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感覺遼寧哪個地方的口音最好聽?

將來遊走中國


遼寧口音比較多元化,雖說和南方人差異較大,但基本都能聽懂,與標準普通話還是有區別的。中北部地區"大碴子味"濃烈,但語氣上有輕重之分;東部地區丹東人的發音柔和,比較接近普通話;遼東半島地區的莊河口音可能是比較特殊的,大連人的"海蠣子味"口音屬於另類,一直讓各地人和自己議論。遼寧西部地區發音基本沒有或很少"大碴子味";遼寧西南部地區發音相對比較接近河北口音,尾音下滑,但與唐山口音還是有比較大的區別。

個人認為,遼寧口音最好聽的應該是丹東,但周邊地區有明顯的"大碴子味"。莊河地區和大連市內的"海蠣子味"口音應該是最讓人受不了非議的。


一個支點看看


遼寧省所屬的幾個城市,要問說話口音最為標準,也最好聽的不是什麼丹東、大連、瀋陽……胡謅!

遼寧普通話說的最好的是我們阜新市

阜新最大的優勢和好處,也是唯一,就是土生土長的阜新本地人(注意:是阜新市區之內的人,市區以外的口音不在範圍,也絕對的說不標準)無論男女老幼,一張嘴說話,天生的,與生俱來的都是標準的國家極力推廣普及的普通話,標準音。這絕對是我們阜新人的驕傲和自豪。

阜新雖然其他的什麼都是螞蟻串豆腐提不起來,GDP歷來都是全遼寧倒數第一,唯有口音標準這麼一點點優越足以!😜😄

做為阜新人,身處窮山惡水,有一點好處就知足吧!

這是沒辦法的,出身地域不是誰能自己把握和決定了的事,認命了。

以前煤炭資源豐富沒枯竭,發電廠效益好的時候,基本市區其他工廠也都存活,像紡織廠,有線電廠,電纜廠,化工設備廠,橡膠廠,機床廠……人們活的還好,起碼生活有保障,普通老百姓工資雖低,但最起碼上班了,出力了,到月按時發工資,吃好吃賴不說🙊,最起碼能吃飽了,不用擔心溫飽問題。

現在到好,社會越進步,普通百姓越貧窮,關鍵是你想打工,找個工作,養家餬口,沒有要人的地!

實體店也就是實業基本都關門了!

用小瀋陽的話說:為什麼呢?為什麼呢?

用宋小寶的話說:損色!想活命自己想辦法去!臭不要臉的!錢💰都是我們當管的!不知道哦?

用範偉的話說:將就活吧,還要什麼自行車!

提起阜新感慨萬千!扯了一堆,抱歉!😂😷

回到主題,遼寧各地口音大不相同,瀋陽口音無論男女,說話激勵抓啦,像是吵架一樣;大連說話滿嘴海蠣子味;錦州說話拉長聲尾音上挑;

丹東、本溪、撫順、鞍山、遼陽等地口音相近,說話軟綿綿胎歪歪,缺錢陽剛之氣;朝陽說話山根子味

……

總之,遼寧地區論說話好聽,口音標準非阜新莫屬!👍👍👍👌👌👌












山野菜養生


有口音的地方才有歷史,才有出處,才有沉澱…所以東北地區只有遼寧省才叫有故事兒的地方!瀋陽話綿軟好聽,代表作的口頭禪“來家”,“合計合計”,“咱爸咱媽”…瀋陽話和瀋陽的城市一樣,巍峨壯觀大氣,瀋陽最繁華的年份,一口瀋陽話就如同當下北京口音一樣,是身份信息,滿滿的自豪感歸宿感榮譽感…

以大連話為代表的遼南口音,是因為歷史上的遼南地區歸登州府管轄,登州府即現在的蓬萊,說白一點,就是官員之間往來,民間的頻繁走動讓遼南地區人民的語言有了煙臺方言的東北版本~濃郁的海蠣子味道兒,咋聽是“腥”,熟悉了令人“愛不釋手”,回味無窮…

靠近河北的錦州地區有特別爽口的“王大拿”調兒,尾音上調…連山海關北戴河都被錦州腔赤化得淋漓盡致!

