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34歲這個年齡段的社會心理危機:親密與孤獨(語音)

【青稞營】第 114 次微課分享

分享嘉賓:斯文(現就讀於CCSU美國康州中部州立大學社會心理學婚姻家庭診療專業碩士)

24~34歲這個年齡段的社會心理危機:親密與孤獨(語音)

24至34歲,在我看來,是人生最重要的承上啟下的階段,也是父母檢驗早期付出的階段,更是年輕人對生活體驗及頓悟的關鍵時段。

35歲以上的過來人都有這樣的感受,24-34歲,我們的情感甚至會經歷天堂到地獄般的變化,從相愛之初的甜蜜,到10年後的陌生人,乃至仇人。

為什麼會這樣?如果人生再來一次,我們會有怎樣不同的選擇?

我們一起來看看,在這個階段,我們都有哪些任務要完成,其中有沒有技巧可以學習,令自己或孩子少走彎路。

社會角色與個人發展

經過20來年的沉澱和學習,年輕人終於走向社會,以自己的一技之長,服務於社會的同時,更是見證自己是否有能力贏得獨立、自由、舒適的生活。所以,確立自己的社會角色,謀求個人的發展,這個任務是首要的。

說到社會角色,我們曾經分享過每個年齡段的社會心理危機, 0~2歲時的信任和不信任、2-4歲時的自主與羞恥、4~6歲時的主動與內疚、6~12歲時的勤奮與自卑、12~18歲時的團體身份識別與疏離、18~24歲時的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亂。

我們會發現,24-34歲重要任務之一的“社會角色”,很多我們在童年及青春期就或多或少有所接觸和演練。到了成年早期,我們開始承擔多種角色,有了更多表達自我的機會,接受全新的社會角色對我們的要求。

24~34歲這個年齡段的社會心理危機:親密與孤獨(語音)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一個人在他的成年早期需要承擔一系列複雜的角色,比如,職業人、配偶、朋友、父母、老師、導師、義工,在社區擔任領導者,等。他需要在這段時期搞明白,我是成人了,這究竟是個什麼角色?我是個什麼身份?以及,我生命的意義究竟在哪裡?

成年人在這個階段一般都是多種角色一身的。比如,一位媽媽上班前30分鐘,給同事電話安排工作,給孩子學校電話告知孩子今天病了無法上學,給照看孩子的阿姨電話,請她早點過來,同時還要安排好家裡的一些事宜——自己的父母最近病了,還在住院等等。這是很大的挑戰,很大的壓力。每個人都想努力做到自己的最好。

24~34歲這個年齡段的社會心理危機:親密與孤獨(語音)

一個人的社會角色是個什麼樣子,不可避免會受到來自他所屬的社會和文化的影響,既有的模式及對這個年齡段的人的基本期許。

所有的角色都會隨著時間積累的成本收益而被定型。什麼意思呢? 比如,一個職業人會獲得和他的角色有關的收益,比如,社會地位、社會資源給他的支持、經濟收入。他/她也會為了滿足角色的期許而變得更有責任感:一週要工作若干小時,工作一定要達到什麼品質。

在一個人的一生中,投入與收益的累積,會令他的角色過渡變得更容易或是更艱難。比如,一個人,他平日的工作就是打很多的短期零工,那他就沒有退休收益保障,那麼到了退休的年齡,或許會出現財務困難;但同時因為沒有什麼身份識別和落差的問題,或許,他退休後,心理上的適應更容易。

社會角色是相互的,需要互補的角色身份,比如,老師與學生,母親與孩子。他可能是規矩的制定者,也同時是遵守者。不同角色的參與,會帶來社會融合和社會支持。不同角色的融入,讓成年人去幫助年輕一代。但只有在成年早期,一個人需要體驗如此之多的角色。也正是因為這些角色體驗,為成年人提供了一個社交化的基礎。

個人發展指的是什麼呢?24-34歲,是成年早期階段,也是一個持續不穩定的時段。年輕人要學會對工作有個基本的承諾。工作、親密關係、生活方式、意識形態,這些都是他們表達個人身份和發展的內容。

