消費金額在10-50萬之間的交易佔比35%。

從宏觀看市場:未來藝術品市場勢不可擋

藝術品和文化消費市場供給現狀

作為最直接的藝術品銷售場所,畫廊在藝術品供給市場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2017年,中國藝術市場總成交額達到133.8億美元,同比上漲14%,其中70%來自拍賣。

在拍賣引領著成交額增長的同時,書畫由於前期投入較大,收入不穩定,近3年來發展緩慢。售價5萬元以下的作品達到50%以上,年銷售作品超過20件的畫廊只佔60%。目前,國內畫廊發展呈現藝術品消費的導向,“讓生活藝術化”成為多數畫廊生存的實際選擇。

另外,根據蘇富比最新拍賣成交額數據顯示,蘇富比全球拍賣成交總額中28%來自亞洲藏家,全球成交價最高的20件拍品當中,8件(40%)也是由亞洲藏家投得。

年輕藏家愈益活躍,在亞洲區拍賣中,年輕賣家(40歲以下)佔整體23%。6月份因應現今年輕藏家收藏品味而策劃的「當代藝術專場:TURN IT UP」,年輕買家比率更高達40%。

數據充分說明,藝術品市場的投資隨著居民消費升級也相應增長,僅2018年一季度,文化藝術品行業投資同比增長17%。由此看來,整個亞洲藝術品市場不斷擴展,藏家人數也在不斷地增加中,預示中國的藝術品市場即將井噴。

從宏觀看市場:未來藝術品市場勢不可擋

二、五大要點決定中國的藝術品市場即將井噴

1、兩極分化的社會財富使得大量房源掌握在一部分人手裡,隨著國家各種限制,這部分房子很快會流入二手市場,樓市會再次降溫。而退房後的大量資金,將使得股市和藝術品市場再次升溫。

2、佔有大量財富的“富人”們更會遊離於法令與政策之間。房產是明的不動產,有目共睹,需要房產證,交易變現困難,而藝術品是暗的不動產,無人知曉,無需證件,變現方便。有很多東西是不論大小的,一塊古玉,一副名畫,絕對抵得上一座豪華別墅。

從宏觀看市場:未來藝術品市場勢不可擋

3、既具有學術價值又頗具含金量的藝術品交流與行賄受賄之間天衣無縫,許多景泰藍藝術品成為官僚斂財之所,今天收受的藝術品明天又擺在店裡銷售,而精神生活的普遍提高也使得這些東西很有市場。

業內專家認為,大量資金選擇投奔藝術品市場,一方面是因為股市不景氣、房市漲幅趨緩,相對於股市及房地產而言,藝術品是最安全的,是投資避險的工具;另一方面則是因為藝術品投資已經漸入人心,隨著中國財富的增長,藝術品經濟在中國已經形成。

從宏觀看市場:未來藝術品市場勢不可擋

中國藝術品交易市場的利好消息,預示著傳統文化的再次迴歸,以及傳承和創新。文化藝術品投資行業的發展對於我國國內經濟的推動具有著重大的意義,文化是人類共同的精神家園,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如今,國家、人民對文化藝術高度重視,更加坐實藝術品投資市場發展潛力巨大的事實。

藝術銀行家族十分看好藝術品投資市場,藝術品市場的資本不斷注入,致使藝術品不斷漲價,貨幣的不斷貶值,無形中又托起了藝術品投資市場一片天。未來十年間,藝術品投資市場將迎來高峰,我們拭目以待。


注:本站上發表的所有內容,均為原作者的觀點,不代表小藝書的立場,也不代表小藝書的價值判斷。轉載旨在分享,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進行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