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橄欖樹下自由而不朽的靈魂

生命的過程,無論是陽春白雲,青菜豆腐,我都得嚐嚐是什麼滋味,才不枉來走一遭

”——三毛

三毛:橄欖樹下自由而不朽的靈魂

三毛,這個出生在重慶南岸區的奇女子,初中時期已經看遍了世面上的世界名著,精通詩詞古文,喜愛畫畫,主修哲學,遠赴西班牙,德國留學,任教,寫作,出書,旅行,流浪。她的一生如史詩一般精彩又淒涼,美麗又哀傷,一邊流浪,一邊找尋,一面繁花,一面凋落。三毛,一個眾人眼裡特立獨行,不隨波逐流的奇女子。

人生如茶,第一道苦若生命,第二道甜似愛情,第三道淡如清風——三毛

三毛的一生波瀾起伏,一個五歲就能夠看《紅樓夢》的女子,應該是多麼的不平凡,一個隻身一人漂洋過海揹著行囊求學的女子,應該是多麼的勇敢而無畏,想起一句話:有夢為馬,隨處可棲。

三毛的作品大多情感真實,沒有太多的粉飾,她度過了自己灰暗的少女期,多舛的青年期,有著一顆敏感而細膩的心。她用善良,憂傷,憐憫的目光關注自己,關注周遭的一切,她的流浪也好,愛情也好,一生的逐夢也好,一生的遊蕩也好,都在她四十八年的時光裡得到了昇華,得到了詮釋。她真正想要的生活,從來都不是安於現狀,拘於世俗,她掙脫一切的平凡,做自己。

歲月極美,在於它必然的流逝,春花,秋月,夏日,冬雪——三毛。

一個真正能夠做自己的人,一定是勇敢的,三毛在那個傳統的年代裡活的像一首動人的詩,一幅美麗的畫,因為她的遠方和夢想都在清晨的陽光裡,在說走就走的旅行裡,在一種自由之上的心境裡,在一個為愛而生的靈魂裡。她的故事,從這裡開始。

三毛:橄欖樹下自由而不朽的靈魂

一:【有幸被愛,無畏山海】滾滾紅塵只愛你,從此山河是你,遠方是你。

每想你一次,天上就飄下一粒沙,從此便有了撒哈拉——三毛

荷西在十八歲的時候遇見了三毛,一見鍾情,那個時候,三毛二十四歲,西班牙人向來都是浪漫的,熱情奔放,樂觀向上,像極了太陽海岸漫長的海岸線所散發的迷人魅力。荷西,愛上了一個東方姑娘,一個骨子裡既傳統又奔放既勇敢又細膩的臺灣女子。從此平凡裡的不平凡,都跟彼此有關。

有趣的靈魂總會相遇,繞過千山萬水,漂洋過海,穿過雨林,一路風塵,一路欣喜,在生命裡相遇——七月長安雪

三毛和荷西的六年之約,中間隔了諸多插曲,諸多坎坷。後來的三毛在電話回憶錄裡用輕柔的聲音回憶荷西,那個傍晚,他帶著一頂許久不戴的法式帽子,一邊走一邊回首,讓三毛等他六年,來娶她

六年以後他們相遇了,荷西帶著三毛來到了撒哈拉,那時候的日落好像專門為他們而落,晨光為他們而亮,在茫茫的撒哈拉,這個以潛水為職業的男人,每天要穿越沙漠三個小時去接三毛下班。“明明滿眼的沙漠,眼前卻如繁花似錦,因為有他”——三毛電話回憶錄。

飛蛾撲火時,一定是極其快樂幸福的——三毛

可惜造化弄人,三毛隨父母回了臺灣以後不久,接到了荷西去世的消息,潛水設備出故障,窒息而亡。隨著荷西一起消失的,還有三毛的愛情,她是荷西唯一愛過的女人。三毛的人生從這裡開始了轉折。

