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我是足協主席,我會這樣建設國足

一、搭建一支中外組合的教練團隊

這麼多年了,土帥帶隊打比賽,屢戰屢敗。最好成績,也不過是從世預賽小組賽中出線。想要更進一步,難!真難!難似上青天。到目前為止,土帥還沒有成功的案例可供參考。但恆大俱樂部開創的土洋教練組合,還是取得了不錯的成果,讓俱樂部層面的球隊在亞洲區有所突破。以裡皮為首的外教+中方教練之李鐵組合,於2013賽季,為我國捧回足球歷史上第一座亞冠冠軍獎盃,意義是深遠的。

假如我是足協主席,我會這樣建設國足

這就是名帥的作用,有經驗!

但在中國玩足球,有時候只有名帥,並不一定能夠成功。譬如,裡皮的意大利團隊,在中方教練離開之後就玩不轉了。踢世預賽小組賽,憾平菲律賓,輸球敘利亞。更讓人大跌眼鏡的是,裡皮不堪重負後居然憤然辭職,讓向來愛求平穩的足協措手不及。

還有希丁克,也名帥!他帶國奧,名氣大得都不大留意聯賽了。據說選拔隊員就靠道聽途說,最後連越南小國都輸了。所以說,國足選帥,土帥沒經驗,不行;洋帥不瞭解中國國情,自以為是也不行!那就剩下土洋結合這條路了,到底行不行?咱試試!我認為,一名肯吃苦、有幹勁兒、信得過的中方教練與有經驗的世界名帥一起帶隊訓練,這才是最好的選擇。

假如我是足協主席,我會這樣建設國足

本土教練李鐵還是可以的,年輕有幹勁兒,但一個不爭的事實是資歷太淺,沒有信得過的獨立帶隊歷史,僅有的東亞杯之戰也是慘不忍睹。就那成績,終究不能讓人放心。假如請名帥斯科拉里與之合作會怎麼樣呢?這倆人之前曾在恆大有過合作,而斯科拉里在中國也取得過成功。

二、挑選一支複合型的國家隊隊員。

不能眼睛只盯著一點,思路與胸懷要再大一些,比如歸化球員問題。不是有這麼一句話嗎?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就歸化球員阿蘭而言,能力還是有的,既來之,則安之,有什麼可猶豫的呢?

假如我是足協主席,我會這樣建設國足

國家隊也要勇於使用小青年。孫繼海、武磊……不少優秀球員加入國足的時候年齡並不大,但有衝勁兒,有靈性,給人驚喜。申花朱辰傑通過幾場世預賽的歷練已經有了很大的長進,該使用的時候不要心存顧慮。

姚明的紅黃兩支國家隊是給許多青年隊員的希望,真的可以借鑑移植到國足來。

(以上純屬娛樂,不喜勿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