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要情动态》江苏交通:"阻、通"中找平衡 力保疫期出入平安

“最江苏”导读

为阻止新冠肺炎疫情传播,全国各地都采取了严格限制出行的措施。交通受限,但群众的生活还得继续。“疫情要‘防’,流通要‘畅’,就是要在这个矛盾里找最大‘公约数’”,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陆永泉说。在2020年这个特殊的春运里,江苏一手抓严防死守,阻碍病毒扩散入口,一手抓交通服务,确保重要的人流、物流畅通无阻。请关注本期《江苏要情动态》封面文章。

江苏交通:“阻”“通”之间找平衡 力保疫期“出入平安”

新华社记者 朱程

2019年,江苏完成公铁水空综合客运量12.1亿人次,相当于把全国九成人口运了个遍。如此巨大的人流是江苏强大经济活力的保证,但当疫情发生时,也成为防控扩散的一大挑战。在2020年这个特殊的春运里,江苏一手抓严防死守,阻碍病毒扩散入口,一手抓交通服务,确保重要的人流、物流畅通无阻。

当阻则阻 党建引领严防死守

“您好,车上有几个人?从哪里来?请打开车窗测一下体温。”同样的话,徐州铜山区交通运输局大彭交管所交管员张立强每天至少要重复500遍。“对别人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这位还有2个月就要退休的老党员说。  

在江苏交通运输行业“党旗飘在一线、堡垒筑在一线、党员冲在一线”突击行动中,像沪宁高速新区出口查控点临时联合党支部一样的党组织已成立了225个,组建832个党员突击队,每天带领着近5万名交通人值守在各个国省道出入口、收费站、服务区、车站、机场、码头等地,筑起阻止病毒扩散的一道道屏障。 

作为首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单位,加快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是江苏落实国家战略的重要实践,也是江苏转型发展的内在需求。这其中,提升治理能力是核心课题之一。“交通是人员流动的大动脉,也是保障各类防控物资和生活必需品供应的生命线。我们坚持阻断病毒传播渠道,保障公路交通网络不断、应急运输绿色通道不断、必要的群众生产生活物资的运输通道不断。”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兼省铁路办主任陆永泉说。 

《江苏要情动态》江苏交通:

面对疫情,江苏交通人果断出击,抢抓防控时机。在疫情发展之初的1月22日,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就成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建立集中办公、信息共享、值班值守、日报即报四项制度。同时率先从交通运输领域着手控制疫情传播扩散,在高速公路省界入苏主通道和省内出口分别设置20个、283个查控点。在普通公路省界和市界,设置查控点超过900个,公路客运站设立45个查控点。构建起“逢车必查、逢人必测”的多层防控网络。  

为让防控体系更加坚固,江苏交通运输厅突出以党建引领抗疫情,动员全省交通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关键时刻“站得出来、顶得上去、豁得出去”。“面对危险,党员不站在最前面,让群众怎么办?”扬州市公路处党委书记殷成胜说。 

疫情发生以来,江苏交通运输行业日均投入干部职工5万人,累计检查车辆1064.5万辆,检查旅客2576.3万人,向卫健部门移送人员1800人,有力控制了病毒在江苏的传播势头。其中1.6万多名党员活跃在防疫最前沿,他们主动亮身份、作表率,成为疫情防控中最美的身影。

应保尽保 确保物资运输畅通

召之则来,来之能战,战则必胜,检验的是江苏交通人的“硬核”担当!

2月2日上午10点多接到上级指令,12点半准时出发,下午2点必须到达南京禄口机场。镇江市交通执法支队执法监督大队长王晓平回忆起那天的场景,仍然兴奋异常。“这批18人的镇江援鄂医护人员都是好样的,可不能在我的环节出岔子。”在两个小时不到的准备时间里,他一方面安排对车辆进行全面消毒,一方面快速办理车辆所需通行的手续,最终圆满完成任务。

随着疫情的发展,各省乃至各市之间都采取了严格限制出行措施。交通受阻,但百姓的生活还得继续。“疫情要‘防’,流通要‘畅’,我们就是要在这个矛盾里找最大‘公约数’。”陆永泉说。

《江苏要情动态》江苏交通:

