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愛情:美國二十世紀小說《了不起的蓋茨比》淺析

導語:

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的美國文壇,群星燦爛湧現出一批傑出的作家,菲茨傑拉德無疑是其中之一。《了不起的蓋茨比》的完成,讓他成為蜚聲國際的文壇大家。隨著時間的流逝,這本書並沒有褪色,而是更加顯示出它的經典色彩。

這本書何以這樣出色,其主人公蓋茨比這個複雜豐滿的典型形象,很大程度上就是作者本人的折射。

財富≠愛情:美國二十世紀小說《了不起的蓋茨比》淺析


1.故事的來龍去脈與背景

這部小說寫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

年輕的窮小子的蓋茨比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愛上了大象閨秀——黛西,當他復員回來時,黛西已被富豪湯姆娶走了。為了重新贏得愛情,蓋茨比開始發憤掙錢,通過做私酒生意發了財。

成為富翁後,他在黛西對面後海濱上建了一所別墅,邀請社會各階層人士來此徹夜歡歌作樂,以此引起黛西的注意,目的是讓她來比光顧,重續舊緣。

但這些並沒有引起黛西的注意。

後來,通過文章的敘述者尼克牽線,蓋茨比與黛西在尼克家會面了。


財富≠愛情:美國二十世紀小說《了不起的蓋茨比》淺析


儘管蓋茨比對黛西一往情深,念念不忘,而且黛西也為他的財富與鍾情所感動,但她對蓋茨比還是選擇了放棄。

有一天,他們一起的遊玩歸家時,黛西把湯姆的情婦開車撞死,蓋茨比包攬了責任。嫉恨的湯姆唆他情婦的丈夫,將蓋茨比槍殺。

這部小說大廈,是建立在這樣的時代背之上的:那是一戰後1919年到1929年,經濟大條來臨之前的十年,美國資本主義蓬勃發展,和我們現在國家的情形一樣,當時這個國家當時正完成著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的過渡。人們追逐金錢財富,將金錢財富看作是一個人成功的標準。

蓋茨比就是在這樣的大勢所驅下,應運而生,成為一個富甲一方的暴發戶,進入美國上層社會的行列。

2.蓋茨比真了不起,他就是作者精神上的自己

《了不起的蓋茨比》這本書,你從頭看到尾,你就會發現,蓋茨比真的了不起,是一個草根逆襲的成功典範。

他愛上了那個叫黛西的姑娘,黛西姑娘幾年後卻成了別人的妻子。重新把失去的愛找回來,是他發財賺錢的動機和動力。我們可以想象他做私酒生意的冒險和艱辛,但他所有的付出,都是為了他的戀人。

蓋茨比出身低微,暴發之後,都努力地往自己臉上貼金。什麼畢業於英國牛津大學啦,他的財富是繼承祖上的遺產啦等等,他在竭盡全力地包裝自己,最大限度地把自己包裝成一個世襲貴族。

他要用金錢和財富洗白自己,他對自己貧窮的出身諱莫如深。

這種體驗本書的作者菲茨傑拉德最為深刻。

和蓋茨比一樣,菲次傑拉德出身在一個小商人家庭中,全家生活拮据,童年時不停的搬家,給他留下很深的印象。據說,他的祖上曾經闊過,到他父親這一代衰落了。

菲茨傑拉德靠親戚的資助,進入一所貴族學校讀書。


財富≠愛情:美國二十世紀小說《了不起的蓋茨比》淺析


一個窮孩子生活在一群養尊處優的同學當中,他的內心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我們可想而知。

蓋茨比對財富的狂熱追逐,也正是菲茨傑拉德的心中渴望。

幾乎在菲茨傑拉德的所有作品中,他都表現對財富及上流社會的嚮往與尊敬,而通過寫作聚攏財富,是他心中的夢想,也是他不可釋懷的情結。

他揮金如土,時時陷於貧困,他的理想不能與現實不能吻合時,他便讓作品中的主人公去完成。

從實質上講,蓋茨比這個草根青年,從窮鬼蛻變成富翁的一系列傳奇經歷,實際上就是菲茨傑拉德本人的心路歷程。

3.黛西這個人物,是作者兩度戀人的揉合物

黛西是這部偉大作品中的二號人物,也是作者塑造的一個非常成功的人物。

黛西在小說中剛剛出場時,我相信很多讀者會為這個女人的音容笑貌所傾倒。

黛西留給我們的印象是說話得體,十分具有女人味,是所有男人喜歡的角色。

隨著作品的展開,我們對這個女人有了進一步的瞭解。

漸漸地,我們發現她是一個世俗的崇拜金錢的角色,而且她也非常自私。

她甚至是個冷血殘酷的女人,當她開車撞死了人,她不僅不承擔責任,而是做出可憐相,想著如何擺脫責任。當蓋茨比把她釀成的車禍攬到自己身上時,她並沒有顯示出愧疚和不安,而是心安理得。令人氣憤的是,車禍發生後蓋茨比深夜守著她的住宅,擔心她的丈夫湯姆對她威脅,殊不知她與自己的丈夫正在醞釀著一場謀殺他的陰謀。