24~34歲這個年齡段的社會心理危機:親密與孤獨(語音)

這個時期的個人發展,一部分是在工作中確定有效關係。和同事友好相處。對上級有回應,做事有交代。和客戶有尊重的關係。這些都是成功的關鍵。

另一部分是,你有無能力擁有和伴侶的親密關係,共享彼此的情感、秘密、各自對世界的看法。能否傾聽伴侶並給予。能傾聽,給予意見;能被理解,得到幫助。

24~34歲這個年齡段的社會心理危機:親密與孤獨(語音)

對於那些決定要做父母的人,父母的角色是另一種需要大量責任的人際關係。成為父母,是大多數人壓根都沒準備好,就承擔了的角色。結果是,做的過程中有大量需要學習的東西。成為父母,是全新角色,和過去一切角色都不同的。一個人,既需要照顧他人,又需要安排和計劃自己的生活家庭生活、還需要制定相關紀律,教養孩子。隨著孩子的長大,又不斷變化著新角色。

24~34歲這個年齡段的社會心理危機:親密與孤獨(語音)

一個人在他的成年早期階段,親密伴侶、職業人,父母,這三個重要關係,構成他的生活方式的基本框架。簡言之,這個階段的年輕人,主要是在確定自己的社會角色,以及在三種關係中尋求個人能力的發展。

進入成年期的路很漫長,也很多樣化。有的人在這個階段,經歷了漫長的同居,分開了;邁入了婚姻的殿堂,最後婚姻破裂了。對於很多人來說,成年早期是個多動盪,多流動,多重親密關係的階段。

有的人會有很深的挫敗感。但公平地說,這個不是我們的錯。這個時候的我們都帶著原生家庭重重的烙印,邁入社會立馬就要承擔這麼多的責任,承受很大的壓力。很多人在這個階段迷失了自己。這就是成長的傷痛和代價吧!每個人都會經歷。

只要我們能正視和接納自己,我們就能成長,未來的34-60歲的成年中期,我們會走得更好。

親密關係的探索

成年早期的第二個任務是,男性和女性相互探索關係可能性,然後,建立情感親密關係,共享興趣、願景未來及性親密。

24~34歲這個年齡段的社會心理危機:親密與孤獨(語音)

在親密關係的探索中,有些年輕人組成了家庭,成了夫妻;有些建立彼此沒有承諾的親密關係,比如,同居;有些和同性伴侶確立長期關係,即使有法律限制,不能成為真正夫妻,他們也不介意。還有更多的年輕人,投入到一段短暫的浪漫關係。

也就是說,在成年早期,在婚姻形式以外,有很多其他形式的親密關係,包括認真的約會關係、沒有婚姻的同居關係、同性異性伴侶之間的婚姻關係。

那麼,有哪些重要因素決定了一個人是否準備好開始一段長期的承諾關係?

從社會心理角度來看,一是,一個人對職業的規劃是否夠遠,因為,職業規劃關乎個人身份確立。二是,一個人對和他人有深度情感交流的這個關係,是感到興奮的,還是覺得可怕的。

18-24歲青春期的時候,人們最多思考的是親密問題。但到了24-34歲成人早期,他們首先要確定的是身份認同。

24~34歲這個年齡段的社會心理危機:親密與孤獨(語音)

他的親密能力出現是和身份確認相關的。當面臨兩難境遇,也就是說,身份認同和親密關係發生衝突時,這個階段的年輕人首先多半會選擇先解決身份認同問題。

舉個例子:

小娟考取一家著名大學的英語系碩士。可問題是,這所學校離她男友開車有6個小時的距離。她同時也被一家離男友只有1個小時車程的大學錄取。只是那個大學的英語系一般般。她不確定怎麼選。

解決這個難題的關鍵點就是:學校和專業的知名度 vs. 離男友的距離

為什麼這會成為難題?研究發現,這個年齡段的年輕人會更看重和身份相關的解決方案。那些和學校專業知名度相關的因素,會重於“和親密關係”相關的因素。還有就是,女性相對會比男性更努力去平衡兩者。試圖找到滿足兩者需要的辦法。