为确保应急运输“绿色通道”畅通,江苏成立24小时运转的物流保障组,将疫情防控应急物资、重要生活物资、邮政等纳入应急运输保障范围,实施通行免费政策,保障优先通行。同时,江苏为外地应急运输车辆安排合理的运输线路,根据本地情况通过接驳等运输方式,保证应急物资顺畅通行。  

截至2月19日,全省交通运输部门累计组织运力2.42万辆,共发放高速公路免费通行证38859张。通过公路、水路运送应急物资约400.3万吨,做到应运尽运、应保尽保。 

确保畅通的还有“返程路”。作为制造大省,江苏每年新增就业超百万。为支持企业复工生产,江苏提出对具有一定数量规模且同一出发地、目的地的企事业员工和农民工以及需返回湖北等疫区从事必需工作的返程人员,由各设区市统一制定运送方案,实施点到点包车运输,确保直达目的地。

“园区不少企业严格按照交通部门的指导意见,通过专列、包车等办法接回员工,目前园区规上企业已实现100%复工。”苏州工业园区一位负责人说。

抓紧抓实 加快重点项目推进

2月14日,盐通铁路通榆河特大桥施工现场,戴着口罩的工人们紧张有序地忙碌着。每个进入工地的人都需要测量体温,就餐时间也从过去的集中统一,变得分散灵活。“工程计划今年内要通车,苏北老百姓可都指着这条铁路,我们一点都不敢耽误。”中铁四局二公司盐通三分部经理刘涛说。  

身处“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三大国家战略的叠加区,确保重大交通项目建设“不断档”是江苏的应有担当。

“交通建设工程的人员构成复杂,活动范围相对集聚,且与外界交流频繁,疫情防控面临较大风险。”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建设管理处工作人员说。

《江苏要情动态》江苏交通:

为严控疫情传播风险,江苏超前研究节后人员返苏防控工作,对全省公路、水路、铁路工程在建项目来往疫区人员、外地人员返苏情况进行摸底排查并制定专项方案。江苏还充分运用“工地现场疫情防控管理系统”等信息化手段,通过手机短信、微信、APP等渠道发布通知,从而严格落实分开用餐、消毒通风、佩戴口罩、体征监测、隔离观察等管控措施。  

同时,江苏优化建设顺序,提出对复工项目,优先开展影响工期及机械化程度较高或用工量不大的土石方填筑、沟塘清淤、桥梁下部结构施工等作业,既缓解人员、物资暂时紧缺问题,也减少人员密集,降低疫情传播风险。

对于一些未开工的项目,施工方灵活配置,充分利用远程办公手段,加强与设计单位等对接,组织力量对前期工作推进进行专题研究,抓紧编制方案,待疫情结束后及时组织方案论证、审查。  

截至2月19日,全省交通重大在建项目复工20个,其中铁路项目5个、高速公路3个、过江通道2个、普通国省干线3个、干线航道项目1个、港口项目6个。沪通铁路一期、盐通高铁、连徐铁路、五峰山过江通道南北公路接线、苏锡常南部通道、常泰过江通道、南京长江五桥等重点工程都已正常施工。

越来越快 国际物流恢复提振发展信心

2月8日,随着一声鸣响,从俄罗斯归来的进口班列抵达徐州铜山站。这是抗击疫情期间,江苏中欧班列首发和首班回程的班列。这趟列车运来了企业生产急需的原料,极大增强了当地企业恢复生产的信心。  

随着交通防疫工作的稳步推进和复工措施的严密开展,加快物流恢复已是众望所归。“我们要加快畅通道路,让一线工作者安心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复工、复产中去,确保生产有序高效。”陆永泉说。

《江苏要情动态》江苏交通:

2月8日,“阿斯特蕾亚”大型货轮在苏州港张家港港埠分公司卸载加拿大矿粉。在得知该船所载矿粉将为武汉钢厂保产所用的消息后,张家港港埠分公司立即行动,在做好防疫的基础上,统筹资源,强化生产衔接,短短三个工班内就完成全部作为,创下了企业工作效率的新高。  

国际物流的快速恢复,进一步提振了企业的发展需求。2月14日,顺丰公司紧急复航“无锡—哈恩”欧洲货运航线,意在确保医疗物资进口的同时,实现中欧国际供应链的双向打通。“这将为企业恢复产能和正常生产秩序做好强大的支持和充足的准备。”公司负责人说。(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