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過去你一直崇拜的歷史人物,現在變成了你特別討厭的?

侃聊天下


有幾個吧。

第一個是希特勒吧。

小時候我是一個“好戰分子”,覺得二戰德軍很牛,想打誰打誰,一個月滅亡法國,半年吞併大半個歐洲。那時候就認為德軍戰鬥力太強了,連帶著覺得希特勒也厲害的不得了。後來學歷史,對那段歷史瞭解的多了,才發現希特勒是個不折不扣的戰爭狂魔。屠殺六百萬猶太人的罪孽,連婦女小孩都不放過,世界上怎麼會有這樣的魔鬼。整個二戰德軍都是罪孽深重,大部分德國人都是希特勒的幫兇。所以對德國也討厭起來!

現在有很多國人,莫名其妙的崇拜德國、喜歡德國,殊不知德國是最反華的國家之一,德國人也是最反華的。

第二個是鐵木真。

之所以寫成鐵木真而不是成吉思汗,只有一個原因,就是因為我討厭他。

從前覺得鐵木真能夠統一蒙古,滅國無數,佔領數千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實在是了不起的英雄。後來瞭解到,他和他的軍隊及其後世子孫,屠殺了兩億多人,僅僅在金國和南宋,幾十年的時間先後屠殺了6千萬人!

這樣一個魔鬼,竟然還能得到不少人的崇拜和敬仰!真是荒謬。他應該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受千萬人唾罵。

還有一個歷史人物,我不敢寫,大家可以猜一猜。

人真是很有意思的物種,總是在不斷的變化。從前喜歡的,現在回過頭來一看,都想抽自己一個大嘴巴子,以前他孃的都是什麼審美。對歷史人物也是這樣,人生不同的階段,思維層次和眼界胸懷不一樣,對歷史和歷史人物的認識就會有很大的不同。


上將噯福斯


陶淵明,我當場真的特別喜歡他,說什麼不為五斗米折腰,然後,歷史是三畝的地,兩畝半種造酒的米,還是老婆再三懇求的,有人送了好多錢拿去酒莊賒酒用,你很棒棒哦!五個孩子,他們不是人嗎?老了老了,嫌兒子沒有用,自己一天天吃不飽,我呸,你不是喝酒就飽了嗎?

當官不能忍受向鄉里小兒折腰,種地不知春及,還要鄉人告訴他什麼時候種?

服了


我是你三十九度的風


我小時候上歷史課比較喜歡康有為。後來長大自己看書覺得這傢伙簡直是中國最大的偽君子。出事自己先跑。拿個假衣帶詔在國外詐騙,組織幫會敲詐海外華僑。成天說支持一夫一妻,自己納妾,年紀老了以後不行了還要裝個猿猴的睪丸。別的壞人是人渣,這慫真可稱是人渣中的戰鬥機。


張磊30812


曾經我們聽著“鑿壁借光、聞雞起舞”的故事長大,用匡衡的故事激勵自己要用功讀書,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人家匡衡小時候家裡窮,點不起煤油燈,但是匡衡從小就愛看書,晚上沒有燈就把牆壁鑿了一個洞,借鄰居家的光看書學習。這樣熱愛學習的一個人成了我們的好榜樣。可是現在,隨著我瞭解的故事越多,曾經被我視為榜樣“鑿壁借光”的匡衡卻成了我最討厭的人物。為什麼呢?請聽聽下面的講述,相信你也會發現“不一樣”的匡衡:

一:貪汙受賄。



匡衡小時候家裡非常貧困,世代務農。匡衡為了能夠讀書,只有依靠幫助別人做工來掙取讀書的花費。小時候窮怕了,匡衡長大之後就要極力避免再度過上這樣的生活。匡衡雖然讀書勤奮,也參加了好多次科舉考試,但沒有一次考上。幸好,匡衡的努力沒有白費,在第九次考試後考中了最次的科目,但是好歹也可以做官了。當上了官之後,匡衡又因為熟讀《詩經》,得到了學士們的推崇,也被皇帝所欣賞。

這下不得了,匡衡因為《詩經》的緣故得到了皇帝的重用,最後官至宰相。匡衡在朝廷為官期間,只要是賄賂,就沒有不收的,只要是錢,就沒有不要的。皇帝封賞了30多萬畝的土地給匡衡做食邑,匡衡卻不知足,暗地裡擴大吞併周圍的良田,最後匡衡的田地達到了40多萬畝。匡衡最後也因為被人檢舉告發私吞良田,皇帝下令將匡衡貶為庶人。