除了教育目標外,一個人是否準備好建立長期親密關係,還取決於他的個人安排。比如,職業一定要達到某種程度。一定要服完兵役。一定要掙到多少錢。有這些目標的人,在這個年齡段不太可能會尋求一段長期的承諾關係。一旦達到了目標,才會接受某人所表達的愛,或向他人表達愛。

最近熱播的電影《後來的我們》說的是兩個年輕的北漂一族畢業後,相愛了很多年。那時候,日子很清苦,但他們依舊相愛。但後來,男主因為個人身份始終沒有定數,陷入不安定的困惑和彷徨中,他不敢對親密關係做承諾,也讓女主越發失望,繼而分手。

24~34歲這個年齡段的社會心理危機:親密與孤獨(語音)

多年後,男主事業有成,有了能力和信心承諾一段親密關係的時候,女主已經回不來了。

這個電影聽說擊中了很多中年人的淚點。他們應該是對自己年輕的時候,因為更多的側重點放在了個人身份和社會角色確認上,放棄了一段最親密關係,而感到無奈和難過。這個電影描述的,就是24-34歲這個年齡段,很多的年輕人,尤其是男性,天平傾斜於身份認同上。在身份未得到確認前,不敢開啟一段有承諾的親密關係。

早年婚姻關係適應

高品質婚姻關係有哪些特徵?早期婚姻如何可持續?

24~34歲這個年齡段的社會心理危機:親密與孤獨(語音)

美國家庭科學家提出兩個完全不同的理論

一個是愛的共同體。每個人都應該密切關注伴侶的合理需求,做任何事情會考慮伴侶的福祉,不求回報。凡是可以做到任何時候靈活支持彼此的夫婦,他們對婚姻多半是滿意的。

另一種理論或觀點,是互惠關係。一個人希望滿足配偶的需求,同時,也希望對方給予自己對等的滿足。伴侶間會持續追蹤給予的和得到的利益是否對等,彼此關係中持續存在公平或平衡的感覺。當配偶認為,他的付出收益平衡,就會覺得彼此的關係是積極的,滿意的。

記得以前在我居住的社區論壇有個討論:婚姻關係的基礎是什麼。有同學說,是彼此相愛,因愛而結合。有同學說是彼此互惠,就是說,是利益共同體。

我認同前者的。也許兩個人是可以互補的,也是可以互惠的,但這不是結婚的目的。我認同,我們是因為愛一個人才想和他走到一起,而不是因為我們的結合會給彼此帶去多大的好處而走到一起。

美國這邊有個調查,對象是結婚前和結婚兩年後的伴侶。大多數都覺得,第一種“愛的共同體”這個的觀點比較理想化,後者,也就是“互惠關係”更可取。可是,一段時間後,依賴第二種觀點的夫妻對婚姻質量相對更加不滿意。

調查有個有趣的發現。和信任依戀關係的人比,那些焦慮和逃避型的人結婚兩年後,會更加依賴“互惠”觀點。他們很難有一種相互獲益的支持性關係。

“愛的共同體”和“互惠關係”比,前者更多依賴於信任,相互給予。後者始終懷疑對方是否有關愛和滿足自己需求的能力。

缺乏安全依戀感的人,不容易相信來自配偶的好意。結果,他們只會關注他們給了配偶多少,得到配偶的多少。不幸的是,對公平交換的這種專注,導致更多的婚姻衝突,以及更加不幸的婚姻。

