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货:做到五点,走出债务危机。

(本文较长,但对于个体工商户和微型企业来说很重要。预计阅读时间需要10分钟。)

行货:做到五点,走出债务危机。

图片来源自网络

今天来和个体工商户和微型企业掰扯一个当下比较热的话题:借贷。

做买卖的人,尤其是个体工商户和微型企业(以下简称“个微组织”),没有接触过“借贷”的很少,无论规模大小,无论何种渠道,“无借贷,不商业”是肯定的。但这两年有一种论调甚嚣尘上,我认为虽然让广大个微组织听起来很有共鸣,很过瘾,却在实际伤害着个微组织的发展,严重误导和干扰了个微组织的商业逻辑和思维。甚至,会带给个微组织更大的伤害。

行货:做到五点,走出债务危机。

图片来源自网络

不知从何时开始,有一群(注意:是“一群”,不是个别现象)内容号批量的出现在各种媒体上,他们的论调是:负债人是对社会有过贡献的一群人,不应该被限制消费,不应该被依法惩处;反而各类债权人(主要攻击的是非国有,捎带把国有银行也含沙射影了一把。)危害了经济的发展,扰乱了正常的经济秩序。

行货:做到五点,走出债务危机。

图片来源自网络

由于长期从事相关行业,我比较认真的阅读,并于其中的一部分人进行了探讨。发现,但凡这群人举例说明,就是“非法催收”和“高利贷”,因此来表明失信人或者老赖的悲凉处境,获得同情,吸引粉丝。

而从大部分文章的推送和阅读量,以及评论活跃度来看,这样的文章影响面极广。

行货:做到五点,走出债务危机。

图片来源自网络

但作为一个从事相关行业15年的半专业人来看,这简直是混淆视听,偷换概念,用心险恶,黑白不分。而且,对于失信人从根本上走出困境,毫无帮助,甚至由于某些误导,会让失信人陷入更加不利的局面。

行货:做到五点,走出债务危机。

图片来源自网络

先说两个基本原则:

1、催收,不管合法不合法,与履约无关,借钱就应该按照约定,足额按期还款,这个毋庸置疑。至于协调、沟通,争取时间或者金额的弹性,那是另外一个话题;

2、失信人想争取机会不陷入对立的死胡同,最终受到法律制裁,必须取得债权人的谅解。

要解决问题,就要先对自己真诚一点,甚至需要残酷的真诚。反思,要像扒皮一样,一层一层,扒到骨头。

COME ON!灵魂拷问:有没有积极与债权人沟通?有没有愧疚的态度?有没有积极解决的方案?这些都没有,也不还钱,法律为什么不惩治?债权人凭什么理解你?滚刀肉、长期不主动沟通、混日子的失信人是大多数,不到万不得已,以中国的法律环境、执行难度和诉讼成本,谁会愿意起诉呢?失信人必须自我检讨。

行货:做到五点,走出债务危机。

图片来源自网络


又有人说:不要对失信人员赶尽杀绝。要走出困境,千万不要对自己自怜自顾,对自己残酷,才能真正强大,强大,才能东山再起。

认为投资人对欠款人“赶尽杀绝”是极端主观的认知。债权人要求的通常是依法惩处,按协议履约,仅此而已。这并不过分,欠款人必须明白和接受这个道理。

但更重要的是态度,态度,真的很重要。积极沟通,积极解决的失信人,债权人无论算经济账还是算法律账,都会给机会。但,多次欺骗,不能履约而且不能坦诚的;不积极想办法处理的,债权人只有依法诉讼。

欠款人应该非常清楚,以目前的诉讼成本和执行难度,自己要多令人失望,才会被债权人不计成本的告上法庭。(特别说明:暴力催收是违法的,这里探讨的是诉讼。其次,请人暴力催收的,都是失信人没有让债权人相信自己无力偿还。换句话说,沟通不积极,不主动,不坦诚。最后,很多失信人隐匿资产,转移资产,让债权人极端失望,加上滚刀肉的态度,才会有债权人去请暴力催收。暴力催收,收费都是20%以上。试想一下,债权人宁肯损失这么多,也要请暴力催收,他们是有多绝望和失望呢?)

