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长三角 拥抱新时代 前进中的阜阳市第五人民医院


悠悠民生,健康最大。阜阳市第五人民医院一直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办院宗旨,秉承“厚德、精医、博爱、创新”之院训,积极实施“人才立院”、“科技兴院”战略,不断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为阜阳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一步一个脚印 实现完美蝶变


解放初期,阜阳百废待兴。阜阳城内相继成立了百货、石油、纺织、建筑、航运等五大工厂(公司),工人多达数千人,看病比较困难。为此,1953年3月,经阜阳县工会牵头,建立了阜阳县工人诊所,当时条件简陋,仅能承担常见病的诊疗工作,服务对象也只限于阜城工人及其亲属,这就是阜阳市第五人民医院的早期雏形。

1956年,改建为阜阳地区国营工厂职工诊所;1974年建市,改为阜阳市人民医院;1996年阜阳撤地设市划分三区,医院改称为颍泉区人民医院,同年12月,通过“二级甲等医院”验收并挂牌;2000年2月,经阜阳市卫生局、人事局、编办批准,医院正式更名为阜阳市第五人民医院。

2010年,颍泉区区委区政府决定医院异地搬迁。医院新区共占地面积110亩,建筑面积15.34万平方米,设置床位1500张,东临太和路,西接老泉河风景带,交通便利、环境优美。

2019年3月16日,医院整体搬迁,彰显时代特征和现代化气息的五院新区正式全面开诊。

蓦然回首,风风雨雨已然66年的发展历史,从当初低矮的简易楼、破败的小院,到现代化的三级规模的综合性医院,仿佛浴火重生,充满希望,充满活力。开诊以来有质的飞跃,门诊人次、住院率、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病房楼、医技楼、综合办公楼样样齐全;所有病区均设有中心供氧、中央空调、中央负压、呼叫通信及监护系统。目前,已通过安徽省卫健委三级医院的初步验收,实现了基础设施完善、就医环境优美、舒适,完成了质的完美蝶变。


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高端设备引进运行


“骐骥千里,非一日之功”。如今,阜阳市第五人民医院已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国家级准三级综合性医院。现有工作人员1040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916人,高级职称93人,其中正高级7人,副高级86人,硕士以上学历24人,江淮名中医2人,颍淮名医2人,安徽省最美中医1人;在省级学会担任常委以上职务的近20人,担任市级学会主任、副主任学术职务的近30人,市级拔尖人才、梯队人才10余人,荣获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10余项。

医院共设46个临床医技科室,其中临床科室32个,医技科室14个。设有15间现代化的层流净化手术室,1间标准化DSA导管室;拥有3.0T光梭磁共振、大孔径64排螺旋CT、1000M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瑞典医科达(图像引导)直线加速器、全自动生化免疫流水线,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全自动发药机、全自动细菌培养和药敏鉴定系统、G型臂、史托斯超高清腔镜系统、科医人钬激光、欧林巴斯输尿管镜、GE、菲利普、迈瑞等数十台高端彩超、GE钼靶等国内外先进的现代化医疗设备近百台。在人员配置和基础设施上,医院最大限度提升了服务群众、保障健康的承载能力。

目前,医院能独立开展腔镜下肝、胆、胰切除术;腔镜下胃癌、结直肠癌、肝癌、肺癌、食管癌、宫颈癌盆腔清扫术、卵巢癌根治术;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术+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微创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术治疗三叉神经痛、人工电子耳蜗植入术、经颈邸脑垂体手术、关节镜手术、微创髋关节置换手术、复杂膝关节置换术、复杂脊柱手术、脑缺血疾病支架植入和脑血管瘤介入治疗、微创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经皮肾镜手术、输尿管软镜手术、准分子近视激光手术、人工晶体植入术等高难度手术,形成了以微创治疗为主的特色医疗。

医院泌尿外科为市级第五周期临床重点培育专科,心血管内科为市级第五周期临床重点特色专科;骨科、胸心血管外科、耳鼻喉头颈外科为医院重点科室。随着颍泉区危急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 、颍泉区危急重症儿童救治中心 、颍泉区胸痛中心、颍泉区卒中中心、颍泉区创伤救治中心的建立,医院的品牌科室和综合救治能力进入了市级先进行列。

如今,站在共享时代的风口,伴随着高铁的开通,面临融入长三角的时代机遇,五院早已提前谋篇布局。“早在几年前,我们就在积极对接长三角、北广深,引进优质医疗资源,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看名医。”阜阳市第五人民医院副院长李习珍说。医院先后与中国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建立医联体单位;并与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建立骨科专科联盟、与北京宣武医院建立脑卒中专科联盟、与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建立糖尿病专科联盟。

安徽省立医院副院长、江淮名医孙敬武教授工作室在五院建立,每周六都有一名知名专家到五院查房、坐诊、手术;安徽省胸科医院院长、江淮名医马冬春教授工作室于2019年11月建立,每周五、六都有一名专家来五院查房、坐诊、手术。

“融入长三角、高铁全覆盖”时代即将来临,五院将积极融入长三角,对接江浙沪优质医疗资源,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让阜阳群众看病不再难;在医学人才方面,五院准备进行“候鸟式人才”引进,实现高端医疗技术、优质医疗资源“阜阳化”;加入长三角医院联盟,不断求索医疗服务新模式,寻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以真正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力共赢,提升阜阳区域整体医疗水平。


探索新途径 不断提升医院综合服务能力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快,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问题日益突出。按照国际共识,“长期照护”就是对有照护依赖的失能、失智老人提供的照护服务,现已经形成了一种制度。阜阳是一个有着千万人口的大市,老龄化和高龄化逐步提高。随着年龄的增长与身体器官功能的退化,许多老年人都会处于这样一种“照护依赖”的状态,即时时、事事、处处离不开他人的帮助和照顾,并且这种照护远超过普通人的正常需求。面对这类老年人群,长期照护便成了最大的问题之一,不管是被照护者,还是照护者。

为适应新的形势变化,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医院将老区进行全面升级改造,打造成为既有公立医院的现代化医疗就治设施,又有人性化的价廉物美的养护服务,变成以治疗老年病、慢性病为主的特色鲜明的医养中心,成为阜城公办医养结合的新模式,为阜阳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守初心 担使命 接续奋斗


作为全市为数不多的三级规模综合性医院,五院不仅要承担全区60多万人民群众的医疗任务,还要为建设皖西北医疗中心不懈努力。五院人深感责任重大,必须要加快医疗体制改革的步伐,完善分诊诊疗制度,努力做好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当好颍泉区医共体龙头老大;更重要的是,加速提升医疗护理及服务质量,完善医院内部管理,优化服务流程,全力加强医院重点科室建设,形成品牌效应,引进及培养德医双馨人才队伍,练好内功,全力以赴启动创建三甲医院活动,以创建三甲的实际行动全面推动医院的进步。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伴随着医院搬迁新区、高铁贯通、融入长三角的东风,五院人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凝心聚力,励精图治,以崭新的姿态、全新的风貌,以三甲医院的标准不断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回报全市一千多万人民,为阜城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做老百姓身边有温度的医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