滿意度高的婚姻有哪些特質?陪伴的質量,有效的溝通和應對沖突的能力。

快樂的夫婦喜歡呆在一起。他們熱愛他們的婚姻。他們認為相互是有回應的。他們重視婚姻的陪伴。比如,共同花時間和朋友在一起,一起吃晚餐。

以美國和日本為例,後者的文化很顯然不喜歡花時間和配偶在一起。但是,不論對美國或日本的配偶來說,那些願意花更多閒暇時間一起的,婚姻滿意度更高。

快樂的夫婦之所以快樂,是選擇花更多的時候彼此在一起?或者是,更多時間在一起的配偶,對他們的婚姻也感到更滿意。什麼是因,什麼是果,尚不是很清楚。

對婚姻滿意度更高的配偶,一般會有更多愉快的互動和內心的交流。你告訴他,你是如何想的,他也會告訴你,他是怎麼想的。彼此更親密,婚姻更滿意。

親密的感覺是個心理的過程,和分享有關。開誠佈公的、溫和的,尤其是丈夫,不矛盾地表達自己的情感很重要。相反,如果彼此很怕親熱,也缺乏愉快的互動,對是否多點陪伴配偶的矛盾心理不斷加劇,很大程度會導致離婚。

配偶之間的權力差異,對資源控制的差異,對如何分配資源的意見不同,是婚姻衝突的基本原因。

最常見的四個分歧是:錢、做家務、溝通,是否花時間和配偶一起。夫妻能一起解決問題的,對婚姻的滿意度比較高。彼此信任,合作解決問題非常重要。哪怕遇到經濟危機,也能度過。

我們來看看,衝突發生的哪三個緯度會影響幸福感,毀了婚姻。

1、負面溝通

24~34歲這個年齡段的社會心理危機:親密與孤獨(語音)

口頭或非口頭否定對方的表達,處處敵對態度。就是你和對方表達了一個觀點,他立馬就 block 你,他的回應讓溝通受堵。讓你沒法再繼續說下去。比如,我想給家裡添置一點家居用品。他說,不要了,這個月已經收支不平衡了。我們下個月一起出去度個假吧?現在天這麼熱,度個什麼假?我喜歡去哈爾冰看冰雕,哈爾冰有什麼好?凍死個人。我今天在單位和領導吵了一架,很不開心。你這個性格啊,就是難搞,逮誰和誰吵架。本來是夫妻之間開誠佈公的溝通,結果卻很快地不歡而散了。

本來是夫妻之間開誠佈公的溝通,結果卻很快地不歡而散了。

2、衝突升級

24~34歲這個年齡段的社會心理危機:親密與孤獨(語音)

一句負面的話語緊跟著另一句,整個溝通鏈變得越來越長。過程中,心跳加速,血壓上升,壓力荷爾蒙釋放。衝突升級,伴侶的心理混亂,理性自我失去功效。

如果婚姻中經常重複這樣的溝通方式,他們對自己的這種心理狀態很敏感,很快再次發作。

而幸福婚姻,彼此會有辦法有效讓各自平靜下來,找到方法防止衝突升級。比如,一方激動,另一方暫時沉默。或是,一句安慰搞笑的話語。

3、缺乏一致性

24~34歲這個年齡段的社會心理危機:親密與孤獨(語音)

不幸的配偶,對解決衝突而採取的方法有不同的看法。

比如,一個認為,他在用建設性方式解決問題,另一個認為他在迴避問題,大事化小。

配偶間的一致性指的是,他們在與婚姻有關的重大事項上是否可以達成一致的解決辦法。

應該說,衝突家家都會有,大家都需要一個彼此適應的過程。婚姻的穩定性及滿意度和夫妻之間如何應對沖突能力密切相關。過程中,積極正面溝通、防止衝突升級,及相互妥協,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很重要。

職業與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指的是工作節奏和生活步伐。

24~34歲這個年齡段的社會心理危機:親密與孤獨(語音)

生活方式說到底是個社會心理行為,人們對生活方式的選擇,其實是結合了自己的個性、目標、信念、內在衝突、社會給予的機會和資源等。

生活方式的選擇,反映了一個人的偏好和價值觀。

成年早期,人們通過對工作、休閒愛好、生活安排、親密關係、身體健康等選擇,來表達自己的願望,創造一個對自己有意義的,令自己滿意的生活。

總體而言,人們越是有選擇的自由, 他就越發覺得生活幸福和滿意。

一個人在確定自我身份,做職業選擇的時候,感受到來自社會的巨大壓力。社會強加給個人的那些,比如,有成就的工作或成功的事業,其實,並非等同於有意義的人生。一個人對職業的選擇,會對生活的其他方面造成影響。我們需要有職業來支持我們的生活,但職業並非生活全部。

