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旭:疫情之下中國建築業企業的幾點思考

疫情之下中國建築業企業的幾點思考

2020年,疫情突然來臨,氣勢洶洶,橫掃中華大地,令億萬國人憂心如焚,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中國經濟的健康發展,建築業作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也必然受到不可低估的影響。

一、疫情對中國建築業企業的影響

(一)疫情發生導致項目成本大幅增加

整個社會在平穩運行之時社會成本最低,項目在均衡合理工期時付出成本最低。有的項目要在疫情並未徹底結束之前開工,就必須克服困難,嚴格做好防疫管理,導致增加防疫成本,工作效率降低。由於疫情期間供應鏈失衡、材料短缺,項目成本增加。疫情結束後,大量項目迅速復工,人員、材料、設備等一系列資源將達到需求高峰,使供應鏈嚴重失衡,全行業資源緊張,極有可能使各種資源價格快速上漲。疫情出現導致了人員滯留、物流停滯、區域分割,這樣數量巨大、運行復雜的供應鏈,要恢復如常,必然需要一定的時間,當項目大面積開工之後,很大限度會表現出混亂、失衡的狀態,無論是在項目成本上還是工作效率上都會產生消極影響。

(二)疫情出現導致項目施工進度大為遲滯

按以往慣例,大多數建築企業會在正月十五前通過各種工作會議部署下一步工作,充分做好開工準備。元宵節之後,建築工人返回工地,春節假期一過,無論是人、物,還是信息、資金都立即進入正常運作。但疫情改變了這一切,建築行業節奏被打亂,人員無法正常流動,進行施工,材料無法進行運輸,建築行業供應鏈陷於停滯。項目無法施工,自然建築企業的經營管理也就成了無本之木、無源之水,項目無法推進,自然沒有能夠結算的工程量,回款也成空談。在疫情防控背景之下,企業基本處於停滯運營狀態,必然會對企業完成年度目標形成巨大壓力。

(三)疫情使建築業一季度新籤合同額度下降

根據行業需求,疫情對房地產企業銷售影響巨大,回款壓力沉重,去化壓力顯著增加,新項目開工力度大為減弱,導致那些以房屋住宅建設為主的建築企業工程款存在一定回收風險,再者,由於政府把疫情防控作為重中之重,無論是基建新項目招標,還是項目發包速度,將大為放緩;製造業生產在疫情影響之下,工程建設投資將延後一些時日。這一系列因素綜合在一起,導致建築業一季度新籤合同額度下降,那些資金短缺的中小型建築企業面臨一定信用風險。

(四)疫情發生導致一季度建築業產值和收入降低

建築業屬於勞動力密集性行業,疫情防控更加困難,各地政府都出臺了建築企業延遲復工系列文件,使大部分工程項目復工時間大為延後。而且,農民工作為建築行業一線施工主要力量,也在疫情影響之下,返程農民工數量大幅下降,建築施工人員極為短缺,很多外地農民工返工後必須進行7天以上隔離,迫使某些項目工期不得不一拖再拖。鑑於建築業工地人員聚集的現實情況,住建部門對復工提出了嚴格的疫情防控要求,使建築企業復工變得越發小心謹慎,且政府要求建築公司必須備的抗疫物資採購難度較大,減緩項目復工速度。綜合以上因素,房建項目工期延誤大約在一個月左右,對一季度建築業產值、收入已造成相當影響,產值下降成為必然。但是,從另一個方面來看,由於一季度處於淡季之中,全年產值比重較低,二、三、四季度則持續走高,建築業生產彈性明顯,一季度工程所受影響還可在二、三、四季度趕工期進行彌補,全年建築業產值還有一定迴旋餘地。

(五)疫情發生對中國建築企業的影響具有差異性

疫情突然襲來,令眾多建築企業遭遇到猝不及防的巨大挑戰,那些發展良好的餐飲企業可以頂住三個月的歇業,那麼,建築企業呢?又能頂住多長時間?就此次疫情而言,在抗風險能力方面,建築行業明顯比餐飲行業強很多,一方面疫情發生期間不是建築業旺季,再者建築企業成本結構與餐飲企業截然不同,無論是分包模式、還是計件工資、或是靈活用工,都有力降低了因疫情而停工這段時間內的企業成本,大大分散了企業的經營風險。即便如此,各建築企業所受影響也存在較大差異,就此次疫情影響來看,項目聯營建築企業比項目自營企業影響大、南方建築企業比北方企業所受影響更劇烈,高財務槓桿建築企業比低財務槓桿建築企業影響更甚。

