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鼠疫》

——疫期在家读好书


很高兴在头条号与大家以文结缘。头条活动介绍上的第一句话说:面对严峻的疫情和纷繁的消息,给自己一点时间,静下心来读本好书,身体在家中,灵魂在路上。我很喜欢这句应景的话,我也就在疫情之下谈谈我读到的一本名叫《鼠疫》书。

《鼠疫》讲述了19世纪40年代,发生在一个叫奥兰的小城里持续了近一年的称之为鼠疫的传染病,从发生发展到肆虐横行,又到消亡的过程。书中所写的人们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由一开始的惊诧、害怕、恐惧、到后来的勇敢面对抵抗,至致取得阶段性胜利。这里有医务人员的付出,志愿者的参与,民众的理解,政府的措施等等,这一切与当下疫情中的种种有着惊人的相似。

我读《鼠疫》

不同版本的《鼠疫》封城面

这本书的作者叫阿尔贝·加缪,是来自法国的著名作家、哲学家,存在主义文学、“荒诞哲学”的代表人物。他是一个高产作家,其代表作品有《局外人》、《鼠疫》、《西西弗的神话》等。其中《鼠疫》最具社会意义和影响力。

加缪在作品中主张要在荒诞中奋起反抗,在绝望中坚持真理和正义,为世人指出了一条自由人主义道路。他直面人生的勇气,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使他成为了二战后他那一代人的代言人和下一代人的精神导师。加缪于1957年因《鼠疫》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加缪1913年11月7日出生于阿尔及利亚的蒙多维,是法籍阿尔及利亚人,1960年1月4日死于车祸,年仅46岁。有人说他死于前苏联克格勃的暗杀,但证据不足。

我读《鼠疫》

阿尔贝·加缪

加缪的《鼠疫》,本质是疫情之下的人间百态。那些被疫情压抑着无处释放的苦痛,那些同疾病抗争的岁月,那些患难中的真情,每一幕其实都是生命中最真实的写照。鼠疫带来的不仅仅是生活中的磨难,更是给人以某种启迪教训。

就似当下的居家抗疫为列,憋在家里快两个月了,我们现在最怀念的一定不是高潮迭起的狂欢,而是最为平淡无奇的生活。岗位上平凡甚至枯燥的工作,阳光下春风拂面的散步,广场上扭动身躯但不一定美丽的舞姿,超市里推着小车悠闲的购物,餐桌上亲朋欢快交谈的聚会,影院里恋人们相互依偎的亲昵。这些我们曾经拥有却没有去好好体会,好好珍惜的过往,现在想想是不是感到温馨亲切。经历了这次的磨难,人们会发现,平凡的就是幸福的。

打开《鼠疫》映入我眼帘的是这四幅画面。

第一幅画面 死老鼠

小说的一开始,书中的主人公里厄医生在自家的楼梯间发现一只死鼠,他一脚踢开,没有把它当回事,门房的老先生也一口咬定这肯定是某些人的恶作剧。

然而此后几天,捡到的死老鼠越来越多,一只、两只、三只乃至成批的死老鼠出现在它们本不该出现的地方。它们从隐匿的屋角里、地下室、地窖、阴沟等处成群地爬出来,摇摇晃晃地走到光亮处踌躇不前,在原地打上几个转,最后就死在人的脚旁。

夜里,在过道中或巷子里都可以清晰地听到它们垂死挣扎的惨叫声。早晨,老鼠躺在下水道里,尖嘴上带着一小块血迹。有些已肿胀腐烂,有些直挺挺地伸着四肢,须毛还直竖着。

在楼梯口、院子里、市政大厅里、学校操场上、阴沟里、咖啡馆的露天座位中间,甚至广场上、林荫大道上、海滨马路上、公共电车里,街区上,到处都可以看见一堆一堆身着疮疖,流着脓血,死状凄惨的老鼠。

成千上万的死鼠堆满了一个个垃圾箱,灭鼠办公室出动的卡车从早到晚收集全城的死鼠尸体去焚烧,但每天都比前一天清理出更多的死老鼠。

自从有了死鼠,猫儿们便失踪了,不见了。

人们焦虑、害怕、恐惧。

我读《鼠疫》

第二幅画面 患者和死亡

里厄医生病史记录:昏睡和衰竭、眼睛发红、口吐污秽、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极度口渴、谵语、身上有斑点、头痛胸痛体内撕裂痛,脉搏变得细弱,身子稍微一动就突然断气了。

死鼠出现几天后,素来健康的门房老先生突然没了精神,耷拉着脑袋,走路十分吃力。他的颈部、腋下、腹股沟长出了好些鼓鼓囊囊的肿块,疼痛难忍。到了晚上他呕吐不止,口中溢出粉色的血沫。颈部和四肢严重肿胀,肋侧两块浅色的黑斑不断扩大,皮肤像着了火一样滚烫,内脏像被火烧了一般的痛疼。第二天他死了,死前高温谵妄痛苦万分。

