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主義影片《女人,四十》:解讀中年危機和老年危機


現實主義影片《女人,四十》:解讀中年危機和老年危機


《女人,四十》影片於1995年上映,用現實主義的手法,講述了一個力圖在工作和家人兩頭求得平衡的中年婦女的故事。導演許鞍華,香港金像獎史獲獎最多的三個導演之一,以一貫獨特而又小眾的審美觀完美地感染了所有大眾。影片獲得第45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最佳影片(提名),第32屆臺北金馬影展金馬獎最佳劇情片以及第15屆香港電影金像等獎項。

下面我們簡單地看以下故事情節:女主人公阿娥,是一位社會底層的平凡婦女,在生活上她精打細算,一面應付平庸懦弱的丈夫,一面應對還沒有長大成熟的兒子,在工作上,她業務能力非凡,但要面對帶著電腦入侵的年輕女秘書。上班腳不沾地地忙碌,下班要買菜做飯操持家務,生活工作原本已經處在一種極度緊張的狀態,最後因為要照顧公公,生活的平衡被打破。

影片中,在展示中年人的困惑、堅強和無奈時,也展現了老人面對疾病、被家人、社會遺棄時的無力感。在醫學讓人的壽命越來越長,老齡化越來越嚴重的今天,阿娥和阿娥公公的困境,也是現實生活中大多數人都會面臨的窘境。

01 三個角色,三種對待老人的態度,反應三種中年危機

中年既是一個社會學概念,也是一個心理學概念,普遍地認為是35歲-59歲這個年齡階段。這個年齡階段令人尷尬,談愛己老,談死太早。身體開始衰老,工作遇上瓶頸,老人失去自理能力。影片,通過三個角色的塑造,反應了三種對待老人的態度

1. 以自我為中心,逃避責任,對父親不管不顧的小嬸


現實主義影片《女人,四十》:解讀中年危機和老年危機


影片用現實主義的手法,把家庭倫理擺在觀眾面前,用誇張的手法,揭露中國傳統家庭裡普遍存在的問題。小嬸代表忙於孩子智育,忽略建立德育榜樣的中年婦女。

《自我發展心理學》提到,人到中年,意識到生命的可能性開始變得狹窄,意識到時間變得短暫,身體開始衰老。有些人開始變得俗氣、勢力、斤斤計較,把生命的成長寄託在錢財這些可見的東西的積累上。

影片中的小嬸是全職家庭主婦,有兩個十來歲的兒子,住在豪華街區,家裡有菲傭,還養著小狗,每天的工作就是穿衣打扮,接送兒子上學、上輔導班。在封閉在只有自己的關係中,只為自己的生活考慮打算。

塞萬提斯曾經說:父母的德行是兒子最好的遺產。

阿娥照顧公公筋疲力盡,逼著丈夫叫小嬸一家分擔。阿娥丈夫約小嬸一家談照顧父親的事,當提到要小嬸照顧父親時,小嬸說:“我們家小狗怕陌生人,見到陌生人就叫。”一個尖酸刻薄的中年女人形象刻畫眼前,她拼勁全力追求享樂,把時間和愛心放在小狗身上,都不願意分給患病的父親。一個忙於教育兩個孩子的中年婦女,在忙於孩子智育之時,完全看不在德育上要建立榜樣模型的需要。

2.與身體衰老不斷抗爭,外表華麗,心靈蒙塵的大姨子


現實主義影片《女人,四十》:解讀中年危機和老年危機


隨著年齡的增長,衰老悄然地不期而至。當發現自己臉上第一道皺紋的時候,那種惴惴不安的感覺總是刻骨銘心。人到中年,每個人都有一場抗衰老戰役,但最讓人恐懼不是外表的衰老,而是心靈的蒙塵

