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阳:第一书记当“红娘”巩固脱贫接“金树”

舟车劳顿全不怕 远赴安康取真经

3月10日,春暖花开,到处都是桃红柳绿。疫情防控还在紧张的进行着,商洛市纪委监委驻山阳县板岩镇安门口村第一书记孙仁鹏带领安门口村、耿村社区“四支队伍”、村组干部、果树嫁接爱好者一行15人驱车前往300余公里外的安康市汉滨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安康北亚热带经济林果树试验示范站实地考察学习良种枇杷嫁接改良技术……

山阳:第一书记当“红娘”巩固脱贫接“金树”
山阳:第一书记当“红娘”巩固脱贫接“金树”

由于路途遥远,为了能留出更多的时间在基地学习领会嫁接要点,早晨6点多,天微微亮,考察队伍从山阳出发了,经过3个多小时的奔波,早晨9点30分左右,考察队伍在安康北服务区集结。

通过商洛市委巡察办副主任、商洛市纪委监委驻山阳县板岩镇安门口村第一书记孙仁鹏提前对接联系,安康市汉滨区委巡察办主任罗长宁一行早就在高速路出口迎候,在罗主任的引导下,考察队伍很快就来到了位于汉滨区关庙镇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安康北亚热带经济林果树试验示范站。在示范站里,负责科研教学的魏教授从基地如何丰水的传说讲起,再讲到基地建设的来龙去脉、枇杷修枝整形等科管措施、安康瀛湖公园和火车站人流物流纽联带动和良种枇杷的花、叶、果、枝、苗的各种应用价值等前景,考察队员个个听的认真入迷。

不知不觉中,已临近吃中午饭的时间,大家吃完罗主任精心准备的安康蒸面、熟鸡蛋、千层饼等特色盒饭快餐,在罗主任和魏教授的引导下,又匆匆赶往20多公里外的苗圃培育基地,现场学习基地嫁接师傅们点对点枇杷幼苗嫁接实训,大家听的认真,看的仔细,学得也很用心。学习结束后,考察队伍还购回了一批良种枇杷接穗。

不误农时嫁接忙 枇杷产业助脱贫

经过3个多小时的奔波,晚上考察队伍平安返回山阳后,孙书记不顾舟车劳顿,又通过电话安排好第二天的枇杷嫁接改良事项,当确认各项准备工作都充分做好时,他才放心的上床休息。

山阳:第一书记当“红娘”巩固脱贫接“金树”山阳:第一书记当“红娘”巩固脱贫接“金树”

连日来,在孙书记的带领下,经过村“四支队伍”、村组干部、嫁接“土专家”的不懈努力,他们抓住春季有利时节,对安门口村、耿村社区6000多棵枇杷树进行了良种嫁接,着力提高枇杷产量,改善口感品质,确保观赏价值和经济效益“两促进”,不断巩固提升产业脱贫成效。

支部联建凝合力 谋划发展谱新篇

山阳县马滩河水量丰沛,河流两岸坡垣土地广阔,土质肥厚,光照充足,是枇杷的理想适生区,当地本土枇杷树种有多年的生长史,但是品种老化,树冠高大,结出的果实个小、核儿多,皮厚肉薄口感差,加上管理粗放,当地枇杷的产量和效益一直比较差。

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2018年4月,在商洛市纪委监委和山阳县板岩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山阳县板岩枇杷小镇联合党总支成立了,党总支设在美丽的马滩河畔、板岩镇安门口村——陕西诚惠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党总支整合市纪委监委驻村工作队和包扶的安门口村党支部、耿村社区党支部及诚惠公司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立足农旅定位,以枇杷为媒,实现“一体”托“两翼”的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目标。

通过充分调研、实地考察、“四支队伍”入户走访、开展扶贫脱贫“互讲互评”等方式,充分征求当地群众发展意愿和村(社区)意见,2018年经过向县林业部门协调争取,投入100多万元在安门口村和耿村社区栽种优质枇杷树种,建起枇杷基地,及时跟进实施品种改良,打造枇杷小镇。

“下一步,我们要以联合党总支为载体,坚持党建引领,依托诚惠产业园,在做好改良枇杷基地综合科管、提质增效的同时,进一步延长枇杷深加工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开展科研攻关,努力延长保鲜贮藏期,加快实施枇杷果、花、叶、核、苗、园、农旅体验综合项目开发……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成效,助推乡村振兴。”商洛市纪委监委驻安门口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孙仁鹏满怀信心地说。(作者:贾财 郭发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