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危機:龍潭之戰》中戰士的擅自行動

由科裡夫·斯丹德斯執導的戰爭片《危機:龍潭之戰》成為一部很不一樣的片子,其中很多戰士的擅自行動讓人印象深刻。

電影《危機:龍潭之戰》中戰士的擅自行動

故事背景設定在1966年的越南南部,講述在瓢潑大雨裡,澳大利亞與新西蘭的士兵與2500名越南士兵僵持。他們分為幾隊前進,當11隊受到敵人攻擊的時候,其他各隊士兵被敵人壓制,不能前去營救,但他們相信11隊的人還活著。當總指揮部傳來11隊已經全部陣亡的消息之後,其他隊的隊員們都不相信,繼續作戰,也不管總指揮部要他們放棄11隊隊員的命令。當他們在叢林中打到11隊的遇難地的時候,成功營救七八名11隊的隊員。

電影《危機:龍潭之戰》中戰士的擅自行動

總指揮部給他們派兩架直升飛機投放一次彈藥之後,就再也不送補給了,同時命令他們撤退,以防基地被越南武裝分子攻擊。他們敢於違抗司令員的命令,就在原地戰鬥,堅持營救被困的隊友。他們的頂頭上司也敢於違抗司令員的命令,派出裝甲車營救他們,並且要承擔全部軍事責任。

電影《危機:龍潭之戰》中戰士的擅自行動

當他們幾經生死的考驗,大部分隊友全部陣亡的時候,越南人如潮水一般蜂擁而至,他們拔出匕首,拿起鐵鍬,準備做殊死搏鬥。這時他們的裝甲車來了,一陣掃射,打退越南人,成功營救處於生死邊緣的戰士們。

電影《危機:龍潭之戰》中戰士的擅自行動

戰士們擅自行動,就出自己的隊友,指揮官擅自行動救出自己的部隊,只有司令員冷靜考慮全局,卻產生了誤判。從結果來看,無論是經歷生死考驗的戰士還是指揮官都成了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那個司令員由於當時形勢複雜做出所謂的萬全考慮,也沒被追究。軍營的戰士們擅自行動卻帶來了人道主義救援,顯出軍人的本性,用性命換取了一個好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