二:結黨營私。



匡衡為官期間趨炎附勢的能力可謂是一流。漢元帝在位時寵幸大宦官石顯,匡衡為了飛黃騰達,便與石顯勾搭在一塊。二者在宮中府中,打擊異己,大肆收刮錢財。匡衡無論是仕途還是錢財,這都是他春風得意的一個時期。

漢元帝死後,漢成帝繼位,石顯失去了皇帝的保護,漢成帝也有對石顯下手的趨勢。匡衡眼看形勢不對頭,立馬與石顯劃清了界限,同時向漢成帝上呈了一份奏摺,上面細數了石顯的各大罪名。漢成帝得到匡衡的檢舉信後也沒有遲疑,石顯隨即被捕入獄。匡衡因為他的識時務獲取了漢成帝短暫的信任。

三:迫害功臣。



石顯被處死後,朝中權力空虛,朝政混亂。匡衡以為漢成帝會因為自己舉報有功,讓自己接替石顯的位置。卻沒有想到漢成帝重用陳湯,將匡衡晾在了一邊。匡衡那叫一個不甘心,憑藉著陳湯曾經和石顯以及匡衡三人一起做的那些齷齪勾當,匡衡又是一紙奏摺將陳湯扳倒。但是匡衡沒有想到天道輪迴,這次也輪到他自己被別人告發檢舉。匡衡因為貪汙受賄,欺上罔下,被漢成帝革除了一切職務貶為庶人。一代“榜樣”匡衡終於走下了歷史舞臺。

曾經“鑿壁借光”,如今“貶為庶人”,如果匡衡不胡作非為,他應該還會是我們心中學習的好榜樣。

各位讀者大大,如果您願意的話能不能點開我的頭像,給我點個關注呢! 不方便的話,感謝您能點開看我的回答!

弋北談古今


我第一次知道李自成是通過讀姚雪垠先生花費三十年寫成的鴻篇鉅著《李自成》,特別是前兩卷,感覺寫得太好了。在當時得知第二卷和第三捲上半部分是姚雪垠先生在困境中堅持寫作的後,感到由衷地欽佩。

那個時候還懵懵懂懂的,但是書中的情節非常引人入勝,一開始就被帶入到明末波瀾壯闊的農民起義大潮中。記得書中開篇就寫到李自成率領的起義軍在潼關中伏,一萬多農民起義軍在官軍的包圍圈中奮力拼殺,李自成最後帶領十八騎突出了重圍在商洛山中隱藏下來。



印象最深刻的是劉芳亮身騎白馬,一杆紅纓槍上下翻飛,將攔路的官軍一個個挑落馬下,護送高夫人和女兵們衝出重圍。現在想來在姚老的心中是按照趙子龍的模子刻畫劉芳亮。

趙雲有了,那麼張飛自然落在李過的頭上。不過李過不像張飛那麼暴躁,印象最深的是書中描寫他率領的一萬名最精銳的騎兵隊,每員騎兵都備有兩匹馬(在當時並不理解為啥騎兵需要兩匹馬),後來好像是在與左良玉的部隊交戰時,李過的騎兵殺出,將官兵打得大敗。



至於劉宗敏按照的就是關二爺的路數,每次攻城拔寨多是他獨擋一面。田見秀的印象不深,估計是按照一般的偏將來描寫。

軍師中把宋獻策寫得神神叨叨,也沒見他出過什麼高招,估計就是個江湖騙子。牛金星寫的很有才幹的樣子,不過事實上他確實是有點才幹,正是他建議李自成先襲取長安,然後再攻取北京。不然照著李自成東敲一錘西放一炮的架勢,終歸是一個比較厲害的流寇,早晚會被官軍捉了去。李巖出場比較晚,註定了他是一個悲劇人物。如若他比牛金星早一點見到闖王,甚或是他早一步獨自領兵打出自己的旗號跟闖王爭天下,也許中國的歷史就會改寫。



張獻忠活脫脫就是項羽的模子,張李古城會像極了鴻門宴。書中把孫可望描寫成一個比較壞的人,後來讀史他確實不是啥好人。

書裡的忠臣印象中有兩個。一個是盧象升,在他率軍戰死後,八旗兵依然向著他的屍體射箭。還有一個是楊嗣昌,好像是他佈下的口袋被張獻忠破了,被攻破了襄陽殺奔四川而去,同時洛陽又被李自成攻破,福王被點了天燈。楊嗣昌知道事態已無可挽回,崇禎皇帝必找他算賬,於是喝了毒藥。