這個世界上,有趣的靈魂很多,但是相遇相識相知相愛的幾率卻很少,正如三毛所說,我來不及認真的年輕,待明白過來時,只能選擇認真的老去。

來生願做一顆樹,站成永恆,沒有悲情的姿勢——三毛。

二:【勇敢自信的人,靈魂挺拔偉岸】三毛的一生,就算無關風月,也一樣的刻骨。

我們生活在一個傳統的國度,生活在所謂世俗的評判標準裡,生活在命運安排好的無形牢籠裡,不得動彈,教條的束縛像一把枷鎖,讓女性在這個社會上,失去了太多的選擇權。

每個人都願意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嚮往的愛情,可是我們問問自己,足夠勇敢嗎?能像三毛一樣大膽的去追求愛情追逐夢想嗎?所以這個世界上只有一個三毛,她才成為了後人歌頌的不朽的靈魂。因為她要做自己,她也做了自己。

三毛:橄欖樹下自由而不朽的靈魂


三毛後來在朋友的引薦下,去了新疆,她被一個七十多歲的老人所吸引,果然印證了一句話,兩個人之間吸引力才是最核心的價值。那個寫出了《在那遙遠的地方》的西部歌王,在三毛的生命裡也如繁花一般盛開過。後來的書信往來。車馬很慢,海峽兩岸。

英國文豪蕭伯納有一柄破舊的陽傘,早已不能遮風擋雨。蕭伯納每次出門時,只將它當柺杖用。王洛賓自嘲說:“現在我就像蕭伯納手中那柄破舊的陽傘。”——王洛賓

“你無法要求我不愛你,在這點上,我是自由的”——三毛

見字如面的歲月裡,愛情從來沒有因為年齡,身份,距離而擱淺,只是這段短暫的感情因為王洛賓的原因畫上了句號,可是多年以後,我們依然會感動,會感慨,這是多麼勇敢的一個奇女子。

三:【所有的流浪都是為了相遇真實的自己】

對我來說,一生的悲哀,並不是賺的全世界,而是要你欣賞我。——三毛

人的一生無比的短暫,白駒過隙,匆匆幾十年,很多時候都是已過半生,遺憾卻如影隨形。我們常常忘記了做自己。淹沒在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瑣碎裡。這個時代,對女人的要求很高,想起姚晨在星空演講裡的一段非常精彩的話。能夠像三毛一樣追求自我的女人,鳳毛麟角。三毛也愛而生,為情而生,為才而生,為浪漫和孤獨而生,她的生命短暫,卻精神不朽。

國際名媛鄧文迪,一個其貌不揚的東方女人,活出了自己,不畏世俗,在婚姻裡也好,在特有的圈子和階層裡也好,她是個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但是她最成功的一點,並不是攀附權貴,而且她目標明確,知道自己要什麼。人最怕隨波逐流。她想做的就是真實的自己。

英國溫莎城堡里長大的哈里王子,有著皇室的光環和貴族的血統,母親戴安娜王妃更是深得英國人的愛戴。是他卻愛上了一個種族主義盛行的國度裡二婚的十八線明星梅根。有無數人從心底佩服這個勇敢而自信的女子。她用她的智慧追求自己的幸福,哪怕一介貧民,毫無背景。

一個人要像一支隊伍,對著自己的頭腦和心靈招兵買馬,不氣餒,有召喚,愛自由。——作家劉瑜。

三毛:橄欖樹下自由而不朽的靈魂

四:人性的光輝在於對大苦難無盡的忍耐和一犧牲——三毛

三毛後來的人生起起伏伏,因為婦科類的子宮疾病入院,本不是致命的疾病,卻因為諸多因素,長期以來內心的壓抑,最終用一條絲襪結束了自己四十八歲的生命。一代繁華落幕。一顆自由而高貴的靈魂終結在了此刻。從此以後,我們寫的三毛,說的三毛,聊的三毛,都是那個在苦難年前勇敢獨立自強堅韌的三毛。

喜歡三毛的人,大多喜歡追求自我,追求本真,守著初心。大概骨子裡有執拗的成份,有不甘的成份。有不屈的成份。有掙脫命運的嫌疑。有衝破枷鎖的想法。有一顆自由而高貴的心和一個勇敢挺拔的靈魂。

不要問我從哪裡來我的故鄉在遠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