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脫逃,“阿甘”中招,全球停擺中花木蘭的抗“疫”之戰

國內疫情已過拐點,國外卻日漸嚴重。湯姆·漢克斯確診,NBA停賽,各種大型集會取消,全球電影市場也面臨危機。


好萊塢方面,《007:無暇赴死》和《彼得兔2:逃跑計劃》兩部大片已宣佈全球延期,但也有片方做出了不同選擇——《花木蘭》《黑寡婦》《寂靜之地2》《速度與激情9》仍將按原計劃在北美上映。


如果不是這場疫情,《花木蘭》無疑會是今年最受關注的引進片。這個已經被反覆講述過1500多年的古老傳說,會在迪士尼的用心投入下煥發新的生機嗎?這部投資2億美元的大製作,票房會受到全球疫情多少影響?


007脫逃,“阿甘”中招,全球停擺中花木蘭的抗“疫”之戰

首波口碑出爐,外媒集中關注的點是?


經過內部討論,迪士尼還是決定《花木蘭》按原檔期於3月27日在美國上映——儘管中日韓已經確定延期。


《花木蘭》製作成本高達2億美元,是迄今迪士尼翻拍真人電影中成本最高的一部。想要收回成本,中國市場不可或缺。


北美率先上映,意味著《花木蘭》將承擔更大的口碑壓力和盜版風險。3月10日,電影在北美舉行了盛大的首映禮,映後首批口碑絕大部分都是好評,有記者稱《花木蘭》是繼《灰姑娘》之後最好的翻拍真人電影,看來迪士尼的信心並非沒有道理。


007脫逃,“阿甘”中招,全球停擺中花木蘭的抗“疫”之戰

《花木蘭》全球首映禮上的“花木蘭”劉亦菲


看了一圈映後評價(目前解禁的只是社交網絡的大致評語,深度影評及劇透尚未解禁),外媒對《花木蘭》的興趣點主要集中在:


一,對老版動畫的致敬與改編:


據首批觀眾反饋,相比動畫,真人版《花木蘭》更忠於《木蘭辭》。片中一首歌都沒唱,但有對老版旋律的致敬;徹底刪除了木須龍、蟋蟀、祖母等老版中的人氣配角。


Insider記者稱其“有原創電影的靈魂,不是音樂劇這件事已經不重要了”。Mashable記者表示,“捨棄了很多老版的東西,但也給了更多新東西。一個動作戲很棒、有幽默有情感的故事,不少致敬1998年動畫版的瞬間散落其中。”


二,武俠動作史詩大片:


《花木蘭》因有少量暴力鏡頭,被定為PG-13級,這在迪士尼翻拍真人電影中也屬首次。或許中國觀眾已經比較熟悉武俠大片,但對美國觀眾來說,武俠動作元素充滿了新鮮感。


雅虎娛樂的記者說,“我想它可以稱得上是迪士尼的第一部戰爭史詩?”Insider記者乾脆贊其為“2020年第一部超棒的超級英雄電影”。


《看電影》前線記者也透露:“動作場景絕對是高光,除了充滿張藝謀美學風格的藝術指導,動作設計也是創意十足。幾處高潮部分的氣氛烘托簡直不要太到位啊,全場各種掌聲歡呼不斷,簡直就是亞洲版的《神奇女俠》!”


007脫逃,“阿甘”中招,全球停擺中花木蘭的抗“疫”之戰

電影《花木蘭》ScreenX版海報


三,女權意識、女性力量:


與迪士尼其他所有公主不同,花木蘭沒有皇室出身,沒有王子救難,是一個不施粉黛的女戰士,有巾幗不讓鬚眉的女性力量,與男性角色平起平坐,符合個人英雄主義和女權主義思想。


從預告片也可看出,劉亦菲版木蘭並沒有一直隱瞞女性身份,在戰場上穿一身紅裝,披散一頭秀髮,突顯出女英雄的獨特魅力。雖然全片很像中國武俠片,但也有很迪士尼風格的“公主時刻”。


Thatsitla記者表示,“通過現代化女性賦權主題,和一些標誌性橋段致敬了老版電影和《木蘭辭》。”


