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大結局:演員背後的故事,比劇情好看10000倍


最近一個月最火的劇,莫屬《安家》。

這部由孫儷、羅晉主演的電視劇,從開播起就話題不斷,這部劇中展現了各行各業的都市群像,一個個或奇葩或感人的故事,都映射著當下的社會現象,引發觀眾一波波熱議。

而劇中的這些故事,卻遠遠不及這幾位演員真實生活的精彩!


01 孫儷:天賦+努力方能成就人生


這部爆火大劇讓大家再一次認識了孫儷!

作為女主,她又颯又剛,獲得網友贊稱:“鈕鈷祿甄嬛到了現代依然是鈕鈷祿房似錦啊!”

劇中的她,家庭條件一般,原本要被母親狠心丟井裡淹死,卻被爺爺救了一命。

活下來後的她從幼年到成年都在躲避母親責打中度過,這讓她練就了跑步飛快的本領,並且吃飯的時候狼吞虎嚥,以此追求安全感,對事業更是非常拼命。

她的經典臺詞是:“沒有我賣不出去的房子”,無論多難賣的房子,她也會拼命爭取將它賣掉,大家都會為她豎起大拇指,就像是將奮鬥史搬上了熒幕。

現實生活中的她,從小父母因為情感不合而離婚,孫儷跟著媽媽一起生活。母女倆相依為命,媽媽更是一天打兩份工,生活得非常拮据。

《安家》大結局:演員背後的故事,比劇情好看10000倍

從小就熱愛唱歌跳舞,被母親送去了上海市少年宮學習舞蹈,初中畢業後,送到了上海警備區戰士業餘文藝演出隊。

3年的軍事化管理,讓孫儷的專業基礎更加深厚,同時也出落成一個婷婷玉立的大姑娘。2001年,孫儷參加了“才華橫溢出新秀”獲得亞軍,受到了海巖的賞識,才19歲的她拍了第一部電視劇《玉觀音》。

當時孫儷沒有經驗,害怕自己演不好,臉上急得冒出來痘痘,經常跟媽媽打電話時候哭,不過要強的孫儷對自己十分嚴格,為了真正呈現好這個角色。她用了一年的時間去學跆拳道、去雲南景洪的緝毒大隊實習了一個月。

正是憑藉天賦+努力,讓這部電視劇大火,她獲得了中央電視臺電視劇十佳演員、第22屆中國電視金鷹獎最具人氣女演員、最受觀眾喜愛的電視劇女演員等多個大獎,成為當年炙手可熱的女星之一。

她用自己的努力為自己和媽媽改善生活,之後孫儷主演了一系列家喻戶曉的電視劇,但即便火了起來,她也不高產,即便是在她最火的時候,一年也就只接1、2部劇。

因為玉觀音的導演丁黑給過她中肯建議:好演員要學會儲存能量,不要消耗自己的精力,要進步而不是原地踏步。

孫儷牢牢記住這句話,並一直這樣做,所以才有了後面再次改變她演藝生涯的《甄嬛傳》,這部年年重播的大劇,讓她從此留下了“娘娘出品,必屬精品”的佳話流傳。


02 王自健:經歷抑鬱暴瘦,涅盤而生迎來新的春天


王自健在劇裡演一個頗為成功的房產中介,金牌經理人,專門服務高端客戶。

在同事面前,他是嘚嘚瑟瑟的行業前輩,十分傲嬌;在客戶面前,他又是最會揣摩客戶心理特點的貼心經理人,幾句話就把客戶捧得美滋滋;非常注重細節,檢查房子的時候更是親力親為刷馬桶,自己單子被撬還能笑嘻嘻。

王自健將一個專業、聰明、在意細節的王子健演活了,更是收穫網友一致讚歎“看到演員身份的王自健都要忘掉他的脫口秀段子了,演得太好了”。

《安家》大結局:演員背後的故事,比劇情好看10000倍

其實戲外的王自健,人生比角色還要精彩。

小時候的王自健性格叛逆,經常翹課,但是文藝細胞發達,尤其對傳統相聲情有獨鍾,小時候經常模仿馬三立說相聲。

長大後陰差陽錯進入廣告公司,他發現口才的重要,想要治好口吃於是決定去學相聲,沒想到他一張嘴就停不下來了,最後拜師侯耀華,正式進軍相聲圈。

王自健腦子好使,會創新,尤其擅長用幽默的語言進行時評、社會熱點、文化事件、教育體系,沒有他不敢評的。

東方衛視的《今晚80後脫口秀》,讓他聲名大噪,那時媒體都稱他為“脫口秀第一人、相聲界的時評人。”

後來節目因故停播,王自健也消失在大眾眼中,事業受打擊之時,他的前妻早已暗中轉移了兩人的共同財產,落得人財兩空。

事業下滑,感情不如意,接近一貧如洗的王自健,患上了嚴重的抑鬱症。那是他人生中最灰暗的時光,但他沒有一蹶不振,而是選擇自救,用了2年時間將自己從萬丈深淵中拉了出來,如今的他開始嘗試跨界當演員,他說演戲讓他覺得更舒服,我們也相信,未來的他一定會越來越好。


03 海清:人生就是不停忍耐,等到機會出現的時候奮勇而上


海清飾演的是婦產科醫生宮蓓蓓,外表難搞定、內心很清高,被上有老下有小的工作和生活壓得喘不過氣,公婆的育兒方式、老公的不理解,這一切都讓宮蓓蓓無奈痛苦,也讓無數觀眾從她的表演中產生共鳴,引發了對於婚姻中女人不易的討論。

《安家》大結局:演員背後的故事,比劇情好看10000倍

作為演員,海清的表演總能打動人心,是因為觀眾總能從她的表演中,看出現實的倒影和生活的心酸。成年人的世界哪有什麼委屈,有的只是負重前行。

其實相較於很多演員年少成名,海清的機遇來得稍晚一些。

她自幼學習舞蹈,七歲第一次出演了電視劇,她便喜歡上了演戲,之後通過努力考上了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

但是在美女如雲的學校,長相不拔尖的她,常常在跑劇組投簡歷時,屢被拒絕,這讓她備受打擊。

畢業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她沒戲拍,甚至產生過放棄這一行業的念頭。還好,在這段日子裡,她堅持了下來,學會了沉澱自己,一個人在家窩著,看碟,看書,看劇本,想方設法磨練自己的演技。

海清很喜歡一句話:人生就是忍耐,不停的忍耐,不停的努力,等待機會降臨的時候奮勇而上!

事實證明,機會永遠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從《玉觀音》到《雙面膠》再到《蝸居》,從無戲可拍到配角再到主演,直到30歲,海清終於憑藉精湛的演技開始火起來。

後來的一部《媳婦的美好時代》,更是讓海清奠定了國民媳婦地位。

但她不滿足於“國民媳婦”的標籤,她想要有新的嘗試,她跑去《紅海行動》中飾演了一個蓬頭垢面在滾燙的非洲沙漠裡翻滾的戰地女記者。

這部電影讓她吃盡了苦頭,大傷小傷不斷,在一場爆發力極強的戲中,她直接拿拳頭砸牆,導致了手腕骨裂。

但她一點都不覺得苦,甚至很滿足,因為這正是她想挑戰的角色,是她能感受到快樂的事。

她說:演員這條路,除了吃苦、努力、努力再堅持,幾乎沒有別的路可走。


人生總有低谷坎坷,那些能從逆境中登頂成功的人,都有一顆不向命運屈服的心,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的,而是努力之後的結果!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