還有一部分的朝陽口音,也就是範偉演繹的範氏腔,土腥味兒雖重但是卻有遼北人獨有的淳樸和紮實之民風!

至於瀋陽周邊的本溪撫順鞍山…一帶人的口音,既秉承了沈城的原音又有一定的創新,“老師(老屎)”讓為人師表的職業人,大跌眼鏡…😂

………以上故事兒僅僅是一位長期跑遼寧業務員的一家之言,不當之處,請遼寧的高人匡正!


醫用膠


因為工作關係我走遍了遼寧省各個縣市,聽遍了各個地方方言,聽人說話基本能分辨出是那個市的。實際上每個人都愛自己的家鄉,都認為自己的"母語"是最動聽的,確實聽習慣了我也這麼認為。遼寧各市的語言與普通話比,主要差在平捲舌及音調上,及其發音部位不同產生的差異,如果說那個市人說話與普通話比較接近,應該是阜新市市區的人,而且是中心地帶的人,這是因為阜新市是因煤興建的城市,歷史不長,後期大量外地人口移民進入及部隊駐軍較多,需要語言規範統一,因此口語相對較輕,但實際與規範的普通話比,還有很大差距,但與其他市比要好多啦。要說我喜歡聽的方言,女生我喜歡聽丹東,大連的,男生我喜歡聽阜新的。其他市也不錯都聽懂了,也喜歡學說二句。


癩皮狗0501


早年,在瀋陽上大學,同班遼寧人佔多數,有瀋陽的,大連的,鞍山的,丹東的,本溪的,朝陽的,錦州的,營口的。說實話口音都不一樣,瀋陽、大連、錦州這三地方口音最有特點,一聽就能聽出來。在我聽來朝陽口音更近似普通話(或許是地處遼西,靠近河北承德,內蒙赤峰緣故吧)!丹東話口音柔弱耐聽點!錦州話尾音偏高,聽起來有種偏猛偏衝的感覺!大連話海蠣子味濃,聽起來有種偏倔偏裝的感覺!瀋陽話發渣有股大碴子味,聽起來有種發誇偏裝的感覺!😬😬🤓🤓


MAGODAN2


身為遼寧人,感覺鐵嶺人說話口音好聽點。丹東大連海蠣子味重,剛開始有些聽不懂。朝陽口音接近承德赤峰,前後鼻音處理的不好。瀋陽本溪撫順口音相近,大碴子味濃郁,喜歡說“咱”,比如有個人跟你說:咱高中…事實可能是你倆不一定是一個高中的,瀋陽人的“咱”大多數時候可以當做“我”使用。鐵嶺口音與吉林南部相近,更接近東北普通話。


風中麥小穗


這位是遼西葫蘆島興城人,她說話的口音就很好聽,不信你聽……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40, "thumb_url": "244e1000038394b610d3d\

心儀馨怡


我是錦州的,土生土長。我的發音注意一下是非常標準的普通話。應該是一次去省銀行,安永會計師事務所進行抽查審計。我是注意我的發音,材料組織的非常好,答辯圓滿結束了。會計師事務所的幾個人都是全國各地的在讀研究生借用的。她們說:誒,大哥,您是錦州的嗎,您的口音挺標準,可不像啊。我心中暗喜,呵呵,怎麼樣,錦州人應該說話說的好聽的,我大悅,大聲說,真的嗎/偽音上挑了。哈哈大家都笑了。


蝦青


京劇程派標準傳人遲小秋是遼寧阜新人,阜新人說話好聽。


老王149483347


遼寧去過瀋陽、大連、鞍山、本溪、遼陽、盤錦、朝陽、鐵嶺、阜新、撫順、葫蘆島。個人覺得阜新話好聽,非常接近標準普通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