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丽颖前世今生3


前面讲过,小赵姑娘的情商,不大灵光。

而黄斌就不止是灵光,简直呼风唤雨。

赵丽颖前世今生3


黄斌小的时候,是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成绩优异,品学兼优,一路加分加到高考。

大学毕业,进了《新闻晨报》。

《新闻晨报》是个什么级别?

黄斌在《新闻晨报》混的如鱼得水,两年之后,就成了报社的“中坚力量”!

但我们斌哥最突出的地方,并不是学习成绩,而是惊人的社交天赋。他自己说,念中学的时候,就已经很喜欢东混一下西混一下地瞎折腾了。

这番中学生的瞎折腾,就已经为人家开始奠定人脉基础了,比如:认识了你们的老公——胡歌。

从黄斌的早年经历中能炼出两个要素:第一,成绩好(智商高);第二,喜社交(情商高)。

这种双商都高的人物,不说人中龙凤,也算得上“百里挑一”,所以人家能在人精扎堆的娱乐圈混成一哥,不是没有原因的。

2005年,《无极》上映,黄斌应陈红的邀请,参与发行工作并担任宣传总监。陈红为什么找他?斌哥自己说:大概是因为我的气场……

这当然是开玩笑,因为从陈红横刀夺爱陈凯歌来看,这姐姐显然不是颜控……

那么,黄斌究竟有什么特异之处,能让陈大导演和陈太太念念不忘?

最主要的,是看中了他在文化宣传口的人脉和社会资源。

年纪轻轻就在顶级新闻集团里面混成“中坚力量”,意味着两点:第一自己业务能力上得了台面;第二,人缘,或者说人脉,一定不会差。

举个例子,在《无极》的宣传期间,陈红出过一本书,叫《一望无极》。而此书的出版就是黄斌牵头,出版方的负责人是他的师妹——上海九久读书人的蔺瑶。

后来负责郭敬明小说版《无极》的,便是这位蔺瑶。

陈凯歌《梅兰芳》的同步书籍《梅飞色舞》,黄斌也是总策划。

电影的营销宣传,最需要这种能在体制内文娱口吃得开的“自己人”了。

除了人脉,黄斌本身还非常地会说话。

王小帅的《左右》扑街,制片人黄斌说:国内的艺术电影从来没有成功的案例。

陈凯歌的《赵氏孤儿》票房失利,宣传总监黄斌说:这部电影确实在档期、题材上吃了亏。

黄晓明的《匹夫》被骂烂片,黄斌说:票房不是衡量价值的唯一标准。

……

总之,一部电影口碑和票房不好,是档期问题、题材问题、观众问题,就是主创团队没问题~

非但没问题,还得捧一把:那是我们导演和演员有艺术追求!

作为观众,当然火冒三丈:纯属扯淡!明明是你们拍了烂片,还TM甩锅给我们!

但如果是主创,这感受就不一样了。你想啊:口碑票房双扑,正被网友和媒体怼的焦头烂额身心俱疲呢,此时斌哥哥挺身而出,替你把所有风雨挡在身后,还柔声细语地哄:乖啦乖啦,是这届观众不行,不是你能力不行,是他们理解不了你的艺术信仰~

你是不是瞬间老泪纵横:知己啊……

除了能给主创团队找回场子,黄斌还非常地善于应对媒体。《梅兰芳》、《赵氏孤儿》、《南京南京》……全都是争议倍出的片子,但黄斌面对媒体的质疑,想来游刃有余,从不会干巴巴地生硬拒绝采访。

《梅兰芳》上映的时候,就各种大大小小的破事一箩筐。

先是齐如山后人骂影片有辱先祖,黄斌回应:电影里的人物是虚构的,我们从未说过他的原型是齐如山。

再是欧阳江河告《梅兰芳》剧本创意抄袭,黄斌说:这事我刚听说,导演还不清楚这事。具体事宜相关人员会按照司法程序处理。

谨慎、平和、礼貌,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一个字也不说。

一手太极打的,快赶上化骨绵掌了。

黄斌的长袖善舞,之于黄晓明或许已形同鸡肋。但之于赵丽颖,无疑是大猫腾空之前的那对小翅膀!

2016年,黄斌和黄晓明“和平分手”

黄斌接手赵丽颖后,第一部作品是《楚乔传》。

但《楚乔传》并不是黄斌带给赵丽颖的资源,只不过他担任赵丽颖的经纪人之后,正好赶上《楚乔传》开机。

虽然和黄斌关系不大(和监制黄斌不是一个人),但这部《楚乔传》仍值得好好的说一说,因为它是赵丽颖路人缘由盛转衰的分水岭。

(一)楚乔传

《楚乔》之前,由于早期影视剧积攒下的口碑,赵丽颖隐隐成了国内小花的演技扛把子。但《楚乔》之后,无数观众大失所望,认为赵姑娘贡献了一场堪比AB杨幂的表演。更有人说,赵丽颖只会演傻白甜,遇见楚乔这样御姐就得抓瞎……

剧集本身,也是抠图、替身、抄袭……纷纷扰扰,传闻不断。

抠图这个,窦骁倒是解释过是因为档期问题男演员都没去沙漠,所以才抠像。

但撇开演员不谈,《楚乔传》本身就是个奇葩,剧本、服装、道具、布景、特效、剪辑、配音……,无一不烂。

但《楚乔传》可是号称投资两亿的良心巨制啊,怎么粗制滥造成这样?

