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襄阳市工业企业复工复产情况如何?

有网友问,目前,襄阳市工业企业复工复产情况如何?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襄阳市经信部门按照“先必须、再重点、后一般”和“积极稳妥、有限有序、周密联动”的原则,分区分级、分类分时、安全有序组织企业复工复产。

截至3月23日,全市累计复工复产工业企业1577家,复工率95.06%,在岗职工252614人,员工返岗率87.31%。分产业看,汽车(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复工企业380家,复工率97.94%,在岗员工71346人,员工到岗率93.63%;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复工企业544家,复工率95.1%,在岗员工64858人,员工到岗率80.92%;装备制造产业复工企业168家,复工率96%,在岗员工34306人,员工到岗率90.48%;医药化工产业复工企业177家,复工率96.2%,在岗员工18944人,员工到岗率89.62%;电子信息产业复工企业67家,复工率97.18%,在岗员工9912人,员工到岗率81.32%;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复工企业67家,复工率90.54%,在岗员工11944人,员工到岗率90.65%,其他(建材、冶金、能源等)复工企业172家,复工率88.21%,在岗员工41304人,员工到岗率85.06%。

2月18日,襄阳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印发了《关于加强新冠肺炎疫情科学防治有序做好企业生产经营的通知》(襄防指发〔2020〕58号),作为推动全市企业复工复产的指导性文件。从2月20日起,我市实行复工复产企业情况日报制度,每天收集汇总企业复工复产情况,一方面组织“停不得”企业应复尽复,另一方面动员未复工企业做好各项疫情防控准备工作,全面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为复工复产做好准备。3月10日以来,尤其是3月13日以后,经信部门紧扣安全生产和疫情防控两个环节,按照“准备工作到位一个复产一个”的原则,稳步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协调解决复工复产中的痛点堵点问题。

积极推进产业链协同复工。在做好东风汽车股份、东风康明斯、风神公司、江山重工、骆驼蓄电池等13家整车、整机企业复工复产同时,及时推动与之配套的586家供应商及相关物流企业协同复工,有力保障全国和全球产业链运行平稳。第183期《省疫情防控工作情况》向全省推广了该做法。

有序畅通人流物流。3月10日前明确,复工人员在满足隔离时限且身体健康情况下,凭企业复工复产通知书和职工证明,出入居住地小区。3月10后,开通绿色通道,加快推动物流企业复工复产,保障企业原材料和产成品的运输。及时落实中央、省、市惠企政策,加大《襄阳市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加快发展十二条措施的通知》宣传力度,帮助企业协调解决用水、用电、用气、资金、原材运输等困难问题,提振企业发展信心。

下一步全市将加快复工复产进度,确保应开、尽开,力争4月初实现满负荷生产。同时按照目标不变、任务不减、指标不调的要求,组织实施“抗疫情、促复产、保目标”的专项行动,加快推动建立干部联系包保重点企业机制,努力将疫情影响降到最低,力争实现全年工业经济目标任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