他是因鼠疫死亡的第一人,接着,十个、二十个、百个、千个…..和他同样症状的人成批的死了。开始还有棺材和掩埋,而后男男女女扔进一个大坑,一堆一堆地埋在一起。再到后面,尸体只能用拆了座椅的电车,一车一车拉到郊外的焚尸炉里化成灰烬。

电车拉着尸体在黑暗夜里奔驰,有人向尸体上扔些鲜花,以示祭奠。鲜花和尸体混合在一起走被拉着送往另一个世界,裹走了这一世的爱恨情仇,吃喝拉撒。还活着的人脸上则挂着绝望和麻木的表情,象游魂一样或是在酒馆、咖啡厅、电影院里闲逛,或是在紧闭的百叶窗后静静地看着发生的一切。他们在无助和无奈中等待着。

第三幅画面 疫情笼罩下的他们

1、里厄,主人公里厄是一名医生,奥兰对于他来讲是一个陌生的城市,他只是个旅客。然而就是这个旅客,第一个发现了鼠疫病人,第一个以一己之力要求政府采取积极措施,第一个组织起志愿抗疫队,积极地和疫情抗争。他奔走于大街小巷,每天都要处理大把大把有高热、呕吐、肿胀溃烂症状的病人,尽管他们已经没有生存的可能。他不在意英雄主义和圣人之道,不认为自己是英雄,只想低调地完成一名医生在灾难面前的使命——尽量控制好疫情,阻止更多的人失去生命。

2、塔鲁,一位致力于解除死刑的社会活动家,也是一个来到奥兰小城的游客。他出生优沃,向往成为救人的人,成为“圣人”。鼠疫到来的时候,塔鲁第一个站出来成为志愿者,并成为防疫队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认为鼠疫是我们每个人都存在的罪恶,人们应该杜绝把自己的鼠疫病毒传染给他人。他有坚定的意志和理念,最终染疫而死,临死前他将自己的脸面向墙壁。他在和鼠疫勇敢地抗争中完成了对自己的救赎。

在救治病人的过程中,里厄遇到了主动要求帮忙的塔鲁,里厄问塔鲁为什么要做这么危险的事情?塔鲁回答:我不知道等着我的是什么,也不知道这一切结束之后会发生什么,就当下的鼠疫而言,我只想尽我所能保护他们,让他们尽快得到治疗,仅此而已。

里厄医生是一个行动主义者,他认为同鼠疫抗争是医生的使命,他不能容忍患者早早死去。他的这种信念和人格魅力使得他的周围集结了一批决心同鼠疫作斗争的志愿者。志愿者们和里厄、塔鲁成了莫逆之交,自发组织了防疫队,一同为帮助市民抵抗鼠疫而努力着。他们和官方接洽让市民能得政府的帮助,他们研究疫苗和血清,挽救了很多生命。

3、志愿者朗贝尔,一名记者,一个认为自己只是一个同鼠疫无关,为了与恋人团聚而绞尽脑汁想离开这座城市的局外人。在与里厄的一次交谈中,里厄医生告诉他,同鼠疫作斗争与英雄主义无关,而是诚挚的问题。于是他放弃了苦苦等来的出城的机会,做了一个志愿者,并且介绍走私贩子、原足球运动员贡扎莱斯也参加了志愿行动。

4、志愿者帕纳卢神父,神父是一个忠实虔诚的基督徒,疫情中他加入了一个由基督徒组成的卫生防疫纠察队。鼠疫开始时,他认为从宗教世界观出发,鼠疫是上帝对人类的惩罚。他否定自己是这些‘罪人’中的一员。而当他亲眼目睹了一个孩子因鼠疫疾病而倍受摧残,并在极度苦痛中死去的惨状后,他对神产生了一种难以抑制的怀疑,他积极参与志愿者的活动。在得知自己感染鼠疫后,一再拒绝请医生,从而延误了医治时间,在痛苦中死去。他是因为信仰的坍塌造成了精神崩溃,用一种半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5、志愿者格朗,50多岁,话不多,是一个小人物,在市政府里担任小小的职员,拿着微薄的工资,兢兢业业的工作,碌碌无为的生活。他的梦想是写一部让出版商在办公室里脱帽致敬的书。他本性善良,乐于助人,看到防疫队需要人手,就毫不犹豫地积极的加入,他用“我干”来回答一切,用埋头默默做事的美德推动整个卫生防疫组织的工作,他只要求做些小事出点力。他是普通人的缩影,作者对他的定义是:在对荒谬生活的反抗中获得了快乐和意义。他也被鼠疫侵袭过,然而他是幸运的,他活过来了。