成年早期必須要面對的挑戰就是,多種角色的要求和衝突。工作和親密關係的衝突。陪孩子還是投入更多精力到工作,讓自己更有成就之間的的衝突。成年早期的幾年,職場帶來的壓力最大,來自方方面面,比如,不愉快的人際交往,比如,被上司或同事欺凌, 比如,工作節奏太快,要求太多。

經過一天壓力和不愉快的工作,女性更容易把“脾氣”帶到家裡,男性則更容易撤退或逃避家庭生活。女性全天工作,而且是在不寬鬆的環境下,因為生理因素,壓力會更大,回家後滿而溢,直接影響到夫妻親密關係,養育孩子的精力,閒暇的精力等,而且容易有抑鬱症狀。

美國這邊針對三種類型的雙職工家庭,有個有意思的調研。一種是,雙方都是高成就高社會地位型;一種是,雙方都是低壓力工作型;還有一種是,主次型。

第一種,夫妻都忙,收入都高,社會地位都高,家務基本平分。每個人身上都有大量的責任。

比起其他兩種類型,這一種婚姻親密程度最低,婚姻滿意度也最低,婚姻衝突高。

第二種,夫妻工作類別相對普通,比如,機師和秘書,售貨員和代課老師。工作時間和第一種也許差不多,但責任和壓力沒有那麼大。

這個群體的婚姻滿意度,以及對配偶的愛,得分都高於第一群體。婚姻衝突少。也會更多的時間監管孩子。更活躍於參與孩子的日常活動,還有家庭活動。

第三種。先生工作威望高,工作時間長。太太或許是兼職工作。太太受教育程度可能也低一點。家庭責任承擔多一點。這類家庭中的女性比其他兩類會承擔更多的家務;男性相對承擔較少的家務。

工作和閒暇的平衡,工作和家庭的平衡,工作和親密關係的平衡,主要取決於個人的傾向,以及職場的要求。

對於有些人來說,和家人一起的時間比工作更重要。他們會高價值看待在家的時間,和家人在一起成為他們的首選。

有些人,會將大量的時間投入到職涯當中去, 對他們來說,配偶的生活方式,和他是分開的, 因為他的閒暇時間有限。

能夠一起享受閒暇時間的夫妻,更多放鬆的機會,開放的溝通,會強化親密關係,對婚姻的滿意度貢獻最大。

我家住過一個來美留學的小姐姐。我去參加她的學校家長會時,遇到她的歷史老師。那位有趣的老師和我分享了一個他自己的故事。

他一直是個努力追求個人目標實現的人,成績也一直很不錯。但大學時,他結識了一位姑娘,他很愛她。大學畢業時,他獲知自己被英國一家他心儀的著名大學研究生院錄取。他很煩惱,去還是不去,於是跑去詢問自己的導師。

導師說,就看他要什麼。選了這個姑娘,他可以成家立業,過上普通正常的生活。

他決定放棄心儀的大學。如今很多年過去,他擁有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在一家頗有口碑的私立高中教歷史,深受學生們的喜愛;週末帶著孩子和狗去郊遊,很幸福。

他的同學中,好幾個選擇了前者,更高職涯目標的,如今幾個都離婚了。

他的這個故事,也很好詮釋了職業和生活方式的選擇,及可能的結果。

我的觀點是,人生是個平衡,正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你想要什麼就種什麼。就怕是,原來以為我們最想要的是瓜,結果發現,自己真正想要的是豆。如果瓜豆都想要,那就要很好地平衡自己的時間和精力。什麼都做到極致是不可能的。

上帝很公平,每個人都只有24個小時。要工作,要情感,要生活,要閒暇,要睡覺,要健康。工作上如果投放了80%以上的時間,勢必要壓縮其它的時間。而很多的事情,是基本需求,比如,陪伴家人,吃飯睡覺閒暇健康。