《李自成》描寫的總兵盧象升殉國



關於崇禎皇帝有幾件事印象較深:一件事是周後過生日,宮裡的十幾位宮女拿針刺血書寫《金剛經》,每人得了二十兩賞銀。由於周後的生日是在冬天,為了給娘娘做一口可口的食物,太監們到集市採購,剛好遇到一個賣黃瓜的,只有三根。一問價,十兩銀子一根。太監剛說了句忒貴了,賣黃瓜的直接吃了一根,於是太監趕緊把剩下的兩根黃瓜買了去。



另一件事是皇上批改奏章累了,也許奏章上有件什麼事讓崇禎龍心大悅,於是他聞到了在旁邊伺候的帶班宮女身上的體香,就拉過來聞了聞,剛巧有大臣求見,壞了這件好事。宮女心頭那個小鹿亂撞,晚上特意收拾收拾,把身上弄得香香的,期望皇上晚上抬頭看一眼,聞上一聞,就此懷個龍種。然而當她接班時卻發現,皇上眉頭緊鎖,時而咆哮。書中的原文借宮女之口:“天吶,出大事兒了!”

所謂的大事就是李自成攻開封。那時候對開封還沒有什麼概念,然而卻對書中描寫的開封被圍後的慘狀記憶深刻。人們先是見啥吃啥,為一隻老鼠能打得頭破血流,到後來走路都得當心,防止背後出來個人一棍子打下去。到最後,李自成攻不進城,城外救援的官軍也打不破包圍,於是把扒開黃河的帽子扣在瞭解圍的官軍頭上。農民起義軍被黃河水淹了,活著的被迫撤走。而古老的東京汴梁城在歷史上最後一次被淹,僅僅留出一個鐵塔還露在水面上。官兵趁機進城搶劫、強姦。太慘了!

書看到這兒沒有再看最後一卷。個人感覺,《李自成》前兩卷在文學上絕對是大作,甚至可以提高到紅樓、水滸這樣的地位,後面的反而感覺有點不像同一人寫的。

看了這本《李自成》後,覺得皇帝、王爺、官府、官兵都太壞了,普通百姓太苦了。因此,對於領導農民起義軍推翻這個黑暗朝代的李自成是由衷的崇拜。



然而,隨著對歷史更多的瞭解和思索,李自成在心目中高達的形象逐漸崩塌。誠然,他只是一個農民起義領袖,沒能跳出他狹隘的農民利己自私的圈子,沒能跳出他的深厚的帝王思想,這都可以原諒。但是,他成功後貪圖享樂,大肆殺戮;他嫉賢妒能,殺害李巖,說明他心理太陰暗。他自己不懂而他倚重的牛金星、宋獻策等人也不知道在攻取一地後應委派官員恢復民生,說明他和他的一班人馬根本沒有什麼治國理政才能,只懂得四處攻城掠地,要麼會被稱為流寇。



明王朝到晚期確實已經夠爛了,但是起碼能將滿清擋在關外。而李自成的起義軍對官軍雖然能取勝,但是靠的並不是大順軍的軍功有多盛,僅僅靠的是群毆。真遇到八旗兵時立馬被打回原型----一群烏合之眾。如果起義軍足夠強,就算吳三桂引清軍入關,你給他打出去就是了。然而,李自成沒這個本事。