還有一位女性記者稱讚花木蘭是“英勇的女戰士”,表示上映後會帶女兒來看。


電影《花木蘭》“超級碗”預告


一片彩虹屁中,也有個別溫和的批評聲,如有人認為《花木蘭》“被動畫改編絆住了腳,反派薄弱和動作戲質量不穩定導致了它的平庸”。還有人說“木蘭本人一切都很棒,只是其他部分不協調,像兩部電影合成了一部。它得想好選擇哪一個方向,而不是兩邊都選。”


至於真人版《花木蘭》對中國文化的呈現是否在可理解範圍內,如之前國內網友提到過的福建土樓、相親妝容、皇帝造型等,可能只能等中國上映後再討論了。


007脫逃,“阿甘”中招,全球停擺中花木蘭的抗“疫”之戰

二十年後迪士尼重來,這次他們能讀懂中國嗎?


從北朝民歌《木蘭辭》到今天的真人版《花木蘭》,木蘭的故事版本不斷演變,每一代木蘭形象都是為時代而生。


《木蘭辭》中的木蘭代父從軍主要是出於孝道,不得已才女扮男裝,並非為了追求自我價值;戰爭結束後,面對獎賞她也不為所動,選擇回家侍奉雙親,恢復了傳統女性形象。


明代徐渭的雜劇作品《雌木蘭替父從軍》給木蘭冠上“花”姓,將戰爭定性為反侵略,強調了木蘭的英勇,而且給功成歸來的木蘭加上了一個喜結連理的情感結局,從此木蘭的故事多了浪漫與戲說色彩。


常香玉的豫劇版《花木蘭》唱出“誰說女子不如男”的著名唱段,符合當時抗美援朝背景的動員氣氛。


上世紀70年代,木蘭的故事被華裔女作家寫進《女勇士》中,成為華裔女性爭取自由平等、渴望樹立成就的寫照。後來正是這本書的暢銷給迪士尼帶來了靈感。


007脫逃,“阿甘”中招,全球停擺中花木蘭的抗“疫”之戰

007脫逃,“阿甘”中招,全球停擺中花木蘭的抗“疫”之戰

電影《花木蘭》,劉亦菲的兩場“翻轉”動作戲


上世紀90年代,迪士尼組建了600人團隊,耗費四年時間製作出98年動畫版《花木蘭》。


為了貼近中國文化,迪士尼邀請了很多華人加入創作團隊,來過中國實地考察研究,在片中採用了水墨畫手法,融入中國傳統建築、園林、裝飾、書法、繪畫、戲曲、音樂、舞蹈等元素。中文版配音請到了許晴、成龍、陳佩斯等大咖參與。


這部動畫最終全球票房超過3億美元,是非常亮眼的成績,其中北美1.2億,其餘大多來自歐洲——迪士尼很重視中國市場,結果卻是中國市場票房慘淡。當然,當時中國電影市場也並不成熟。


動畫版《花木蘭》是1999年引進中國的,即便在宣傳攻勢最強的北京,票房也只有100多萬。很多觀眾對美式畫風、音樂劇形式不習慣,也對插科打諢的木須龍不買賬,有學者撰文批評“迪斯尼將中國神聖威嚴的龍圖騰降解為一個身形類似蜥蜴的搞笑形象,為該角色賦予了美國靈魂”。


007脫逃,“阿甘”中招,全球停擺中花木蘭的抗“疫”之戰

98動畫版《花木蘭》中的花木蘭與木須龍

007脫逃,“阿甘”中招,全球停擺中花木蘭的抗“疫”之戰

電影《花木蘭》中的鳳凰


二十年後的今天,中國已經變成世界第二大電影市場,迪士尼的真人版《花木蘭》更加謹慎地注重中國觀眾的感受。


首先是在江志強的建議下,迪士尼將木蘭的飾演者範圍縮小至華裔,絕不能是白人演員或日韓演員;


