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當這個產業發展模式,既增顏值,又鼓錢袋!

一年之計在於春,眼下正值造林“春來早”的季節,為確保不誤農時,我縣搶抓當前植樹造綠的有利天氣,大力推進綠化美化工程,狠抓花椒、中藥種植工作,讓我縣增顏值,讓百姓增收入。

近年來,我縣採取“黨建+產業”模式,充分發揮黨支部引領和黨員帶動作用,按照“椒藥套種、蜂菌齊飛、多元配套、提質增效”產業發展思路,大力推廣“花椒+中藥材”套種模式,在各鄉鎮建成“椒藥套種”模式產業發展基地,實現農民增收“近有藥材、遠有花椒”,為脫貧致富奠定了堅實基礎。

“還擔心今年的疫情會影響花椒收成,現在看來,有政府的支持、志願者的幫助和專家的技術指導,我對今年的花椒豐收很有信心。”魚池鄉喬河村村民說。

按照全縣“三養一育”產業發展佈局,各鄉鎮結合實際情況,制定“椒藥套種”的發展規劃,及時兌現產業獎補政策,堅定群眾發展產業信心,積極協調省、市、縣農林專家到村開展技術培訓,並組織椒農外出觀摩學習,提高科技種植管理水平。

“這兩天太陽好,這批蒼朮已經晾曬的差不多了,一斤能賣到30元,順利的話這幾畝地收的蒼朮賣5萬元沒問題。”說到今年春天的中藥材收成, 張家鄉太渠村的村民笑著說。

就拿張家鄉太渠村來說,他們結合村情實際,制定了太渠村“椒藥套種”三年發展規劃:2020年計劃達到800畝,2021年達到1000畝,2022年達到1200畝。花椒達到盛果期後,預計花椒掛果可達1200餘畝6萬餘株,實現年產值960餘萬元、戶均6.3萬元、人均2萬元;中藥材預計實現年產值240餘萬元,實現戶均增收1.6萬元、人均0.5萬元。“產業多元佈局,長短結合促增收”的產業發展目標實現,張家鄉的群眾收穫的不止是效益,還有實實在在的幸福感。

正在給花椒樹施肥的張家鄉太渠村村民李恆忙的不亦樂乎,去年的10畝花椒為他增收6萬元,“我今年給花椒樹做整形,老枝條都砍了,可能今年的產量要低一點,但是明後年的花椒樹產量肯定增加,再說我還有套種的中藥材,所以對今年的增收一點都不擔心。”

椒藥套種示範點的建成,實現了“產業多元佈局,長短結合促增收”的產業發展目標,形成了“黨建強村、產業富村、能人興村”的黨建與產業發展同頻共振、互促共贏的良好格局。




監製:李建輝 責編:秦曉梅 審核:馬 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