6、另一种人科塔尔,他是格朗的邻居,鼠疫前他因为犯了罪怕被捕而畏罪自杀,被格朗救下。鼠疫来了,在灾难面前警察无暇顾及刑事犯,没有人去审理他过去的罪行,于是他投机倒把,利用鼠疫走私,大发国难财,鼠疫给他带来了金钱和权力。鼠疫得到控制后,人们的生活开始变得正常,科塔尔失去了他赖以生存的乱世环境,因而绝望发疯自杀。科塔尔是一个极端的个人主义者,是最不希望鼠疫退去的人。

第四个画面 城市的被封和解封

为了不让疾病引起更大的灾难,在确认鼠疫后,政府下了封城的命令,奥兰的人们与外界隔绝了,人们平静的生活被完全摧毁,谁也不知道未来会是什么样子。封城后的奥兰,没见过一辆车子进城,港口的喧闹繁华一下子销声匿迹,几艘接受检疫的船停泊在那里,码头上的大吊车、翻斗车斜倾在一边;奢侈品店停止了营业,日用品店有购货者在店门口排着长队,而橱窗里则挂出了“无货”的字牌。整个城市陷入了一片死寂

封城十个多月后,一个晴朗的早晨,拂晓时分,城门终于开放了。火车开始在站台上冒烟了,从遥远的海洋开来的轮船驶向了港口。

书中描述:

山岗上的炮台发出阵阵轰鸣

广场上人们在跳着奔放的舞蹈,规模盛大的狂欢活动整天整夜地举行着

路上的交通变得拥挤,汽车越来越多,街道水泄不通

城里钟声齐鸣,铿锵之音在空中回荡

教堂里充满了欢乐的谢恩声

娱乐场所挤得透不过气来

咖啡馆的老板把最后剩下的酒全部卖给了顾客

柜台前挤满了情绪激动的人

许多男女在众目睽睽之下毫无顾忌地搂抱在一起,叫着笑着

这是他们得以幸存的日子,不同阶层的人都像兄弟一般汇聚在一起

死神没能带来人与人之间的平等,解封的欢乐却给予它表现的机会

疫情退了。

我读《鼠疫》差不多就到这里了,我们再来回顾一下所写的内容。

首先,告诉大家,19世纪40年代,有一个叫奥兰的小城发生了鼠疫,这场鼠疫持续了近一年的时间,才算消停下来。

其次,简单介绍了作者,他叫阿尔贝·加缪,法籍阿尔及利亚人,是法国著名的作家、哲学家,是存在主义文学、“荒诞哲学”的代表人物。1957年因《鼠疫》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再后通过4个画面概括了瘟疫从发生发展到肆虐横行的过程。这其实是作者讲的故事,这个故事讲的是鼠疫给一个城市带来的灾难,但更深层次表达的内容却和鼠疫无关。老鼠的喻意是二战时期那些侵略者,在老鼠包围下,人们陷入了随时会死亡的处境。面临如此绝望的境地人们该怎么办,书中的医生、塔鲁、朗贝尔、神父、格朗,科塔尔各自代表疫情下的人们不同的生活态度和结果。

疫期在家读《鼠疫》,更有一番感慨在心头。当下,中国的新冠肺炎国内新增病例数已经为零,这就说明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英明,数万医务人员奋战有方,全国人民参与的人力物力支援给力。在这场凝心聚力,全民参战的抗疫战争中,中国取得了绝对的阶段性胜利。

我读《鼠疫》

但是我们依然要提高警惕,时刻反思,因为现在外围状况变的很糟,新冠肺炎在全世界呈爆发态,那些曾经看我们笑话的老鼠们,如今自己也焦头烂额。挡住境外病例的输入,这又是一场新的战役。

模仿小说写一个结尾吧。病毒和这个世界的生物体共存,它们每年甚至每天都在以人们不可控的方式变异。它们生活在被称其为宿主的其他生物的细胞内,利用宿主细胞的营养复制繁衍。它们的结构很简单,只有一层蛋白质外壳和包裹其内的遗传物质,电镜下的它们结构象花一样美丽。如果它们是致病性的,所有的药物都不能把它们杀灭,因为杀死它们的代价是同时杀灭宿主的细胞。动物性的宿主可以是蝙蝠,可以是穿山甲,也可以是其它。当人们和它近距离接触时,那个小小的蛋白颗粒就会用各种方式移位到人的细胞内,引起人体的应激反应而致病。善待这些弱小的宿主们吧,善待它们就是善待人类自己。

我读《鼠疫》

小知识:鼠疫是由鼠疫耶尔森菌感染引起的甲类烈性传染病。鼠疫的传播途径主要有鼠-蚤-人和人-人传播。鼠蚤为传播媒介。临床表现为高热、淋巴结肿大疼痛、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出血,以及其他严重毒血症状。本病传染性强,病死率高。鼠疫在世界历史上曾有多次大流行,我国解放前也曾发生多次流行,目前仅在我国西部、西北部有散发病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