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電影《我不是藥神》更多次貢獻票房,一部被片名耽誤的好電影!


為電影《我不是藥神》更多次貢獻票房,一部被片名耽誤的好電影!

電影《我不是藥神》

《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去年大火了一陣,今年鮮有人提及。

國產電影的悲哀之一就是電影上映前後的一個月,由於片方宣傳和推廣,很多媒體和自媒體會摻和著把水攪渾,以致於我們這樣純粹的電影愛好者什麼都看不清,只看到一片渾水。等過一段時間水清了,我們才能看到它真正的模樣。

《我不是藥神》是一部被片名耽誤的好電影,甚至可以說是中國電影近十年來最偉大的電影之一。水清之後,我看到的是一部世界級水平的好片,豆瓣9.0的打分誠不欺我。

這部電影所展現的對黎民百姓健康問題之關懷,是具有深刻的正能量意義的。這部電影和賀歲三大片、《戰狼2》等展現大國實力和情懷的電影具有同等傳播價值的。

沒有小民之安康,就沒有大國之崛起。雖然我們沒有藥神,但是我們還有人性的光輝。幸甚,幸甚。

電影全程無尿點,劇情並不複雜,但是看起來就是緊張刺激,每一個鏡頭都捨不得錯過,拍攝手法有點像韓國電影《辯護人》,但結局肯定要比韓國電影美好。

電影不時地會插入一些搞笑的細節,讓人舒緩一下心情。觀影過程中,我有好幾次忍不住掐著大腿笑出聲。

酒吧裡,當思慧舉著拳,高喊:“脫!脫!脫褲子!”,這一刻簡直就是那些喜歡看脫衣舞觀眾的真實寫照。令人舒爽的同時,也心疼她平時所承擔的這一切。

還有牧師的勇敢站出來揭露假藥騙子,與及呂受益的“吃個橘子吧”,與及張長林最後的義氣不揭發程勇……

一個個人物,都讓演員演得活靈活現。

讓我們記住了角色名字,而不是演員名字

這當然歸功於導演、編劇、演員。

據說王傳君為了演好這部電影,不吃不睡好幾天,最終,才給大家展現出一個病入膏肓的病人虛弱真實的樣子。

每一個演員都很努力,電影本身也幾無瑕疵,這才造就了《我不是藥神》的傳奇。

時隔一年,這部電影似乎要慢慢淡出觀眾的視線,我今天在這兒重提,就是想拉回一點觀眾的記憶,勸君重新審視一下這部電影。

還是那句話,唯有小民之安康,才有家國之安康,小民無恙,家國才健康。

好的電影,不分國界,更不會隨著時間而褪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