(六)疫情發生對建築業帶來的負面影響是暫時的

從短期來看,此次疫情確實對中國建築業產生了不良影響。由於疫情影響,在建工程不得不停工或推遲復工,建築工人缺乏,原材料物資奇缺,設備設施閒置增加了施工成本。復工後,為了進行疫情防控,直接導致工程整體成本大幅迅速增長;在建工程復工後為了搶工期、趕工期,大都會夜間施工,使工程發生安全、質量事故風險的幾率大為增加,由於較長時間的停工,對於組織盾構施工、大斷面結構、開挖基坑、深基坑圍護結構施工等極為不利,如果控制不當,很容易形成安全與質量隱患。但是,這些僅僅是由於疫情所帶來的短期性的、暫時性的困難,從長遠來看,建築業前景依然一片光明。

二、疫情對中國建築業企業的啟示

(一)疫情發生推動裝配式建築迅速發展

此次疫情防控中,在武漢市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過程之中,建築工業化優勢盡顯。通過使用輕鋼結構進行活動板房建設,在裝配上十分方便,重量較輕,無論是在耐用性,還是在隔音性、保溫性上,性能較為強悍。所有構建在工廠製作完成,通過在現場模塊化拼裝,使工期大幅縮短,建築垃圾量大為減少,這兩家醫院的建成充分彰顯了裝配式建築的優勢,也說明國家促進裝配式建築的政策是英明的,建築裝配化、工業化已成為大勢所趨,那些具有裝配式構件安裝能力的建築企業必將獲得新一輪的發展機遇和空間。下一步,要多措並舉,推動裝配式建築發展,可以針對配套不足、系統性集成性有待提升等問題,有效提升裝配式建築效率,展示裝配式建築系統優越性。再就是要與時俱進,對工程建設模式進行創新,更好的滿足應急需求。在房屋建築上,要對裝配式建築開展產品化、體系化研究,開發出學校、酒店、辦公等多種類型的系列產品,針對主體結構、圍護結構等重要節點存在的問題,做到迅速生產,快速施工,大幅降低產品成本,迅速提升品質,實現產業化良性發展。

(二)疫情發生彰顯遠程項目管理和辦公的重要性

此次疫情的發生使中國建築企業對遠程項目管理與辦公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在因疫情中斷業務時,如何通過運用遠程項目管理把企業受到的影響降到最低十分關鍵。建築業最大特點就是在多個地點有項目,地域相對分散,進度並不相同,面對疫情來臨,項目管理難度更大。建築企業必須要儘快加大數字化系統開發力度,全面推動企業的遠程辦公數字化建設進程。採取共享服務中心管理模式,以各個部門的資源整合降低企業成本,提高效率,尤其是在疫情發生的非常時期,共享服務中心能有效應對疫情考驗,展現自身價值,提供穩定的共享服務。再者,建築企業可以提供強大的數字化信息技術支撐,以手提電腦等臨時移動辦公工具確保異地辦公順暢進行,通過線上辦公軟件、遠程訪問公司系統進行遠程辦公,強化團隊協作。尤其是那些在全國各地設有項目的建築企業遠程協同辦公、監督更顯得尤為重要,可確保項目遠程推進和管理、員工人身安全,減少疫情傳播。再者,由於疫情期間快遞延遲,應儘可能使用電子影像,降低因物理單據傳遞而對業務人員健康的影響,通過建立共享知識管理體系,實現信息共享,突發事件來臨時從容應對。

(三)疫情的發生會全面提升建築業安全防護水平

目前,從整個建築業的現狀來看,生產安全依然堪憂,各種各樣原因導致的安全事故依然處於頻頻發生的狀態,但是,在疫情洗禮下,廣大人民群眾更加重視安全,強化了對死亡事故零容忍的認識,從而在某種程度上對建築業的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整個建築行業必須要堅持生命至上,從而在各個方面嚴格做好施工現場的安全防護,盡其所能杜絕安全事故的發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升建築業整體的安全防護水平。

(四)疫情的發生有力促使建築業監管更加規範

此次疫情的發生對政府的行政能力是一次大考,在疫情防控過程中,某些政府部門由於信息公開不及時、社會公信力下降而導致社會輿情產生負面影響,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拷問,因此,疫情結束之後,政府將會督促相關部門著眼於通過嚴格規範的信息公開、全面強化監督執法,也一定會在建築市場的監管上做到更加規範,在建築質量、建築安全執法上會更加嚴格,從而有效提升社會公信力,必然會促使建築企業致力於有效提升自身科學管理水平,實施精細化管理,注重管理細節,以適應越來越嚴格的監管,這必將促進建築業的發展。

(五)疫情的發生必將推動建築業進一步高質發展

在此次疫情防控過程中,火神山、雷神山這些醫院的建設中充分體現了風馳電掣的中國速度,這正是建築業高速高質發展的最好證明,疫情的發生更加堅定了建築業在今後一定要大踏步實施創新、提升產品質量的信心,要沿著信息化、產品化的方向昂然前行,有力推動建築業更快發展。在做大做強做優的同時,有效履行社會責任,推進社會公共管理。

