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本沒錯但有人就是要認定你有錯,並且讓你去承擔責任,該咋辦?

陋室粗茶半卷書


這種事情在職場經常發生,我本人就經歷過兩三次,損失2000塊。通常是直接上級和你之間發生這樣的分歧。一般有兩種情況:1,是你確實錯誤了,但是你沒意識到,這種就需要你冷靜分析,多反省,虛心接受。2,是你確實沒錯,但是上司用權勢壓你,就要認定是你錯,這種是非常令人不痛快的事,通常這種是上司無能沒有擔當,也可能是他就是要你背黑鍋,這種情況,要麼忍,要麼滾!滾之前,狠狠地罵他一頓,狗血淋頭的罵!!!



資州李慕凡


我和大家分享一個真實的故事:

01

二十多年前,我在一家集體企業當工人。

工廠有三百多名工人,主要生產銅製品,我在車間裡是一個操作工。

有一天上夜班時,有一個差不多數公斤重的鐵製零件,從機器上掉落砸傷了我的左腳大拇指。

在家休息了兩天後,感覺也不是很疼,就去上班了。

又過了一個星期,晚上睡覺的時候,腳拇指痛得鑽心讓我睡不著覺。於是就去醫院檢查,拍片後,是腳拇指有輕微骨裂,原來是舊傷復發,怪不得這麼疼。

拿著醫生開的證明,我到廠裡向班長請假。

誰知班長不認可我是工傷,說你其間都上過班了,再休息應該算病假。

我很懵圈,怎麼就不算工傷了呢?明明是因為工作受傷的,憑什麼讓我自己負責?

我在意是否工傷,是有原因的:工傷休息不扣工資獎金,也不影響福利及年終獎;算病假的話,損失就大了去了。

由於我不懂勞動保障法,一時也爭不過班長,可我心裡,知道自己是對的。

02

於是我找到廠裡勞動人事科,反應了我的訴求。

人事科長也說不能算工傷,我便問他有什麼依據?他一時也說不清楚,只是打官腔說該算病假。

我心裡不服,便提出要查看勞動保護法,是怎樣對我這種情況作出具體解釋和規定的。

科長沒辦法,只好翻書尋找。果然不出所料,勞動保護法規定,舊傷復發,應算工傷。

科長因對業務不熟而產生了判斷失誤,一時沒了面子,就有些生氣地說:這次給你面子讓你翻書查看,下不為例。如果廠裡三百多員工都像你一樣,我還做得了其他工作嗎?

我心裡十分生氣,業務不精就算了,還找毫無理由的藉口批評我。

我很想懟一句:這不是你應該做的工作職責嗎!可話到嘴邊,念著他大小也是個領導,又咽回肚子裡。

03

拿著工傷請假條,我找到班長給了他。

班長一臉不開心,但又無可奈何。

我很清楚他不高興的原因,因為在當時吃大鍋飯的年代,我的工作表現,在班組中實在算得上很差勁。一是我經常請事假、病假,四個人的班,少一個人,另三人就加重了工作壓力;二是,我的力氣小,工作也不主動,往往拖累了生產工作進度;第三,我和其他三人的關係不和諧,他們都不願幫助我。

可我根本不在乎他們的態度,我心裡想的是,我又不靠你們吃飯,憑什麼要來巴結你!

可接下來班長的一句話,卻徹底激怒了我,他說:這次就這麼辦,下次再發生同樣的事情,我不會同意照工傷處理的。

明顯的,他是在有意針對我。

既然如此,我就決定報復一次。

04

我又找到了勞動人事科長,向他反映了我們班組裡發生的問題。

我舉報班長徇私:班裡有一個員工,基本上每個月都有兩至三天不上班,但考勤表上,卻月月都滿勤。

這次科長很嚴肅起來,這可是薅社會主義羊毛啊,性質相當的嚴重。

第二天,我接到廠裡通知,就我所反映的問題,厂部、車間、班組召開聯合調查會議。

當天下午的會議上,班長及哪個員工矢口否認考勤作弊的行為,而另一位知情的同事,以記不清楚為理由,不願站出來作證。

我的舉報指控,成為一個孤證。在哪個既沒有監控,也沒有手機的年代,再加上集體企業的性質,此事最後以"事出有因,查無實據"而不了了之。

我沒有錯,但是,我輸了!