什麼都壓縮了,最後真的就剩下出類拔萃的孤家寡人了,或是什麼都有了,健康沒了。

我想說的是,24-34歲只是人生長河中的一段,雖然它是個人身份確立的關鍵時段,但同時也是親密關係確立的關鍵時段。所以,兩者要很好地平衡。而且,幸福的親密關係和相對從容的生活方式會對個人身份的確立起著正向的作用,讓自己在下一個人生階段(34-60歲)厚積薄發。

我們常說,人結婚後有七年之癢。我以前不是特別理解。現在明白了。因為,我們結婚時,多半是嘗試多種角色於一身的階段,職業、家庭、情感等,夫妻之間最多衝突和矛盾的時候,充滿挑戰。有的人不是內向解決問題,而是迴避,外求。

這個年齡段的人,多半都是在職業和生活方式中苦苦探索。這確實考驗人。如果我們早點知道這個階段的心理狀態,便會有個心理準備,儘量做對的事情。

這個年齡段的社會心理危機:親密與孤獨

我之前分享過生命不同階段的歸屬感的重要性,對家庭的歸屬感、友情群體的歸屬感、學校的歸屬感、社區的歸屬感等。尤其是高中和大學時期的歸屬感,非常重要。因為那個階段要解決的社會心理危機就是身份歸屬。

到了24-34歲這個階段,人們需要一種特殊情感的歸屬感,就是當一個人告訴另一個人,他想和對方在一起。他敢於向對方傾訴內心感受,並激動於能得到響應。對方接受他的這份信任的禮物,彼此開始了溫柔的關係,對另一個人奉獻情感,被另一個人珍視珍惜等。

24~34歲這個年齡段的社會心理危機:親密與孤獨(語音)

這就是成年早期的歸屬感——親密。

相反,有些人體驗不到這樣的感受,無法擁有一種信任、坦誠、呼應的親密關係。可能他們體驗到的是拒絕、排斥,不能接受他人的珍愛,這就是孤獨。

親密

是一種能力,一個人與其他人建立融洽、坦誠、相互支持的關係;而且,在建立這個關係的過程中,不用擔心失去自我。雙方能夠理解、關心、尊重對方的意見,彼此鼓舞,充滿自信,彼此都會覺得對方的存在令自己很愉悅。無論是情感上,或人生智慧上,都能得到滿足和促進。

我們說,18-24歲這個階段,人們會獲得自我同一性。如今,24-34歲這個階段,通過親密關係的建立,會讓一個人更加確認自己的感知,自己是否有價值、是否有勝任力、人生是否有意義等。

一個人能夠跟自己的父母家人建立起親密的關係,這個很好理解。家是所有家庭成員表達愛心、互相鼓舞的地方。在家裡,不需要掩飾自己的弱點,不必擔心自己的缺陷會被人恥笑;遇到挫折時,家是最好的避風港。事實上,有很多研究證明,一個人對父母的依戀會影響到其建立親密關係的能力。

童年是一個人和父母家人建立親密關係的階段,童年時,如果孩子和父母的依附關係建立得好,會有助於孩子成年後,創建親密關係的能力。到了成人早期,他要解決的問題是,與家庭之外的人建立起親密關係。這個人,可能是他以前從未謀面的陌生人,甚至是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差異越大,挑戰越大。

不論二個人的親密關係是建立在婚姻、友誼上,還是建立在工作的基礎之上,親密關係都會有一個典型的特徵——浪漫,比如“我們兩人在一起,就能征服世界”等等,類似的話就帶有浪漫色彩。親密關係中的這種浪漫特徵反映了關係雙方能共同體驗到相互理解和支持。

