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院院长杨晓阳“抗疫”作品赏析

#艺术战疫# #绘画# #艺术#

编者按:全国上下发起的“艺术战疫”主题创作活动是空前的,活动参与人数之众、参加范围之广、创作作品之多,都应该是史无前例。本人从中挑选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逐一分析解读,以和同道交流。

作品名称:《松风图》杨晓阳(中国画)


艺术战疫 | 国画院院长杨晓阳“抗疫”作品赏析


杨晓阳先生的《松风图》,画面由两棵松树一前一后中间夹着一块巨石构成。两棵松树直冲云霄,主干没有任何一根分枝,树顶所有的大小枝条都由右向左极力伸展生长,形成一个“7”形状的造型,尔后在一前一后的两棵大树中间加画了一块巨大的磐石,让画面的重心得到平衡,同时把作品的落款安排在最左边,从上而下成为一根长线,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也达到了四两拨千斤的艺术效果。

其次是画面的两棵苍松一前一后、一粗一细、一曲一直、一浓一淡,都形成鲜明的对比,富有变化,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尤其是前面的苍松较小,用浓墨粗线,后面的苍松粗壮厚重,用墨却湿润饱满。到了顶部树冠时,所有的枝条都是由左向右,前面的苍松枝条反而穿插到后面去了,崎岖倔犟,后面的大苍松枝条却放置在画面的前面,恣意生长,充满旺盛的生命力。两个松树一起生长,交叉穿插。也比喻大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有队友,是一群人,是千千万万的英雄一起在战斗,相互支持,相互帮助。这种细节的变化和处理,不但打破了画面的僵硬和呆板,重要的是这种变化带来了无穷的艺术感染力和视觉愉悦感。

艺术家通过两棵苍松傲然挺立于天地之间,不畏严寒酷暑,象征着在病毒肆虐的神州大地上,那些不顾个人安危、视死如归的最美逆行者,犹如苍松一般的矗立在风暴中心,经受考验,同时艺术家从心中也由衷的发出了赞叹。在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支援互助下,对战疫的艰巨任务充满信心和希望,坚信只要有苍松的这种不畏严寒、不惧风霜的英雄气概,最后的胜利一定会属于我们的。

以上所有的艺术魅力和思想是艺术家想要表达的,也是作品实际想要传达的信息。但作品实际上有没有达到这种艺术感染力呢?

可以肯定的说:没有!

不管是树干、树枝,还是石块,都没有质量,也没有体积感,只是图有一点外形而已。整幅作品的线条凌乱、用笔软弱,用墨呆滞、污浊。没有任何的神采和气韵。说到底还是创作者的功力不够,心有余而不足啊。中国水墨字画不是嘴巴上的功夫,而是需要手上的有真功夫,更需要内心修炼的真功力。

我是无心斋,专注于书画艺术品鉴赏,欢迎同道一起交流。喜欢我文章的朋友请关注我,谢谢!

艺术战疫 | 国画院院长杨晓阳“抗疫”作品赏析


杨晓阳,1958年出生于陕西西安,1979年考入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1983年毕业,同年考上研究生。1986年毕业并留校任教。曾任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副主任、主任。1994年出任西安美术学院副院长,1995年主持全院工作,1997年任西安美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2009年调任中国国家画院院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