行货:做到五点,走出债务危机。

图片来源自网络


行货:做到五点,走出债务危机。

图片来源自网络


行货:做到五点,走出债务危机。

图片来源自网络

出借人,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促进经济发展层面,做出了贡献。是借款人,违背契约,或者无法履约,造成的矛盾。这是个事实,协议双方,一方违约,肯定要承担全部违约责任。无论从做人还是做企业,如果没有这个基本道德,东山再起就是笑话。如果欠款人还有再次创业的勇气和野心,就应该知道,某些舆论导向,看似支持借款人,但从长远看,会造成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匮乏,这种竭泽而渔,有今天没明天的对民间出借人的恶意,比乱砍乱伐更加伤害经济生态。

为何去向民间借款?事前知道不知道利息?签没签订协议?协议是不是出借人逼着签的?经济的事,就说经济的事,不要扯什么社会,国家。不说感恩吧,起码要从自己身上找问题。老赖的“赖”,就是错了甩锅,输了不认,老赖的“赖”是心赖。

行货:做到五点,走出债务危机。

图片来源自网络

现在,好多人知道某些出借人行为不规范,算是得理了,把自己的不负责任、虚荣等等问题,一股脑抛给出借人违法的逻辑。这很无耻,也很恶毒。( 另外,说说所谓套路贷,协议本身就不成立。那个和民间借贷不一样。再说,套路贷也是借款人自己去借的,没人逼着。有的为了满足虚荣心,不负责任的去借款。真正经营企业的,有几个去借套路贷周转啊?只要有个财务,就不会用。内容来自“街商助手”公众号)

失信人,想走出困局,要明白两点,更要做到三点:

需要明白的一、失信,就是失去信用。想解决问题,要重新建立自己的信用,虽然很难,但这是必须要去做的;

需要明白的二、回归到借款协议,给出的承诺就要兑现,可以和债权人协商锁定金额,但是不能脱离借款协议。同时,借款协议就是商业行为,不是个人恩怨,和江湖、社会没有关系。

要做到的一、不忘初心,回答这些问题。最早做企业的目的是什么?当初借到钱的感恩还在吗?对立是为什么?凭什么要求别人被伤害利益以后理解自己?问题主要原因是自己的不严谨、不够负责,还是借款人对合法权益的主张?

要做到的二、建立更大的商业格局。这些投资人,能够投资,都有自己的商业经验和逻辑。既然大家在同一个坑里摔倒了,是否能够相互扶持?债权人是否相信自己的处境?如何坦诚的,我说的是真正坦诚地告诉债权人自己的处境,理解并接受债权人的怀疑和调查,并且积极配合。和债权人的沟通是否能够成为新计划的沟通,既沟通债务处置,也沟通新的合作?

要做到的三、梳理自己的商业工具和残留资源,即使归零了,也要梳理自己的商业逻辑,多学习资讯,沉下心,用一段时间让自己扎实的、科学的、严谨的、负责的制定出一个具有可行性的商业计划。并且,着手启动。把这个新计划的利润和债权人的利益挂钩,在初具雏形的时候,和债权人沟通,甚至合作。从某种程度上,也要给债权人一个出路,也要拉他们一把。

完成,这五个步骤,就能够初步改善和债权人之间的关系了。作为失信人,和债权人改善关系,才是走出困局的基础条件。

作为一个经历、处置和正在处置类似事务的略有经验和见闻的从业者,请相信,人和人之间只要保持沟通,保持合作和良性的心态,没有人愿意两败俱伤。而在困境中,维持与债权人的良性心态,是失信人有责任有义务,于情于理都应该去做的。

重要的是说三遍,沟通、沟通、还是沟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