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的正确“姿势”

阅读的正确“姿势”

各位看官有没有以下几种经历:

1. 别人推荐什么,读什么,没有目的的读书。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好多书压根没读过,恨时间太少;

2. 读书没有重点,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读完,读完后无法提炼要点,读书效率低下;

3. 偶尔会重复买书,整理书架时才发现这本书我有呀,竟然还读过!

4. 不喜欢的书经常被遗落在角落,浪费了时间、空间、金钱。

想要知道阅读的正确“姿势”吗?其实也没什么姿势,只是“将读书过程结构化”,在选书、购书、读书 、笔记、输出的每一个环节做好自己该做的事。

一、有目的选书

生活仿佛按下了循环键,但每一天依旧会迎来新的苦涩。但是,五味杂陈的存在,才能让我们活出专属的精彩。培养自己的问题意识及好奇心。

1. 找到自己的某一兴趣点,建立“主动声呐”,构建兴趣点——检索——图书的闭环结构;

2. 找到自己喜欢的一本书,续补“被动声呐”,建立图书——感悟——图书的闭环结构。

通过以上两种途径,完成自己想读书,但还没决定好读什么的需求,并且建立购书清单,包含书名、作者名、出版社名三项信息,现在我们就可以有目的的买书了。建议购书清单手写,因花费时间,会认真帅选,加深对书名及作家的印象;APP购书清单操作简单,易造成书单过长,去书店完成确认会很有难度。

二、书店去购书

1.地点

我建议大家一定要去书店购书,少在网上买书,书店购书也是一种经历,值得记录,更值得细细品味,给书增加切身的故事,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加深了对书的印象,也就加深了对书中内容的记忆。其实和名家的名画一个道理,既然是名家,那么绘画水平都达到了入木三分的境界,但为什么名画就那么几幅,其实只是因为故事而变得价值连城。

2.数量

每次只买三本书,一来书买太多,根本读不过来;二来因为数量限制,我们因此需要作比较,再决定,这样就可以在购书清单中选出自己最感兴趣的图书,增加读书动力。

三、读书分详略

打开书,我们脑子里就要有一个概念“读完之后我要记笔记”,因为我们是在以通过读书笔记记录信息和创造价值为前提来买书和读书的。这并不是一件走形式的事情。而是我们很清楚的目标,以及对自己实现目标采取行动的体现。为了后续能更有效率地写读书笔记,在读书的过程中一方面我们要重视理解,一方面要为后续做笔记打下基础。所以,在读书时,我们就要学会做记号,将我们觉得有价值的部分标记出来。一本书如果很有价值,我们至少需要读两遍,然后在通读和重读阶段我们有不同的标注方式。

1.通读:将觉得有价值的一页上方折角,用铅笔在书上将有价值的内容划直线记号。

2.重读:将折角的几页重读,仍然觉得很好就把下方的角也折起来,将依旧觉得不错可以做笔记的地方改划波浪线。

3.标记:重新读一下折起上下两角的几页,如果还是觉得很好,将务必要记录下来的部分用荧光笔做记号。

如果读上下两角的几页,没有发现值得做笔记的部分,可以扩大范围再去重读只折一角的那几页。

四、坚持做笔记

鹿岛茂曾经说过:“图书都是有重点的,没有必要从头到尾详读。重要的是不管篇幅多少,都要下点功夫让自己对读过的书有印象。即使只记下这本书的作者、书名,阅读时的情境或是做些摘抄都好,要坚持写读书笔记,这是最有效的读书方法”。坚持的力量是伟大的,最初难度太大或者耗时太久,必然就无法持久。这和跑马拉松是一个道理。前5-10公里,你已经用完了全部的力气,还怎么跑完这整个42KM啊?

新手朋友们一定要将重点放在“只摘抄对自己来说很重要的文章”和“写主观评论”上,一次一部分。学会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哪怕感受只有一句话,也要持续做下去,你自然会越做越频繁。而你希望记录下的东西,通过持续的小步行动,最终一定都可以完成。

读书笔记还可以减少藏书量。只留下真正的好书。丢弃其他书籍时,你会有一丝不舍,因为这可能是你与这本书的最后诀别。所以,要做好读书笔记,在想起那本书的时候才能有所慰藉。

五、积极地输出

做完读书笔记重读书评,建议去豆瓣阅读,就可以参考第三方的观点,换个角度审视自己的这次读书体验。通过主、客关的感受,可以提升自我,进而完成从生搬硬套到独创思维的飞跃,在这一产物中再生产出原创文章,就像把一把刀磨得更加锋利。

不要嫌弃自己的水平、层次,积极输出练习才能不断提高。人并不是因为无所不知而去发表演讲或出书,而是通过演讲和出书让自己达到了新的高度,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请各位一定要坚持下去。

希望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读书找到那本能够成就自己的书,失落的时候,走投无路的时候,那本书都会成为自己的心灵支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