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输入病例增多,会造成国内疫情再次流行吗?中国疾控中心回应


【光明网】3月24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与医疗诊治有关情况,请相关疾控专家和医疗专家回答媒体提问。


境外输入病例增多,会造成国内疫情再次流行吗?中国疾控中心回应


国家卫健委:防控工作仍不可掉以轻心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说,3月23日,31省份新增确诊病例78例,其中北京、上海、湖北、广东本土确诊各1例,境外输入74例。

“根据世卫组织最新通报,全球确诊病例已突破30万例。零星散发病例和境外输入病例引起的传播风险依然存在,防控工作仍不可掉以轻心。”

境外输入病例增多,会造成国内疫情再次流行吗

随着境外输入病例增多,会否导致疫情再次出现流行?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吴尊友表示,已建立3道防线,抵御境外输入病例。

吴尊友介绍,第一道防线是海关,可以筛查发现已出现症状的患者,送至医疗机构治疗;第二道防线是入境后人员14天隔离观察,如果处于潜伏期,14天中能够发现;如果前两道防线出现漏诊,还有第三道防线医疗机构兜底。

“目前输入病例基本堵住在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3道防线能够很好地防范输入病例造成的疫情再次流行。”吴尊友说。

新冠病毒排毒时间比非典和流感更长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王贵强介绍,与流感、非典等相比,新冠病毒有一些特点:传染性相对比较强,传染性比非典强很多,跟流感差不多;致病性比流感要重,比非典要轻;感染新冠病毒之后,病毒存在时间比较长,就是说排毒的时间相对比较长,比流感和非典更长一些。

疾控中心:无症状感染者不会造成传播扩散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吴尊友介绍,无症状感染者不会造成传播扩散。根据中国现在的管理措施,密切接触者都已纳入隔离观察,而且隔离观察都是独立观察,一旦出现症状就转到医院诊断治疗了,不会造成社会上的传播扩散。对于这种风险应该引起高度关注,所以我们在防治措施方面,对这个问题还是密切关注的。

已经进行了29例病亡患者遗体解剖

有记者提问,新冠肺炎死亡病例解剖工作进展如何?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王贵强介绍,目前已对29例病亡患者进行了遗体解剖。从目前得出的数据来看,疾病首先主要是累及到肺脏,可以在肺里面看到一些血栓和坏死的组织,以及出血表现,所以总体来看在肺里面的病变还是非常重的。

同时,在小的支气管里看到很多分泌物,这些分泌物堵塞了小的气道,影响了气体交换,直接影响到体内的氧饱和度指数。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发现,通过电镜检查,发现很多病毒还在病亡患者的肺里存在,所以这也是临床上非常重要的提示。

他表示,从病理上看,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系统受累较重,就是免疫系统。免疫系统是抵抗病毒、细菌感染非常重要的环节。但是,在新冠病毒感染人群里,免疫功能受到了打击。当然,这种打击是原因还是结果,目前还不清楚,但至少这个现象是非常明确的,可以表现为脾脏都缩小了, 淋巴结里面的免疫活性细胞非常少。淋巴细胞减少和病情的进展,甚至死亡是有非常明确的相关性。这也提示,免疫系统的损伤可能是导致病人最后死亡的非常重要因素。所以,在临床上在重症、危重症的患者诊疗方案里,也强调采用一些免疫增强剂提高免疫的办法。

综合|北京日报客户端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快资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