阿娥的大姨子,在母親的葬禮上,風塵僕僕地趕回奔傷,傷心悲痛地抱住父親叫“爸爸”。父親將她推開,說道“你不是我女兒,你又老又醜,我女兒年輕漂亮”。

父親的話引發了,大姨子抗衰老的戰爭。母親去世還沒幾日,她就開始大紅大紫的妖嬈打扮。剛穿上高跟鞋,父親轉身就出門,她躡手躡腳地跟在後面。在追父親的途中,她脫下高跟鞋,把鞋跟掛在腰間,藏在衣服底下,路邊撿對舒適的拖鞋緊追。在大姨子穿著拖鞋走街串巷的窘境中,我們在領略港式幽默的同時,看到渴望優雅卻落得百般窘迫的中年婦女形象。

這次看護失敗之後,大姨子逃離臺灣,再次回來的時候,父親已經小便失禁,插著氧氣瓶躺在病床上。父親在昏迷不醒的狀態,她在病床旁邊,一邊拿著粉撲刷子補妝,一邊跟阿娥說道,“看樣子,還沒有那麼快死,我回來得太早了”。此時,我們看到,她的悲哀不僅僅是衰老的容顏,還有腐爛的靈魂。影片的最後,大姨子也得到了心靈和解,在陪伴父親的最後日子中,父親重新認出她,並告訴她“你很美麗”。


現實主義影片《女人,四十》:解讀中年危機和老年危機


3. 經歷了困惑、堅強和無奈之後,選擇照顧公公的阿娥


現實主義影片《女人,四十》:解讀中年危機和老年危機


《醒來的女性》指出,真正的女性獨立,既不是放棄婚姻,也不是跟男性死磕到底。女性獨立的關鍵點是兩性之間的相互理解。走出以自我為中心的世界,構建更和諧的家庭關係是中年人應有的成長。

影片一開始,阿娥在菜市場買菜,挑一條快死的魚,等著魚死,按便宜的價格購買。導演用這條魚,反映出阿娥即將要面對的生活。

阿娥的生活和工作原本就處於緊張的平衡狀態。婆婆去世,公公患上老年痴呆需要照顧,生活平衡被打破。丈夫要阿娥放棄工作,照顧家庭,而阿娥卻說“工作是唯一能讓我感覺快樂的事”。

一方面沒人照顧的公公開始離家的生活,他先被送去看護所,晚上可以回家。一次意外出走之後,看護所不再接收公公。之後,公公被騙著送去了老人院常住,晚上都不用接送。這個決定看似讓阿娥得到解脫,實際上,阿娥心裡備受折磨。在照顧公公的過程中,阿娥與公公有了更深層次的溝通,瞭解到公公曾經是飛行員,年輕的人生精彩而威風。

後來,阿娥見證了護理院一對老夫妻最後的歲月,在丈夫失去了自理能力、脾氣暴躁之時,老伴仍然包容地守候、相守相依,直至自己生命的終點,留下無助的丈夫。阿娥心靈得到救贖,發現夫妻之間、家人之間的相互守候、相互關愛才是應對一切暴風驟雨的答案。

不管是《82年生的金智英》還是《坡道上的家》,這兩部近兩年最火的女性覺醒作品,都是在探究女性在工作和孩子之間的平衡問題,而《女人,四十》探究的是更深層次的工作和贍養老人的問題。

影片的結局是詩意的,阿娥放棄工作,照顧父親,父親很快去世,阿娥一家迴歸平靜。阿娥的選擇有人理解為女性主義的妥協,但是對於阿娥而言,走出以自我為中心的世界,構建更和諧的家庭關係是中年人應有的成長。

02 老人對衰老的三次妥協,三種不同程度的老人危機

影片看似在寫中年女人阿娥的困境,實則更多的是在反應衰老的問題,中年的衰老,老年的衰老,而最無助的是老年,生活失去控制,面對被兒女和社會拋棄的無奈。

1 希望維持體面的講究老人

《最好的告別》提到:高齡老人說,他們最害怕的不是死亡,而是那之前的種種狀況——喪失聽力、記憶力、失去最好的朋友和固有的生活方式。


現實主義影片《女人,四十》:解讀中年危機和老年危機


影片中,父親一開始的形象如《霍亂時期的愛情》中的烏比諾醫生,年紀雖然大了,但仍然十分講究,頭髮鬍子梳得十分整齊,穿著還是年輕時的樣子,修身的西服,打著領帶,可以看出,父親是一位追求生活品質的老人。後來,父親的生活狀況越發失控,從講究的西服,逐漸過度到隨意的短袖短褲,也反應了父親所經歷的幾個衰老的過程,從患上阿爾茲海默症,到最後的失禁。

