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负责任的老师,这种观点对么?

原问题: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负责任的老师,这种观点对么?


大家好,我是爱讲故事的牛仔爸,很高兴能够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这句话原文应是“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出自中国著名儿童教育家、中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奠基人陈鹤琴先生。


其次我说说我的观点:这句话仅可以作为教师的自勉,它更多的是强调教师对学生的一种责任感,但不能用于对教师的要求!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负责任的老师,这种观点对么?



家庭环境是孩子成才的重要因素


我们常把老师比作园丁,而学生们都是一棵棵的小苗。但我们常常忘了,影响植物生长的除了浇水施肥以外,还有环境、气候、土壤等很多很多的因素。


环境和气候我们可以理解为老师和家长共同营造的学习氛围,可是“家庭”这片土壤却是由家长们来组成的。


如果这是一片肥沃的土地,气候环境又非常适宜,那么园丁就能通过辛勤的劳动把小苗培育成参天大树!而如果土壤贫瘠,就算园丁再多的去浇水施肥,土地不适合小苗的生长,那么园丁的一切努力终归还是都是白费。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负责任的老师,这种观点对么?



社会和家庭理应承担教育中的相应责任与职责

我们在这里所说的土壤是否肥沃,与金钱无关,而是指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如果家长在家天天玩手机,对孩子学习不闻不问,却希望孩子通过在校的时间,仅仅依靠老师的教育就能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就能考上好学校,你认为这现实吗?


如果真的这样认为,就会出现“5+2=0”的情况。举例来说,就是老师在学校耗尽心血教了五天,周末两天在家,跟着父母刷抖音、玩游戏,那么孩子所所学到的知识、学习习惯等可能又还给老师了,孩子始终是没有进步的没。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负责任的老师,这种观点对么?



如果说这句话的是家长,那么我只能认为他们是在把一切教育的责任都推给了教师。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从一出生就受到父母的影响,父母的言行和内在修养都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自己的孩子。

这种片面的、断章取义式的理解,不仅把家长和家庭环境的责任推脱的一干二净,甚至还否定了家校配合、社会氛围等对孩子学习的重要性。


如果说这句话的是校长,那么我想问的是:如何评判一个学生的“好”与“坏”?或者说在这位校长眼中,什么是“教的好”?是都能上清华北大?还是都能德智体全面发展?

抛开“好”的判断标准,来给出一个笼统的结果,这就是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最大的不负责任!


如果说这句话的是老师,我只能说你的理想很远大,对自己的要求很严格。可以用这句话鞭策自己,但是无须把它作为给你自己的要求。否则,要求过高,容易使用极端的方式和手段。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负责任的老师,这种观点对么?

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才是教育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