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24歲拿下牛津大學博士學位, 拒絕國外千萬年薪, 將技術帶回祖國


她24歲拿下牛津大學博士學位, 拒絕國外千萬年薪, 將技術帶回祖國


我國是有名的教育大國,在我們現在的教育體制下,其實很容易就能看到許許多多的年輕的佼佼者,他們的思維活絡,想法奇特,富有創造力和活力。我們正為在國家擁有這樣的年輕人感到驚喜的時候,偏偏又出現了“外國的月亮比較圓”的情況,一種叫人才流失的說法在坊間傳聞,意思是我國培養的人才大部分都流出了國內,甚至為他國效力。這也是讓國人心痛的一點。然而筆者接下來要介紹的這位就是具有愛國主義精神的90後美女科學家。為了國家科研的發展,她斷然拒絕國外千萬的高薪,並且將技術帶回了祖國,而這位科學家更是在24歲時就拿下了牛津大學博士學位。

她24歲拿下牛津大學博士學位, 拒絕國外千萬年薪, 將技術帶回祖國


她的名字叫劉明偵,生於1990年,是個地地道道的重慶妹子,從她的照片可以看出來,她擁有著不俗的樣貌,但這可不說她是個花架子,劉明偵從小就立志成為一名女科學家,所以上學時候她的成績就一直保持優異,在她十八歲那年考入了英國布里斯托大學,至此開啟了她的傳奇人生,二十一歲全系第一名的成績畢業,二十二歲又去了劍橋大學成了碩士,在世界頂級的期刊上發表論文,二十四歲又在牛津大學獲得博士學位,二十五歲成為博士生導師,二十八歲回國又成為了電子科技大學材料與能源學院的副院長。這個履歷足夠光鮮亮麗了,甚至已經讓人忽略了她的外表。真的是優秀,如此低調的“鄰家女孩”,然而她卻對國家藏了一顆火熱的心。

在研究生期間,劉明偵的課題是光能發電技術,光能是一項清潔能源。事實上在國內科學家對這個方向的研究相對而言有些少,但不可否認的是,光能的開發將是推動我國工業發展的最好的能源。所以從那時候起,劉明偵就已經想好了將這門技術學好,然後回國發展。她幾年裡不懈地努力最終得到了回報,她在光能技術上的研究成果已經引起了英國劍橋大學的重視,開闢了另一條通往光能發電的大門。如果把它作用到工業領域上,帶來的發展和收益都是不可估量的。所以當時英方提出了千萬高薪也讓劉明偵謝絕了。

她24歲拿下牛津大學博士學位, 拒絕國外千萬年薪, 將技術帶回祖國


她24歲拿下牛津大學博士學位, 拒絕國外千萬年薪, 將技術帶回祖國


祖國的發展需要她,那時候的她早已經想奔回祖國母親的懷抱,繼續投入自己的事業。在自己國家的工業領域上發光發熱。科學無國界,但是科學家有國界。正是這顆赤子之心,她才抵住了誘惑。在我們自己國家發展自己的事業終究還有是有些不方便的,譬如不能擁有優良設備的科研環境,但是勝在我國求賢若渴的心,劉明偵在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落了戶,從最初的博士生導師,成長為能源學院的副院長後來又擔任了四川省婦聯兼職副主席。19年被評為2018年度十大女性新聞人物。

她24歲拿下牛津大學博士學位, 拒絕國外千萬年薪, 將技術帶回祖國


劉明偵的出現越往後越會成為一種趨勢,古人講先成人再成材,意思是無論年輕人有多麼偉大的成就但是不能忘本。我們歡迎更多人才迴歸到祖國母親的懷抱裡。因為祖國需要他們。中國現在科技發展的速度也在先進國家之列,國家絕對有能力為人才創造更好的環境。

劉明偵就是最好的例子,能夠像這樣一位年輕美麗的女科學家還是很少的,所以筆者在這裡也是呼籲,外國的月亮沒有比國內的圓,為了自己的發展去努力學習,這個允許,但是有空常回家看看,自己家也在發展,也會有越來越多的國際人才往我們中國引進,讓我們大家一起見證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