(六)建築業持續健康發展依然是大勢所趨

從長遠來看,建築業發展依然有著強勁的動力,疫情在一定程度上對於推動建築業高質健康發展大有裨益。比如,疫情之後,政府必然會大力強化醫療、水利、交通等公共基礎設施的建設,從而有效抵禦水災、疫情、地震等嚴重自然災害,民眾也會對工作場所、生活環境安全有更高的要求,這些都會有效推進建築業的發展,成為建築業發展的大好機遇,因此,從結果上看,疫情對建築業的影響是積極的,總體而言,疫情對建築業帶來的衝擊是暫時性、階段性的,由於我國經濟正在穩步發展,城鎮化如火如荼、基礎設施建設方興未艾、人民渴望美好生活,這些都構成了推動建築業發展的強勁動力,也必然會推動著建築業迅速擺脫疫情困擾,走向迅速發展的光明大道。

三、疫情對建築企業文化和建築企業社會責任方面的考驗和進化

(一)疫情危機正是塑造建築企業文化的絕好時機

企業文化就是企業的靈魂、企業的精氣神,這是建築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根本,也是其做大做強的堅實基礎,只有具備了優秀企業文化的建築企業,才能會釋放出無窮無盡的力量。疫情驟然而至,彷彿一面照妖鏡,一切都原形畢露,建築企業的千姿百態都盡情顯現,一覽無餘,對企業的良心、社會責任心、文化都是一次極大的考驗。在生死存亡的巨大時刻,建築企業究竟應該怎樣對待員工?怎樣對待合作伙伴?怎樣對待客戶?在如此危急的生死時刻,建築企業文化是真還是假?是優秀還是平庸?都會得到真正的檢驗。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面對形勢嚴峻的疫情,卻也正是建築企業打造企業文化、凝聚企業強大力量的絕佳時機,正所謂,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建築企業在經歷過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中社會、市場的危機之後,更能在這場生死浩劫的鳳凰涅槃中,展現出企業文化的強大力量,以疫情之中的所作所為,重塑企業價值觀,打造基業常青式的建築企業。

(二)疫情對建築企業的社會責任感是一次嚴峻考驗

這次嚴重的疫情危機,對於建築企業而言,絕不異於一次浴火重生,考驗著建築企業的創新、應變、團隊作戰等各項能力,能力強者迅速升級,能力弱者被無情淘汰。疫情發生以來,有的建築企業昏招迭出,或是不顧疫情所面臨的巨大風險提前復工、或是不顧道義,為降低成本與員工迅速解除勞動關係、或是暫緩發放工資、要求員工停薪留職,可是,有的建築企業也彰顯出擔當,毅然宣佈即使砸鍋賣鐵也要支付員工工資,有的甚至大範圍採購抗疫急需物資,這些紀律嚴格、執行力超強、有大愛情懷、勇於擔當、牢記使命的建築企業必將成為行業翹楚,戰勝一切困難,大步前行。這些富有強烈責任感的建築企業不但積極響應政府號召,嚴格調整開工時間,還非常密切關注著疫情發展,不但注重積極做好企業內部防疫預案,也在時刻準備著為戰勝疫情奉獻力量。正是因為這些有情懷、使命與擔當的企業,以廣闊的心胸與格局,為實現目標千方百計想辦法,為實現未來發展絞盡腦汁找方向。他們也必將在戰勝困難的過程中,成長蛻變,成長為中國建築企業的脊樑。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此次肺炎疫情是對建築業整體應對突發事件能力、策略的一次免疫測驗,必將會對建築業造成一定影響,建築企業發展會有一段時間的停滯。同時,疫情也檢測了建築企業的自我完善能力、風險承受能力、應對挑戰能力。應對策略正確,自然順利過關,應對發生失誤,就會對企業影響較大。因此,此次疫情對建築業是一個優勝劣汰的過程,也會促進行業洗牌,這即是一次嚴峻的考驗,也是一個推動淘汰和加速升級的過程。面對挑戰與機遇,建築企業必須要深入思考,升級業務運營流程,提升應對危機的能力,這才是常勝之道。(作者系陝西建工第八建設集團有限公司黨政辦公室秘書、政工師、碩士)

何旭:疫情之下中國建築業企業的幾點思考

何旭,男,陝西建工第八建設集團有限公司黨政辦公室秘書,主要研究方向為執政黨建設、領導科學和企業政工,政工師,研究生學歷,法學碩士,1988年4月出生,籍貫是陝西寧強。發表黨建政工性論文50餘篇,新聞稿、通訊稿500餘篇,參編1本著作(《思想政治工作與信息化思維》 ISBN978-7-206-14676-3),全國中文核心期刊1篇(《政治生態視角下“跑官”現象治理路徑》 《領導科學 2017年10月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