唯一幸運的就是,廠裡也沒有因為此事批評和處分我。

05

會議結束時,黨支部書記留下我單獨談話。

我倆足有五分鐘的時間,都處於尷尬的沉默狀態。

考勤作弊的事,其實廠裡所有人都是心知肚明的,只是每個人都不願意去捅這個馬蜂窩而已,畢竟,這也是普遍存在的現象,也涉及到許多人的切身利益。而書記,自然也揣著明白裝糊塗。

他留下我的目的,只是想給我一個安慰,及找一個藉口解讀事件結果罷了。

而我的沉默,是真的想不通自己為什麼會輸?難道我此前所接受的教育都是錯的?難道廠裡的規章制度都是擺設?難道,又到了"防民之口 ,甚於防川"這樣的年代?……

還是書記先開了口,操著濃重的山東口音,先是肯定了我的舉報行動是正確的,只是在蒐集證據方面表現得不夠細緻。並表示廠裡也會藉此事件,推動更嚴格的考勤管理體制措施儘快出臺。

又從大局管理方面談了他的看法,表示班長和哪個員工都是工作中的骨幹,不能在查不出確鑿證據的情形下,就隨意下結論定性處理。

我知道他說的話是對的,我確實是草率衝動了些。但是,我此前並沒有想著要舉報他們作弊的呀!也就不存在蒐集整理證據一說。若不是班長欺負我,今天的事,絕不會發生。

另一個心裡的想法是,我只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工人,我也不想再爭什麼了,雖說心裡有氣。

於是我向書記表示,此事到此結束。

06

書記又和我談了一些團隊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團結友誼的精神愉悅對工作和身體的好處。他希望我振作起來,在不久的將來,可以看到一個全新的我。

我真的是心不在焉,應付著說:我會做好自己本份內三分三工作的。

本來話說到這裡,基本上會談也就結束了,大不了領導再說幾句鼓勵的話而已。

但他接下來的話,卻使我著實吃驚,他說:

能做好三分三工作,那就再好不過。但你要想清楚,在三分三的工作中,是有很多講究的。

我抬頭看著書記,一臉的迷茫。

他接著又說:任何工作都有主動和被動的區分,舉個例子:你們班在工作開始之前的十分鐘,你若是先去把工作中需要的工具及材料預先準備充分,使大家都有個愉快心情的話,那麼,即使你在八小時工作期間,只做了三分的工作量,但在別人的眼裡看去,今天,你已經做了三分五,甚至是三分六七的事。如果你在工作完成之後,主動地收拾工具,打掃衛生,則更可以為自己帶來良好的積極向上的形象,堅持久了,評優評先並不是遙不可及的事。

反過來,如果你每天工作之前都沒有準時到崗,而要班長去喊你開始工作了,你才精神萎靡的上崗,那麼,生產過程中即使你再賣力地比別人多幹,再流汗地工作了三分五六,但在他人眼裡,你也僅僅只是完成了三分,甚至是不足三分的任務。

不愧是南下幹部,不愧是部隊裡專搞青年政治思想工作的,我深深地,折服於他的深度……

07

歲月過去將近三十年了,但老書記的話,我一直記憶猶新。

不說我對他的一番深度思考和剖析執行得如何完美,但於我其後在其它事情中,卻切切實實地獲益良多。

我也常常拿老書記的話,講給朋友、同事、親屬、愛人和孩子聽。

每個聽到此話的人,都會有一些沉思。

我的感想是:人的一生,難免有些時候自己的對,而被別人誤認為是錯。其中,也難以避免被人故意施加的錯。

這就是委屈與痛苦並存,帶給所有人一生之中成長期間的折磨。

別說我們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即便是德高望重者,又或是位尊權顯者,也規避不了時代背景下的犧牲。

