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律師執業之路——基於《青年律師匯》的一份成長報告

青年律師執業之路——基於《青年律師匯》的一份成長報告

本文以智善《青年律師匯》欄目中的105位青年律師(其中湖北省內律師86位,省外律師19位)為例,研讀青年律師的執業經歷、建議或感悟,尋找共性,總結、分析出青年律師在執業初期通常會遇到的問題,並根據他們的真實感受,相應提出一些建議。

青年律師執業路上的“三座大山”

通過閱讀105位青年律師的執業故事,我們發現青年律師在執業初期面臨的壓力主要來源於生存、精神、專業三大方面。

一、生存壓力

105位青年律師中,33人在文章中明確提及了律師執業初期的經濟壓力。其中,38%的人認為實習期間的基本工資難以保障基本生活;33.3%的人認為問題在於執業初期的收入水平仍然較低,無底薪,無社保;28.7%的人則認為是執業後的案源壓力,加之迫切提升專業水平的現實需要,增加了生活負擔。

生存壓力是大多數青年律師進入職場,踏上執業之路後面臨的第一個重要問題。許多律師迫於生存壓力而半路轉行,另尋他路了;部分律師,選擇了先從事其他行業,具備一定經濟條件後,才“轉戰”律師圈。

有律師在《青年律師匯》中寫道:“都說律師前期很辛苦,很累。入行之前,我覺得自己不怕吃苦,不怕累。入行後才意識到,律師又苦又累的來源,不是加班,不是出差,而是工資低!”“老百姓對於律師的看法是,穿著西裝革履,出門開著好車,出入高級寫字樓,而現實是,連自己都養不活。”

二、精神壓力

相比之下,更多律師提到了不同程度、不同來源的精神壓力。

1.來源於工作強度。最直接的精神壓力來源於工作強度和複雜程度帶來的身體負擔,不良的身體狀況造成很強的心理焦慮。

2.來源於當事人。案件承辦過程中,當事人“無理取鬧”的要求、不想令當事人失望所以對自己嚴苛要求的心態,都使得律師時常感受到精神壓力變大。對此,有人感嘆:律師最大的執業風險來自於當事人”、“對客戶負責但不能刻意討好”。

3.

來源於人際交往。律師從事服務行業,需要接觸形形色色的人,他們有不同的身份、不同的性格,人人都能理解律師的工作,遇見難以溝通的情形,壓力便隨之而來;職業偏見、性別導致的差別對待,也是壓力倍增的主要原因。因此,高情商是律師的必備素質,律師必須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篩選外來的情緒,處理成對自己有價值的信息。

4.來源於工作性質。律師會接觸各種各樣的事,當親眼目睹人生百態,“三觀盡毀”是常事,受到人身威脅時,極端的負面情緒更是急需調節。

5.來源於家庭關係。律師做到平衡好工作和家庭是件不容易的事,身份切換也會給人帶來一定壓力。此外,專業提升的需要還會帶來苦於尋找平臺的壓力,對情緒、精神狀態造成一定影響。

三、專業壓力

96%的律師提到了不斷提升專業能力的重要性,其中,66%的青年律師提到,執業初期接觸到實務時,感受到自身專業水平不夠。他們中,35%的人認為自己的實務處理能力不足;39%的人強調,實務處理能力不足伴隨著社會經驗的缺乏;還有26%的人則表示缺少相應的溝通技巧。

青年律師執業之路怎麼走

《青年律師匯》欄目中每一位律師的經歷與感受都不可複製,針對上述三大壓力,本文通過總結分析他們的經驗和建議,嘗試提出一些解決辦法以供參考。

一、多角度看待生存壓力

一方面是心態,面對當下律師行業激烈的競爭,青年律師意識到“貧困”是自己的必修課,既然無法改變,不如積極面對。律師在執業初期,從案件中得到的專業知識與資源關係,應當最大限度地使“收穫”多於“收入”,為日後的發展奠定基礎。如北京金臺(武漢)律師事務所王曉豔律師所說,“實習期確實不應計較經濟收入,盡最大的努力去學、去練、去成長,就是最大的收穫”。

此外是行動,“開源節流”。例如將自己撰寫的專業文章,投稿至相關的平臺、主題徵集,以此獲得一些稿費,又如租住較為經濟適用的房子,儘量減少外出休閒娛樂的消費等。律師前期最難的不是辛苦,而是堅持辛苦。

二、多途徑緩解精神壓力

當談及精神壓力,來自湖北立豐律師事務所的喻曦律師直言,“壓力之下只會有兩種結果,崩潰或者進化”。青年律師想要緩解不堪忍受的精神壓力,柳暗花明,實現進化,可嘗試以下幾條途徑。

1.必要時審視當下自己的期待是否過高。入行前大家都聽說過“三五八”定律,即工作三年放入行,苦幹五年有飯吃,八年收入方改善。作為執業之初的青年律師,不免對收入狀況、社會地位各方面期待過高,急於求成,應當保持自信、平和的心態。

2.培養自己的業餘愛好。踢球、健身、繪畫、攝影,一項業餘愛好,能讓人利用工作之餘,有效緩解自己精神緊張或身體疲憊的狀態,亦能發洩時有的煩悶。

3.平衡好工作與家庭。工作之餘不忘兼顧家庭,家人間和諧的傾聽和交流,總能讓人心情愉悅。

三、多維度提升專業能力

1.勤於學習、堅持輸出、及時總結。知識庫不斷更新的需要,決定了律師必須保持勤於學習的習慣。樣本中96%的青年律師都提到了不斷學習的必要,側重點有所不同,63%的人認為學習的同時應當堅持輸出;37%的人則強調應當及時總結。

首先,學習,既可以是針對具體案件中專業問題的學習,將有關法律規定、參考性案例等檢索出來,仔細研讀,提煉要點,總結分析,全面把握。參與學術型研討會、小型行業沙龍等各種活動,也是豐富知識儲備的重要途徑。

其次,輸出,其作為重要的學習方法,鍛鍊並反映著一位律師的思考能力、表達能力、寫作能力、營銷能力。演講、寫作、交流,能讓律師梳理、簡化知識體系,將龐雜的知識化繁為簡,取其精華,為己所用。

例如,通過建立個人微信公眾號堅持推送專業或普法性文章,或將自己所寫的文章向領域內知名權威的微信公眾號投稿,是公認的、性價比極高的推廣方式,成本低,操作方便,影響範圍廣,穩定而有效

。如上海星瀚(武漢)律師事務所沈大力律師說,“朋友知道自己的律所,是因為朋友圈發得多”“大家都比較好學,能寫原創專業小文章”... ...

內含“青年律師執業之路怎麼走

及“青年律師如何巧妙加速”完整內容

終審|偉 娜

青年律师执业之路——基于《青年律师汇》的一份成长报告

戳“

”,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