其次去掉了木須、蟋蟀等喜劇功能的配角;對種族歷史進行了淡化處理;還刪掉了最後木蘭和陳宏輝的一場吻戲。


據傳迪士尼還先後過邀請李安和姜文執導,可惜沒談成。


儘管當年國內票房不佳,98動畫版《花木蘭》如今卻成了很多影迷心中的經典。真人版《花木蘭》也自立項起就引發中國影迷的空前關注,每發物料必上熱搜。從各方數據來看,《花木蘭》在中國的映前熱度這次是足夠了,但因為一場疫情,一切又變得未知起來。


007脫逃,“阿甘”中招,全球停擺中花木蘭的抗“疫”之戰

007脫逃,“阿甘”中招,全球停擺中花木蘭的抗“疫”之戰

98動畫版和20真人版《花木蘭》兩個寓意+道具都略相似的鏡頭:決斷與審視

007脫逃,“阿甘”中招,全球停擺中花木蘭的抗“疫”之戰

迪士尼公主片能穩賺不賠嗎?


2010年前後就有過章子怡要演花木蘭電影的傳聞,後來就沒了消息。而劉亦菲從上千名試鏡者中脫穎而出、最終獲得迪士尼官宣,可謂動畫迷期盼多年的驚喜。


《花木蘭》無疑是年輕華人演員在好萊塢拿到的有史以來最頂級的資源。近年來迪士尼持續將經典大IP翻拍成真人電影,有相對穩定的票房表現——


《阿拉丁》《愛麗絲夢遊仙境》《美女與野獸》《奇幻森林》都有10億美元上下的全球票房進賬;《沉睡魔咒》《灰姑娘》《魔境仙蹤》分佈在5-8億左右;相對較低的《小飛象》也有3.5億。(《獅子王》超過13億,但嚴格來說並非‘真人電影’,而是CG製作的電影。)


經典大IP翻拍,再加上官方公主認證,足以令《花木蘭》被賦予最高票房期待值。


在3月10日首波口碑曝光後,媒體對其票房預測也再度走高。Deadline、THR、Variety等主流媒體寫到首週末票房有望達8000-9000萬美元,最高可能超越真人版《阿拉丁》首週末的9150萬紀錄。


《花木蘭》的宣傳資源也是頂配——星光熠熠的首映禮,不間斷更新的物料,劉亦菲唱的中文版主題曲,刷臉全球各種雜誌封面……真正的公主級待遇,連布麗·拉爾森和道恩·強森都發博助力稱迫不及待想看《花木蘭》了。

007脫逃,“阿甘”中招,全球停擺中花木蘭的抗“疫”之戰

劉亦菲《花木蘭》雜誌封面一覽,來自粉絲整理,圖源微博@靜不下來MCW


福布斯網站一篇評論文章的標題是,“《花木蘭》可能都不需要中國,就能成為一顆重磅炸彈”。作者稱,“是的,這是一個以中國卡司為主的中國傳說故事,但這樣也可能使這部電影在中國顯得沒那麼特殊了。”他還舉了《摘金奇緣》《別告訴她》的例子,說這些亞裔卡司的電影在中國市場不吃香,但北美票房很好。


《花木蘭》當然跟《摘金奇緣》《別告訴她》不是一回事,花木蘭是中國人耳熟能詳的故事,劉亦菲也是國內大眾熟知的演員,中國和迪士尼是雙向輸出。眼下剩下的兩大懸念,就是這次疫情到底能對堅持上映的北美、延後上映的亞洲票房產生多大影響,以及中國觀眾口碑會怎樣呢?


目前全球已有119個國家和地區累計確診新冠肺炎病例47000餘例。美國1300多例,歐洲的意大利、法國、西班牙等更為嚴重。歐洲已經關閉部分影院,美國影院暫未受明顯影響。


有媒體預估,此次內地市場將佔據全球份額的20%,而《花木蘭》在國內的損失將超過三成,但這些數字並沒有證據支撐。這次《花木蘭》的全球檔期決策,對於迪士尼新任CEO會是一場考驗。


距離3月27日北美首映還有兩週時間。疫情新聞每天都在更新,希望中國影市能夠早日恢復,《花木蘭》也能順利渡劫。


007脫逃,“阿甘”中招,全球停擺中花木蘭的抗“疫”之戰

電影《花木蘭》海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