另外,在親密關係中,還有一種更深層的感覺就是不可替代性。這種關係裡會有一定程度的嫉妒成分,建立起親密關係的同伴會擔心他們的關係受到第三者的威脅。

孤獨

在成人早期的社會心理危機中,孤獨是消極的另一端。做為具有社會性的人,都有強烈的要與其他人建立聯繫和獲得歸屬感的需要。

孤獨

是指無法與別人交流自己的主觀感受和無法得到別人理解,是心理抑鬱的主要來源。由於其他人的消極傾向,大多數人在這一時期體驗到很強烈的孤獨感。自我發展越完善,個人邊界就越明顯。個人主義和獨立性會加大個體與其他人的距離。

在人生髮展的過程中,若某一個時期的成長與變化過於迅速,個體就可能體驗到與他人的孤立,覺得無法與別人在思想和情感上進行溝通。

影響個體建立親密關係的不利因素有很多。

首先,一些不利因素來自於童年時代的體驗,這些經驗在兒童成長的過程中,曾經對他們個人同一性的獲得起了破壞性的作用,如羞恥、內疚、自卑和疏離感等。

24~34歲這個年齡段的社會心理危機:親密與孤獨(語音)

我現在美國讀心理學,我有個同學,非常漂亮,成績非常好,人性格也好,可是,她和我們分享說,她現在戀愛了,遇到一個自己很愛很愛的人,但是,她不敢在對方面前袒露真實的自我,怕因此會失去對方,很痛苦。我們說,這位同學就是在童年成長過程中,個人同一性得到破壞,讓自己有羞恥自卑感,這個會阻礙她去建立親密的關係。

其次,一些不利因素來自於伴侶間的不能兼容。如果雙方的關係需要不斷地去調整才能維持,這種狀態就會讓雙方都感到疲憊不堪,由此會使個體無法建立起長期的親密關係;

再次,一些不利因素來自於環境文化方面。如果個體所處的環境文化無法讓其自我價值感得到體現,那麼就會影響到他(她)與別人親密關係的建立。

比如,在中國,一個人如果離異有了孩子,我們的文化中,似乎立馬矮人一等。西方文化不是這樣的。比如,英國準王妃梅根就是離異有孩子的,哈里王子毫不介意。美國這邊也是如此。

24~34歲這個年齡段的社會心理危機:親密與孤獨(語音)

這就是文化的因素讓人覺得自我價值降低,影響他與他人建立親密關係。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個體在成長過程中,他的家庭關係的邊界是否清晰。我們假設家庭是一個大系統,家庭中的成員通過交流、設防、同盟和規則的形式構成一個個子系統。有些家庭的關係是,過度分離,有些是過度親密。過度分離的關係是指家庭成員之間缺少交流和相互關係,這種模式的家庭關係中,成員會有強烈的孤獨感。

可能不少的聽眾,自己已經過了這個年齡段,但我們的家庭關係究竟是過度分離,抑或是過度親密,都會影響我們正在成長中的孩子,未來是否會建立健康的親密關係。假如孩子0-2歲我們已經錯過,但至少我們還可以通過再建我們的親密家庭關係,給孩子二次機會。

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父母的關係是第一位的。任何一方與孩子的親密不能凌駕或超越於父母的親密關係之上。這樣,孩子未來創建自己的親密關係,就會受到正向的影響和引導。

24~34歲這個年齡段的社會心理危機:親密與孤獨(語音)

24-34歲的確是我們人生的重要階段。很多人在這個階段都遭遇了傷痛,甚至婚姻破裂。還有很多人或許還在情感的掙扎期。

如我前面提及,公平地說,這個不是我們的錯。這個年齡段的我們都帶著原生家庭的傷痛,什麼都還沒太明白,就邁入了社會,承擔多重角色承受多方壓力。

很多人在這個階段迷失了自己。我來到美國學了心理學後才明白,出錯是好事情。這是我們第一次真正自主自己的人生,出錯會讓我們深刻領悟,我們究竟要過什麼樣的日子,我們希望如何度過一生。

未來還長得很,50歲了都可以重新開始幸福生活,前提是,我們能在過程中找到自我,珍惜自我,才會真正地享受自我。


(關注【青稞營】微信公眾號:QingKeCamp,參加微課分享,與孩子共同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