歷史選擇了把重擔壓到了李自成肩上,然而他沒能夠挑起來這副擔子。


我淡如菊


李廣,小時候覺得飛將軍名字真響,被俘虜還能逃回來好厲害,射虎真勇猛,四千人被十萬人圍攻居然可以安穩突圍,最後迷路自殺好可惜。現在發現,李廣根本沒有任何拿的出手的戰績!四路大軍出動,老資格李廣全軍覆沒,新人衛青卻長驅龍城,揚漢朝天威。說是名氣所累,被大舉圍攻,可是一個自稱與匈奴交戰多次的老將連戰前偵查都做不好,有什麼資格領兵。漢朝兵敗是死罪,沒死已經很幸運。同情李廣的總說他沒機會,漢武帝給李廣的機會少嗎?不到二十歲霍去病帶800人長驅直入,立不世奇功而封侯。李廣帶萬人不是迷路就是兵敗。讓他守右北平,殺敵三千自損四千,同年霍去病橫掃河西走廊打垮匈奴二王,殺敵數萬,俘虜數十萬。能比嗎?想封侯,有人家一半本事嗎?四千人被十萬人包圍,怎麼看都不現實,就算是真的,換做是衛青霍去病可能讓匈奴包圍了嗎?漠北之戰李廣又是日常迷路,5萬騎兵少了一萬多,衛青完美的殲滅戰險些萬劫不復,虧得衛青指揮有方,化被動為慘勝。漢軍多損失數萬人還放跑了大單于,使得漢武帝傾盡國力想要畢其功於一役的想法化為了泡影。也使得漢匈多打了數十年,直到漢宣帝時期才徹底打服。就憑這點,李廣夠被滅族的了。自殺已經便宜他了,臨死有臉說,打了一輩子,七十餘仗,有進無退。兵敗幾回了?打了一輩子仗,不會偵查,不會用騎兵,不會長途奔襲,連敵人都找不到,要他有何用?霍去病二十上下,敢統帥匈奴人打匈奴,李廣七十歲還不敢,所以屢次迷路。連這點魄力都沒有,拿什麼打仗。至於射虎,有沒有還不知道,司馬遷和李家關係好一頓吹。《史記》畢竟不是歷史,人寫的就難免摻雜感情。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龍城飛將是打了漢匈反擊戰第一場勝利,血戰龍城的衛青!不教胡馬度陰山,不是吹李廣防守能力,唐唐漢朝只滿足防守嗎?有衛青霍去病在,胡人自己老家尚且不敢留戀,遠撤漠北,何談襲擊陰山。自己沒本事,怪領導不提拔。



突突突圖片


過去一直崇拜毛主席,現在,還是崇拜毛主席。做為一箇中國人,不能忘本,忘本就是可恥!忘本就忘國!忘國就是賣國賊!賣國賊就是走狗!


演技使者


崇拜一個偉人不隨便的,他是有大德,有大智,一生無私為國為民,並一生與邪惡勢力鬥爭到底的。思想行動也是與全國民眾完全一致的。所以我一生毫不後悔地崇拜人民心中永遠的領袖毛澤東主席。


用戶97004782500


李白

以前真的超級喜歡李白,覺得他真的好仙,詩裡總是豪情萬丈的,很是逍遙。

後來開始覺得不對勁,他到處旅遊,哪來那麼多錢?同期的杜甫都要窮死了,瞭解之後才知道因為他有一個老婆,家裡是商戶,特別有錢。而且,他有兩個兒子,因為他過度酗酒導致智力方面有問題,可他最後還是因為過度酗酒掉到河裡淹死了。


用戶05378640611


紀曉嵐,在影視劇中的人物形象,多數都是正面形象出現的。

紀曉嵐是個“縱慾狂”!

紀曉嵐的“縱慾”主要表現在“食”和“性”這兩個方面。他的癖好是喜歡吃豬肉,甚至可以不吃米、面,動不動每頓就能吃掉上十盤豬肉。即使是現代的蒙古人估計都比不上他的。

紀曉嵐在“性”方面更是厲害。曾“日御數女”“每天做愛5次”“年八十歲,仍無女不歡”,簡直就是個十足的“色情狂”。關於這一點,清人筆記野史中就有相關記載:

《蟲鳴漫錄》卷二中說:“紀文達公(紀曉嵐)自言乃野怪轉身,以肉為飯,無粒米入口,日御數女。五鼓如朝一次,歸寓一次,午間一次,薄暮一次,臨臥一次。不可缺者”

1785年,員外郎海升毆死髮妻,身為左都御史的紀曉嵐參與審案,被乾隆皇帝斥為“無用腐儒”。

1786年,御史曹錫寶彈劾和珅家奴劉全仗勢招搖,此事與紀曉嵐無關,而乾隆皇帝在上諭中明確懷疑紀曉嵐,揣度他對和珅心懷不滿而暗中唆使,此事後來雖未牽扯到紀曉嵐,但紀曉嵐內心之恐慌可想而知,因此言行也愈發隱忍順從。

閒居之時也只是獨坐焚香著述而已。至於乾隆皇帝駕崩之後,嘉慶皇帝即位,更是將紀曉嵐當做元老對待,有客氣而無實質上的任用,否則也不會到他行將就木才予其大學士之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