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繁為簡 讀為基石

李萍:臨渭區盈田小學教師

化繁为简 读为基石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一切變得不同尋常,所有的生活方式都因疫情而改變,作為教師的我們,也一改往日的教學方式,在“看不見,摸不著”的線上教學中探索前行著。

在這種背景下,老師更應幫助學生“化繁為簡”,尤其對於剛接觸英語的三年級的孩子們,沒有多麼高深的知識,沒有多少費解的習題,重點就在於“讀”,我將讀作為教學的主線。它能幫助孩子們增強英語語感。語感是我們在英語學習中經常提及的一個話題,有了良好的語感,能夠克服英語與漢語語言邏輯中的不同,讀就是一個很好的方式。

跟讀為前提。如果不聽聲音材料,在不瞭解語音語氣語調等情況下,盲目朗讀背誦,可能會讓錯誤的發音在耳中腦中不斷地被強化加固的。所以,我不斷強調讓學生要先跟讀模仿,直到比較熟悉單詞、句子的語音語調時,再去朗讀背誦。

朗讀為根本。朗讀可以提高發音的準確性和語言的節奏感。語言是有節奏的,而節奏是英語首要的、最顯著的特徵。英語的節奏是句子的重音在句子中有規律出現的結果。多朗讀就能使之更加流暢,更加優美。朗讀也能夠提高聽力平、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增強學生的自信等等,“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對於英語也同樣適用。

背誦為昇華。背誦又是內化英語材料最有效的方法,它可以把誦讀形成的語感積澱下來。誦讀的結果就會使同學們“出口成章”,它所積累的大量詞彙、豐富多彩的語言表達形式,對於孩子們的英語表達具有直接的模仿和借鑑作用。在學生反覆朗讀的基礎上可以對他們有進一步的要求,這也是大多數孩子可以達到的目標。

通過聆聽----跟讀---模仿---朗讀----背誦的學習方式,孩子們如果長期堅持,就會從感性上、從直覺上、從整體上去認識、去體驗英語這門交際語言,同時也能幫助他們養成眼到、口到、耳到、心到的專注的學習習慣的。

初審:賈偉宏

終審:賀維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