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名城——太原

历史文化名城——太原

山西省太原市,晋祠博物馆

太原别称“并州”,古称“晋阳”,山西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山西高原中部,太原盆地北端,北与忻州市毗邻,东与阳泉市接壤,东南与晋中市相依,西与吕梁相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园林城市,有着五千年文明史和两千五百年建城史,历史悠久,底蕴深厚。1927 年太原升置为太原市,1949 年成为山西省人民政府驻地,山西省省辖市。

太原东、西、北三面环山,中南部为冲积扇平原,汾河自西向东,转北而南贯穿全境,地理形势雄壮,自古就有“据百岭之重阻”,“临谷为堑,因山为障”之谓,号称“雄藩巨镇”。“山光凝翠,川容如画, 名都自古并州”宋沈唐的这首《望海潮·上太原知府王君贶书》形象地描绘了风光形胜、文化底蕴深厚的名都——太原。

历史文化名城——太原

太原,俯瞰在建的太原古县城

1991年,太原市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历届市委、市政府都非常重视名城的保护、建设和管理工作,以此作为推动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举措。

太原在历史一直是中国古代农耕文明与草原文明的过渡地带,是历史上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三次大的割据时期北方各民族争雄称霸的基地。晋阳城曾作为九个朝代的都城,其中七个由少数民族创建,集中表现出多民族文化与政权交替的特点;以晋阳城为中心的晋阳地区发生了众多如“魏绛和戎”、“大卤之战”等推动民族融合进程的历史事件;太原出土的新石器和夏商周时期的文化遗存反映南北地方文化融合特点;挖掘的秦汉时期墓葬形制和出土的陪葬器物反映游牧民族与汉民族在经济文化上的交融;北齐时期的墓葬——徐显秀墓葬和娄睿墓保留的大型墓葬壁画、唐代墓葬出土的陪葬器物等都充分反映西域文化与中原文化的融合特点。

太原北踞雄关,南跻中原,是护卫中原的北方战略要地。晋阳古城遗址的城池格局反映唐代边城和都城的双重特征;明太原府城作为区域重镇,府城外围的军事防御格局与明长城沿线军事防御体系密切相关,是长城防御的重要组成部分,保留有守护太原府城的石岭关、城晋驿、三畛村、青龙堡等。明太原府城高标准的城防规模与形制反映其在明军事防御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历史文化名城——太原

山西太原,晋祠古建筑

太原的传统文化遗存时间跨度大、类型丰富,反映出不同时期太原城市深厚的文化积淀。传统文化遗存在其所属领域蕴含文化价值的重要程度折射出同时期太原城市的历史地位。晋阳城阶段,太原保留有我国现存西周初期宗法制度的实物佐证——晋祠,我国北方佛教文化和石窟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天龙山石窟;太原府城阶段,保留有国内现存最大的道教石窟——龙山石窟,明初山西佛教事业管理机构(敕封寺庙)——崇善寺,各省会现存皇庙建制孤例;还保留有跨越晋阳古城、平晋城、太原府城三个城址阶段的山西最古老的寺院——普光寺等等。

太原是近代社会文明的代表城市,突出表现在工业、文化教育、革命传统等方面。近代中国工业领域,保留有山西电力工业诞生的标志——元新记电灯公司旧址的烟囱,修筑同蒲铁路时期为中外工程技术人员提供的“工程师楼”,以清朝官钱局为前身的山西省银行旧址。文化教育领域,保留有全国第三所大学——山西大学堂旧址。太原在辛亥革命时期是北方继西安革命成功的第二个城市,保留有首义门、孙中山先生讲演所——劝业楼;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保留有中国共产党在山西著名的活动基地——省立国民师范学校、代表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的太原牺盟会旧址,中国最早的共产党人之一——高君宇同志的故居。

历史文化名城——太原

山西省太原市,天龙山最大窟——第九窟漫山阁木建筑

太原是新中国重工业建设的中心之一。“一五”时期国家 156 项重点工程有11项在太原,在全国排名居前。现保留有太原化肥厂工业遗址及太重一金工、二金工厂房等众多工业类历史建筑。“一五” 期间,中国第一次按照苏联规划模式对一些重要工业城市进行了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迎泽大街选址建设,成为太原城市建设的标志之一。太原保存有太重苏联专家楼、矿机宿舍等一系列与工业生产相关的生活配套项目以及迎泽宾馆、太原工人文化宫等优秀近现代公共建筑,共同见证了太原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建设历程。

太原东、西、北三面环山,中南部为冲积扇平原,汾河自西向东、转北而南贯穿全境。晋阳古城、太原府城均位于太原盆地北端,其东以太行山为天然屏障,西南以黄河作为襟带,连接龙溪、关中和广大的中原地区。太原与其周边自然环境要素的关系保留至今,形成“三山环抱、汾水中流、三城更迭”的城市环境格局。

历史文化名城——太原

山西省太原市,龙山石窟

太原历史底蕴深厚,文物古迹众多,随着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视,文物保护单位的数量呈上升趋势。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540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51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33处;文物单位317处;历史建筑195处。

太原现存的历史文化遗产在空间上呈现分区集中分布的特点,地下文物集中在北、西、东三面山麓,地上文物集中于晋阳古城周围、府城和崛围山一带。保护类型丰富多样,囊括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不可移动文物的全部类型,包括古遗址、古墓葬、石窟、寺庙、近现代建筑、工业遗产等类型,文化内涵丰富,时代序列清晰, 文化史迹覆盖完整,现状保存完整,是太原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物质载体,具有典型的历史特征、清晰的时代连续性和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彰显了太原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内涵。

历史文化名城——太原

山西太原,博物院内金代戏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