這樣的例子,在歷史長河裡,隨便一抓,就是一大把。

受屈受冤,只要不涉及人身自由和生命的失去,並非意味著,一定就是壞事。

冤屈的降臨,或許是對自己一次次成長的摸底考試,或許是給我們一次次洞察世事的機會。

我們年輕的時候,並不具備能力以及擁有資質競爭力。所以,正確被錯誤替代,大致也是優勝劣汰機制運行中的規律。

能夠避免此類事件的發生和再發生,唯一的途徑,就是使自己強大。只有到了強大那時候,不言可以頤指氣使吧,但絕對可以,居高臨下。

一個人處在什麼樣的位置,決定了他的眼光和心胸。而學習再學習,是,自低至高拉近距離的最佳、最終的方法。

所有的哀怨都是徒勞無功的,因為,人微則必言輕。

如果有自知之明,最好的自我保護措施是獨善其身,而不是空想著,要去兼濟天下。

我最後的感悟是:榮辱之間的尺寸,是任何人一生中,最難以拿捏得恰到好處的事。


鶴鳴於旦


這個問題提得好,我深有感觸,也是深受其害。

我是從外地進入上海的,平時喜歡打打乒乓球鍛鍊身體,把輸贏看得很淡,但是我周圍都是上海人,大多數人球技沒我好,他們之間誰輸誰贏不會計較,但有些人只要輸給我,就指責我球拋得不夠高,或是沒站好就發球了,久而久之便成了一個習慣。我也與他們多次溝通交流,我保證儘量把球拋得更高一些,他們也表態不再責怪我,但他們比分落後時還是習慣指責人。如果我與之爭論,總有人勸我:算了,不要與他計較。最公道的一句話是:大家都知道他就是這樣的人。但就是沒人會去勸對方你不要這樣子,這樣不好。時間久了便成了贏球就要受人指責,與之說理就是我太計較,不講團結。我也經常反思,為什麼會這樣?自身原因是性格太強,不願向無理屈服,不會變通,而面對的是表面笑喜喜,做事陰絲絲,當面你好我好,心裡就是容不下別人比他好(我學歷、工資比他們大部分人高,子女也比他們大部分人的子女優秀。)。

無論是一個單位還是一個區域,如果領導人不分是非,好事做人情,貌似站在道德制高點,實為拉幫結派,這個單位或地方必然好人受氣,混亂無序。


凌波勤夢人


你本沒有錯,但是有人就是要認定你有錯,並且讓你去承擔責任,該咋辦?

你本沒有錯,這你的認知。但是有人就是要認定你有錯,這是別人的認知。兩個人的認識不統一,如果兩個人沒有交集,就沒有問題,現在看你們兩人是有交集的,對方讓你承擔責任,這說明對方比你強勢,你有委屈是必然的,尋找辦法也是明智之舉。

我個人覺得,兩個有交集的人,你不能讓對方認識到你沒有錯,說明你與人相處的模式方式方法溝通等問題上一定會有問題,還是要從自身找問題,想辦法統一對方認識你就成功了,就真的沒有錯了。當然,這裡還有一個對方的人品與素質問題,這時間要求助第三方解決問題了,要不,國家還要司法機關幹什麼呢?當然,生活上的小事最好不要用司法系統為第三方面,如果問題上升到影響自己人生與前程的問題,也是可以考慮的。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你一定能處理好自己的安全問題的。感謝信任,關注我們,一起成長。



方方夢語


我本沒有錯,卻“認定”我有錯,且讓我“承擔責任”的,只能是我的上級、長輩,或其他有資格這麼做的機構。那麼,我只能先接受了再說。

首先,不接受,就意味著“大逆不道”,又是一個“錯”。

其次,我該做的,只能是尋找能夠證明“不是我的錯”的證據。

其三,等待可以說清事情真相的時機。或者向長輩的長輩,上級的上級或上層機構申訴。讓我搜集到的“證據”真正起到證明我無錯的作用。

其四,如果沒有辦法“洗白”自己,那就只能繼續承受委屈。

其五,該做的,繼續做,做得更好,讓時間,讓事實,證明:那其實不是我的錯。


磊珞


你本沒錯,但有人就是要認定你有錯,並要承受責任這現象多的是。其原因也不一樣,但肯定一點,你處在勢力弱勢,雖說有理但有理難伸,既使你得再對也遭到反對,這實際是以強凌弱,以權壓人造成你有理反遭嘔氣。對這種情況唯一的辦法是裝聾賣啞,充耳不聞悶在心。事已出現只能忍受,權當買個教訓,下不為例。


譚文祿


這是一個好話題。

自己本沒錯,從什麼角度進行的判斷?