財富≠愛情:美國二十世紀小說《了不起的蓋茨比》淺析


他們嫁湯姆情婦之夫的手殺死了蓋茨比。

露西沒有參加她曾經戀人的葬禮,而是和丈夫重修舊好開始了自己的外出之旅。

可見,這是一個集嫵媚與兇狠於一身的尤物。

露西這個人物何以塑造的如此成功,因為刻作這個人物是有原形的,是自己兩度戀人的揉合物。

菲茨傑拉德十八歲時,愛上了一個出身富裕的姑娘,當她向這位姑娘求婚時,遭到了她的父親的拒絕。這事深深刺痛了菲茨傑拉德的心。

於是,受辱何菲茨傑拉德將全部精力投入到寫作中,以此消解失戀帶來的傷痛。


財富≠愛情:美國二十世紀小說《了不起的蓋茨比》淺析


幾年後,他又結識了他的第二女友,這也是一位富家小姐,正當籌備婚事時,女友突然變卦退婚了,恰好這時他的小說《人間天堂》發表,給他帶來豐厚的稿酬,女友才回心轉意,與他重新於好,兩人順利結婚。

兩任女友,在他戀愛過程中出現的波折,完全是因為貧窮在作祟,這也是作者崇尚財富最直接的原因,更是作者創作這部小說的動機。

在黛西的身上,我們無疑只能看到她們的影子。

4.不可得手的愛情,其誘惑的力量無窮無盡

距離產生美。

這是顛樸不破的真理。

蓋茨比與黛西之間一直存在著距離。

這種距離直他被人槍殺離世也沒有突破,只能說是有過若接若離的接近,他根本有真正瞭解她的內心。同是美國迷惘一代的小說家沃爾夫寫過一篇短篇小說《遠與近》:一個火車司機開火車每天路過一個孤獨房間,每天看到遠處的女主人時只能隨著車速一晃而過。他有一個心願,等退休後要走進那座房屋,跟女主人聊聊。有一天,他退休了,果真見到了女主人,結果被女主人趕了出來。


財富≠愛情:美國二十世紀小說《了不起的蓋茨比》淺析


波伏娃說:“女人經常會帶給人以虛幻的欺騙:“我本身就是渴望不可及的願望,我的美麗正在於此。我是實在的歡樂,帶給人虛假的苦惱。”

蓋茨比面對黛西也是這樣,他一直沒有走進她的內心,遙遠的距離給他造成了無窮無盡的誘惑,讓他深陷在遙不可及的愛情中不能自拔。

即使有一天,他創造機會近距離地走近她,發現她的俗不可耐,但他也沒有從深陷印泥淖中走出來。

5.社會是個大染缸,再純樸的人也難逃被浸漫的命運

我們在作品的最後,也就是蓋茨比死後,他的父親的介入,我們才能夠了解到蓋茨比的身世。

通過他的父親,我們才瞭解他青少年的成長過程。

這是一個出生在貧窮之家的純樸青年。


財富≠愛情:美國二十世紀小說《了不起的蓋茨比》淺析


他從小就有志向。

當他進入社會後,戀愛的受挫,改變了以往的單純。他認為只有獲得大量的金錢財富,才能把失去的戀人重新找回。

於是他開始做生意,涉略黑色交易,變成一個財富與愛情的奴隸,

往昔那個純樸的少年,一去不返,在他身上再也找著了。


啟示:

愛情的命運在自己手中。

為財富而愛情,為愛情而財富,都是不可取的。這往往是世人愛情的共相。沒有經濟基礎的愛情,他們覺得是免談的。

誠然,人不能在真空中活著。

財富≠愛情:美國二十世紀小說《了不起的蓋茨比》淺析


對於每個人來說,都離不開經濟。它就像空氣一群存在著。

愛情不是在海市唇樓中,是實實在在的生活圖景。是彼此的相愛,是彼此的忠誠,不是一方對另一方無望的追逐。

《了不起的蓋茨比》正是給我們這樣的啟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