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原兩當縣西坡鎮:千畝黃芩採挖移栽火熱進行中

通訊員 王豔

春回大地,萬物復甦。兩當縣西坡鎮的田間地頭,到處都是忙碌的春耕景象。

時下正是中藥材黃芩起苗移栽的最佳時節,西坡鎮積極動員因疫情而未能外出務工人員、建檔立卡群眾到民樂合作社參與黃芩育苗起苗工作。據瞭解,該合作社每天吸納約80餘名勞動力,人均每天可獲得約80到100元收入,可幫助當地群眾增加收入約24萬餘元。

家住三坪村的荊紅兵是建檔立卡戶,黃芩育苗起苗伊始他就利用自家閒置的拖拉機參與黃芩育苗移栽、土地翻耕工作,每天收入200餘元。“這20多天我就掙了4000多元,比外出打工還賺得多,最重要的是在家門口乾活,還能把家人也照顧上。”荊紅兵笑呵呵地說。

蒼坪村村民王卓同樣也是建檔立卡戶,近年來通過在合作社務工,經濟收入有了很大提高。“我娃還小,老婆一個人照顧不過來,我就一直在民樂合作社上班,幹採挖藥材的活,收入還可以。這十幾天我一直在挖黃芩,掙了快兩千塊錢了。”

據合作社負責人鄭世英介紹,在黃芩育苗起苗過程中,對於一些個頭較大的黃芩進行銷售,其餘的將全部移栽至大田進行培育,明年再進行全面採挖。“這120餘畝黃芩苗將移栽到1000多畝的大田裡,現在已經移栽了300多畝,估計3月底能全部移栽完。根據現在的市場行情,一畝地產黃芩在1000斤左右,預計畝產收入有4000多元。”

近年來,西坡鎮始終把穩定增加群眾收入,作為鞏固提升脫貧成效的有效抓手,按照“支部+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方式,引導民樂合作社探索建立“三換三變”模式,帶動全鎮13個村568戶群眾,流轉土地5000餘畝發展蜜源植物及中藥材種植,幫助農戶戶均增收6000餘元,村上通過土地監管、村集體資源資產配股共計增收約10萬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