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柳青年畫裡的救命祕訣

楊柳青年畫裡的救命秘訣

楊柳青年畫裡的救命秘訣


中華傳統文化是什麼?很多人把儒學、傳統文學,乃至國畫、書法、京劇等列舉出來。其實,這都是傳統文化的果實,是外延,而不是內涵。我們不能只見樹木,不見森林。中華傳統文化是一個完整的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體系,任何成果都是在這棵大樹上結出來的。我們不能只盯著果實,卻忽略生長它的大樹。

春節將近,貼年畫是中國傳統風俗。各地年畫風格不同,有四大木版年畫之說。其中,楊柳青年畫被稱為中國四大木版年畫之首。然而,在很多人眼裡楊柳青年畫只被當作了藝術品,其背後巨大的傳統文化背景以及由此而來的巨大生命力卻還沒被認識到。

當年做田野調查時,戴廉增畫店戴氏第十九代傳人戴敬勳先生曾經對我講,楊柳青年畫獨有而其他年畫沒有的特點就是諧音吉祥話。

那麼,這種“諧音吉祥話”在中華傳統文化裡有沒有專門的講究呢?數年後,我在易學典籍中發現,其實這就是中國道家講的“外應音義決”。“外應”是指外部的對應,後來被用作一種從外界事物變化占卜的方法。宋代著名思想家邵雍曾經說:“一物從來有一身,一身還有一乾坤。能知萬物備於我,肯把三才別立根。天向一中分造化,人於心上起經綸。天人焉有兩般義,道不虛傳只在人。”這就是關於外應的傳統文化理論背景,其實也就是我國古人的天人合一、天人相應思想,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整體思維方式。我曾經把“外應音義決”去掉名字給年畫藝人看,年畫藝人說這是楊柳青年畫創作口訣。可見,以天人相應思想為背景的外應技法已經融入到了楊柳青年畫的創作之中,儘管只是過去的少數人掌握它而大多數匠人聞所未聞。

外應是古人用來預測的一種手段。而楊柳青年畫則是反過來用,依此祈福納祥,依此讓人們的美好期待變為現實。而這種應用在過去,特別是佛家、道家文化中得運用是非常普遍的。

佛教《雜阿含經》就道出了其中秘密“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佛家稱之為緣起。

當代一些學者則從心理學的角度對此發表過自己的認識。比如卡爾.榮格稱這類現象為“共時性現象”。 榮格認為,共時性現象體現的不是邏輯上的因果關係,但體現了時空上的聯繫,而這種聯繫不是偶然的。也就是說,有一類現象,不為形式邏輯所理解,但又確實地存在著。這種現象就是同一類現象的同時(有時延遲)出現。而他們與觀察者的心理密切相關。也就是說,當主體的心理發生某種變化時,外部可能會出現一些對應反應。當然他的研究深度比之傳統文化還差得很遠,傳統文化裡有包括年畫在內大量的方法可以運用。但儘管如此,榮格的理論對於現代人理解傳統文化中的外應關係是很有幫助的。

在對傳統文化,包括楊柳青年畫外應竅訣的學習和研究中,我本人受益匪淺。特別是2018年,我運用其中秘密竅訣救了自己的命。

2018年,由於工作壓力等原因,我過於勞累,得了糖尿病,血糖高達16.2,尿酮4個加號,尿酸、尿蛋白等也都出現+號,由於酮中毒視力模糊。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去醫院,處置方式就是住院進行胰島素治療。但是此後仍然要長期服藥維持,並且嚴格控制飲食,即便如此,現代醫學還會告訴你,糖尿病不可逆,是不可能痊癒的。

在這種情況下,傳統文化中關於外應、緣起的認識和運用成了我唯一可以依靠的。於是,藉助傳統文化裡的秘密竅訣,我開始了自我調理。

按照傳統文化的深層次認識,這個世界是有眾多的“相”構成的,而這些“相”都是因緣而生,都是暫時性的現象聚合,緣散了、滅了,這些“相”也就滅掉了。馬克思也說過:“辯證法在對存在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同時包含對現存事物的否定理解,即對現存事物的必然滅亡的理解;辯證法對每一種既成的形式都是從不斷的運動中,因而也是從它的暫時性方面去理解;辯證法不崇拜任何東西,按其本質來說,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金剛經》上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那麼,糖尿病的種種症狀也不過是種種的幻相。我們執實的話,那病這個幻相就起作用了,就不可能好了。於是,我必須打破現代醫學糖尿病不可逆的認識框框,解放思想,堅信它就是因緣聚合的幻相,同時製造病痊癒的內在緣起(如榮格所揭示心理變化可以引起外在對應變化的道理,也如楊柳青年畫所包含的期待可以變為現實的道理),來實現“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

不到一週時,我到醫生那裡詢問併發症的相關問題。醫生說,我們這裡也有血糖儀,很先進。但當時餐後不到一小時,就想等空腹再測。醫生說,餐後有餐後的數值。於是做了檢測,結果血糖值是10。醫生說:“這已經在正常範圍內了啊!你是怎麼控制的?”我說:“我注意了飲食。”醫生說:“那你控制得夠好的啊!16.2是不可能只控制飲食就降下來的。”這次檢測增加了我的信心,此後的一個月內,我仍控制飲食,並堅持自我調理。三十多天後,我再次測餐前血糖。這次血糖值為5.8。從這時開始,我不再控制,基本恢復了正常飲食,每隔一個月測量一次血糖,數值分別為5.3、5.5、5.5……而尿酮等數值也恢復正常。每次檢測,醫生都驚奇。需要強調的是,在這個過程中我沒有打一次胰島素,沒有吃一粒藥。

通過研究楊柳青年畫,我接觸到深層次的傳統文化。而傳統文化中緣起法應用的秘密救了我一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