2 離開生活幾十年的家,生活的掌控感開始失去的老人

《最好的告別》指出:“家是讓人覺得有歸屬感、可以掌握自己生活的地方。離開家便意味著生活的掌控感開始消退”。


現實主義影片《女人,四十》:解讀中年危機和老年危機

對於一個生活講究、曾經輝煌過的人,最難面對掌控感的消失。在看護所生活的老人,大部分病入膏肓,生活不能自理,但是公公自己身體健康,要讓他進入這個群體,與這個群體建立聯繫,這是一場向衰老妥協的旅程,這場旅程沒有家人的守候,患病的老人要獨自面對。

阿娥老公是個十分孝順的兒子,第一次送父親去看護所,準備離開時,一步一回頭,每一幕都是老人的孤寂。最後走回來,一邊蹲下給父親整理鞋子,一邊叮囑父親照顧好自己,像叮囑孩子第一次離開家,獨自面對未知的生活。父親那種渴望離開但又不得不留下的哀傷,也反映了老人面對生活變化的無奈。而子女連哄帶騙,把老人交給養老院,一方面反映了傳統美德最終屈服給現實生活,另一方面也反應社會結構的變化,物質在變得豐富,醫療條件在改善,但是老人的心理生活質量卻每況愈下。

3 失去自理能力,人生最後的掌控感和尊嚴都失去的老人


現實主義影片《女人,四十》:解讀中年危機和老年危機


《最好的告別》指出,“生活中最好的事,就是能自己上廁所,這也是人自由或自主的底線。無論我們面臨怎樣的侷限和陣痛,我們都希望保留對自己生活篇章的創作自主或自由。這是人之為人的精髓。”

幾經周折的公公回到家中,開始看似詩意的晚年,最後卻忽然發現自己大小便失禁。他曾經是一位勇猛的鬥士,開戰機救人無數,生活的一切似乎都在掌控之中。此刻,他最後的尊嚴都被耗盡,直接暈倒在洗澡盆裡。雖然終於搶救了過來,但他的生命也開始接近尾聲。

最好的日子,無非是你在鬧,他在笑,歲月靜好,如此溫暖到老。 ——《青竹夢》

在生命最後的歲月裡,家人停下腳步,與老人建立了前所未有的溝通,他過往威風的歲月也展現在子女面前,與子女的關係也得以重建,女兒回到身邊,家人守候身側,最後面帶笑意迎接生命的最後時刻。

結語:

《女人,四十》人生的每個階段都會有一段動盪,青年,中年,或老年。人的後半生,從中年到老年,人生的未知性不再那麼無限,衰老和死亡變得可以預見。從中年開始,生活不僅僅是平衡各種瑣碎和世事無常,尋找生命更深層的意義變得重要。中年危機的解決方案,不僅僅是追求世俗的外在物質積累,更多的是探尋內心的轉變,擺脫“小我”的限制,在更開闊的關係中重建自我,這樣的中年人生才會“漸入佳境”。

影片藉著40歲女人的視角,人生最重要不是無限延長生命,而是維持有品質的生活。老年人面對的不僅僅是生理危機,還有心理危機。老年人的危機解決離不開家人的陪伴。老人渴望與家人建立溝通,渴望獲得對生活的控制感,渴望活在那個他們生活了幾十年的家中。而下一輩人要做的就是儘量維持老人生活的體面,陪伴老人應對老年危機,在相互關愛中尋找應對危機的方案,在樹立榜樣作用的同時,找到自己心靈上的救贖,在新的關係中找到全新的自我。影片講述的不是僅僅是一個女人或者一個老人的心路歷程,更是我們每個人都可能面臨的後半生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