几个原因:

首先,它先天不足。

《楚乔传》的出品方有两个,慈文传媒和华策克顿。确切来说,是慈文旗下的蜜淘影业和克顿旗下的辛迪加。

2010年,慈文和辛迪加联手成立了一家公司,叫做慈嘉影视。《楚乔传》这个项,最初就在慈嘉手里。

2015年4月,慈嘉影视总经理柳苗(现名柳盈瑄,原在克顿任职)带领团队加入慈文。后来慈文成立蜜淘影业,

柳苗担任总经理,《楚乔传》也被带入蜜淘。

但是后面的事就走岔了:慈嘉股东之一王松瑶表示,她根本不知道《楚乔传》这个项目被带走了。随后,她把慈文、克顿、辛迪加、蜜淘、柳苗……一口气通通发了律师函!还告上了法庭!

这个案子并不仅仅涉及到《楚乔传》,王松瑶的律师对它的定位是:一起典型的大股东侵害小股东利益的案子。因为2015年12月《楚乔传》从慈嘉转移到蜜淘,是没有召开股东大会的。慈嘉在2016年2月进入清算,也仅仅通过了形式股东会三分之二的表决权。

据王松瑶说,作为持股12%的股东,她非但不知道项目转移,还不知道公司已经清算,而慈嘉成立至今的7000万左右的营业利润,她也没有拿到过分红。

慈文的说法是:王松瑶不是股东,只是代持。被王松瑶否认。

但不管怎么说,《楚乔传》转移和慈嘉清算都是事实。那么,慈文为什么要这么做,为什么冒着被起诉侵害小股东权益的风险也要转移《楚乔传》?

又要说到这个词了:

对赌协议

2015年,慈文借壳禾欣股份上市,签订了《盈利预测补偿协议》,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对赌协议。慈文承诺:2015、2016、2017、2018年的净利润不低于1.88亿元、2.43亿元、3.02亿元、3.22亿元。

这个利润压力有多大?

慈文2012年和2013年的净利润分别只有6700万和7100万。这意味着,两三年之内,它赚的钱必须翻2-3倍!

可真敢签啊……

幸得上天眷顾,2015年,仅仅《花千骨》一部剧,就给慈文带来了1.68亿的收入。

没错,《花千骨》是慈文的剧。

这也从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花》的大爆,因为当时慈文正在和禾欣谈借壳上市,《花千骨》是它向股东们展示自己赚钱能力的证明。倾整个公司之力去营销宣传,不爆都难。

所以,你们赵小骨当时柔弱的小身板上,可扛着慈文的生死存亡呢……

幸好,赵丽颖够争气。《花千骨》的大热给她带来了慈文的下一部剧《老九门》。

是滴,《老九门》也是慈文的。这部剧再次证明了小姑娘是个能扶的上墙的。那么《楚乔》找她,板上钉钉。

在慈文眼里,《楚乔传》这种大IP +一线小生+能赚钱小花的项目,简直就是只能下钻石蛋的鸡!啥也不说了,必须拿下!

于是慈文与克顿签订协议,出资1.2亿,占到《楚乔传》投资占比的60%,成为项目主控方。

什么?小股东的权益?

知道老子业绩压力多大吗!再说了,我们神仙打架,干卿何事!

项目是拿到手了,但问题也来了:慈嘉和蜜淘都是新公司啊,之前没做过电视剧啊……。《楚乔传》的制片人柳苗,在克顿任职之前是在重庆电视台做购片主任的,没有电视剧制作的经验啊。

所以某种程度上讲,相对于专业的电视剧制作团队,《楚乔传》不说是草台班子,也类似于新手试水了。

但对慈文来说,班子草不草台它根本不在乎。因为这个《楚乔传》的IP加阵容,足以卖个好价钱。

2016年4月份,蜜桃影业就与湖南卫视签订合同,将《楚乔传》的首播权和5年的独播权,以2.58亿的价格卖了出去。

4月份,电视剧还没拍呢……

那么,工期赶就很好理解了。卖了2.58亿!要是赶不上放映,湖南卫视还不得下桌子?三个班组轮番拍摄,马不停蹄……

成本嘛,自然也能省则省,反正售价已定,省出来的全是赚的!于是就省的堂堂一个公主的庭院全TM是大树!还都是假的!