地位越低,做的事情越不關鍵,那麼崗位的要求就低,只要履行了自己的崗位要求,好像是沒有錯。這應該是話題主的意思吧。

可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結果可能就是不一樣的。

從單個技術角度可能沒錯,如果在團隊內部,信息互享傳遞了沒有?互幫互助做到了沒有?防微杜漸的吹哨,做到沒有?自己有解決問題的方案,彙報了沒有?

問題中的人情導向與話語導向是否做得很好?存不存在系統內部問題外洩的事情?

等等之列,有一個出問題都是問題。

另外,如果形勢上不容許領導認錯,比如領導錯與員工錯的處理代價不一樣,那麼如同丈夫在妻子面前對也認錯,那麼問題又不一樣了。

在被追究責任的時候,犯錯人的地位越低,通常責任是越小的。如果犯錯是不可控力,責任的追究會更小。

但是事後,該說的話一定要說。

如果要自己擔錯的原因並不如上述那樣美好,那麼適當越級伸冤也是應該的。


老崧


這有什麼辦法呢???成者為王敗者為寇!誰的錢多勢大牌子硬誰就是對的,倒打一扒!反給你扣個帽子!真的被說成是假的!假的破說成是真的!有理的反而還垮不了皮!中國從古至今,歷史上這類事太多了!被害的忠臣!被枉的還少嗎?就是在現實社會中都已經出現過了好幾起錯案,冤案吧!但皇上聖明!得以昭雪!否則,真的麻煩了。本男人反而被巫蔑成了姦夫的事不是沒有……。無錢無勢的無名小卒遭受冤屈的事倒不是什麼稀罕的事情。關鍵是,看還是正氣勝過邪氣呢,還是邪氣勝過正氣!如果是邪氣勝過正氣的話,那你周身都長滿了嘴也說不清……。

任何事情,只要能遇到像”包青天”那樣的清天大老爺堅持真理!鐵面無私!憑事實、證據說話!擺事實,講道理!!!終究會水落石出的,真理!終究會大白於天下!!!否則,誰的錢多勢大就幫倒誰說話的話,哪就完都完了……。


8069222333050


軍糧不夠,殺了糧官的頭,糧官有錯嗎?韓信殺了頭,韓信有錯嗎?吃飽了就罵廚子,廚孑有錯嗎?莫須有陪薩達姆死的幾十萬平民有錯嗎?一將功成萬骨枯,這萬千枯骨有錯嗎?興百姓苦,亡百姓苦這百姓有錯嗎?任何時代都會有犧牲品,這犧牲品有錯嗎?小虧宜吃,大虧宜躲,躲不了算命短,不要問對錯。


劉映初成名中心


堅持自己的原則,人難能可貴的是你的精神,你有自己的思想,你有自己的意識,你可以將你的思想意識表達出來,要捍衛你的原則。因為你沒錯,但是總有些人在你的人生過程中充當絆腳石,這是很正常的。你必須要跨越過去,來實現你的個人成長之路。在這個過程中,你會承擔責任,這是成長的代價。但是不意味著承擔莫須有的責任。

在你年輕的時候,羽翼未滿,吃點虧反倒是正常的。不過你要一直秉承反抗的原則。心中無錯,正氣凌然。逞口舌之利的人,不可否認在一定的階段會猖狂一時,可你奉行自己的原則,這段經歷會塑造你個人人格魅力,影響的是你的一世,或者包括你的身邊人。所以我覺得還是要堅持自我原則,不能被外界的人們改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