《楚乔》上映之后,还勾起了无数网友当初被《孤芳不自赏》统治的恐惧:什么玩意!当初还好意思骂人家《抠图不自赏》,结果你赵丽颖一个有演技的也玩这一出?

哦,提到《孤芳不自赏》,这部抠图大剧,克顿也是出品方。

是不是瞬间恍然大悟?哦,难怪觉得这俩剧谜之相似……

何止谜之相似,简直一脉相承。

所以,制作团队不成熟,演员档期有冲突,原著被骂抄袭,出品公司还在打官司……,再加上巨大的营收压力,它怎么可能会是一部匠心巨制的精品?快别逗了!

《楚乔》之于慈文,就是个圈钱的机器。

而且,人家真圈到了!

根据慈文发布的公告,《楚乔传》最终的收入是:5.8亿,占慈文全年收入的45%。

虽然收视率有高开低走之嫌,但高开的时候,还是能看的:

再说赵丽颖,把她和大宝贝相提并论,确实有点委屈。因为沙漠她是真的去了,该滚的泥滚了,该吊的威亚也吊了,好歹没有去吹空调养胎。

哇,你把赵丽颖说的跟个小白兔似的,《楚乔传》口碑崩成这样,她就没有责任吗?

她有。

网传小赵姑娘是《楚》的投资方之一,其实这不对。她的蓝色沸点(赵丽颖是法人)的确参与了《楚乔传》,但只是联合摄制。

以影视剧的分成来讲,最主要的利润分红得主是几大出品方,然后是发行。联合摄制之类的,也就能跑跑腿。

所以赵丽颖的责任,不是在剧集制作,而在于:她轧戏。

这就要说到黄斌给她带来的第一个电影资源——《乘风破浪》。

(二)乘风破浪

黄斌和韩寒的渊源,那就早了。

早在2015年黄斌导演的电影《何以笙箫默》,韩寒就半客串了一把,还贡献了自己在《后会无期》里的爱犬马达加斯加。

2016年的赵丽颖,还是电视剧小花。在黄斌的规划里,她就必须有一部说得过去的电影作品。毕竟在当下的环境里,电影圈还是比电视圈要高级的,而顶级时尚资源,不会考虑一个在影坛毫无立足之地的人。

《乘风破浪》是自带话题流量的韩寒的第二部作品(第一部《后悔无期》也证明了韩导余威尚在),并且已经确定了邓超和彭于晏的加盟,所以对于小赵姑娘来说,这是一部极其重要的电影。

《乘风破浪》开出的条件并不算宽容,韩寒曾明确告诉黄斌,他的制作周期非常紧,《乘风破浪》只给赵丽颖30天的拍摄时间。

而彼时的赵丽颖,正在拍摄《楚乔传》。

《乘》让《楚》是不可能的,那么,只能《楚》让《乘》了。

于是在明知道会轧戏的情况下,黄斌和赵丽颖也硬是接下了《乘风破浪》。

小赵姑娘就这样成了彭于晏的老婆和邓超的妈。

结果,票房破10亿,豆瓣评分6.8。

斌哥小试牛刀,大获全胜。

但说到对《楚乔传》的影响,可就不止一部《乘风破浪》了。

《楚乔传》的拍摄期间,赵丽颖的行程,只能用紧锣密鼓来形容。

参加了白玉兰奖颁奖典礼。

接了水之密语的广告(嗯,就是她说楚乔发色发黄是因为拍洗发水广告拍的那个)

出席了《诛仙青云志》的全球发布会。

参加了芭莎慈善夜。

上了《金星秀》。

拿了金鹰奖。

还去野三坡参加了河北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担任了河北省旅游形象大使……

为什么很多网友都说赵丽颖在《楚乔传》里跟没睡醒似的?因为她是真的累呀!

行程赶的在领“文荣奖”的时候,赵丽颖直接穿着楚乔戏服就上去了……

转的跟个陀螺似的,还能有多少时间给《楚乔》?

黄斌有一次说过,赵丽颖直接在《楚乔》连轴转了二十多个小时……

二十多个小时……没当场晕过去都算小赵姑娘身体底子好了,怎么可能还有精湛细腻层次丰富的表演?

所以单以结果而论,赵丽颖在《楚乔传》中的表现的确不合格,因为她根本就不在状态。

她主观上或许并不想要敷衍,但是以当时紧密的行程安排而言,还想要精湛细腻层次丰富,压根办不到。

但是,如果不考虑《楚乔》的质量,仅从赵丽颖的职业规划角度来看:这路走的,不能说错。

白玉兰奖、金鹰节、芭莎慈善夜、金星秀、河北旅游产业……,背后都意味着强大的资源和团队,这是赵丽颖曾经可望不可及的。好不容易换了个金牌经纪人给她搭上了线铺上了路,结果临门一脚说我要拍戏我不去,可能吗?

所以,必须去!就得去!轧戏也要去!没时间定礼服那就穿着戏服去!

最后一篇4就写他的时尚之路,大家敬请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