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五部門聯合印發通知 :進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期間困難群眾社會兜底保障工作

德州五部門聯合印發通知 :進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期間困難群眾社會兜底保障工作

關於進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期間困難群眾社會兜底保障工作的通知

  大眾網·海報新聞德州3月24日訊(記者 徐付彪 通訊員 馬慧超)為切實做好疫情防控期間困難群眾兜底保障工作,3月23日,德州市民政局、德州市教體局、德州市扶貧開發辦、德州市衛健委、德州市殘聯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期間困難群眾社會兜底保障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要切實解決貧困人口、農村低保、殘疾人、留守老人等特殊群體的實際困難,做到應保盡保、保障到位,要加大救助力度,進一步織密織牢社會安全網,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通知》要求,越是困難時期,越要帶著溫度做好服務群眾工作,要切實做到應保盡保、保障到位,及時足額髮放各類救助金和社會福利補貼。加大救助力度,充分考慮貧困人口、農村低保、殘疾人、留守老人、孤兒、患者家屬等特殊群體的需求,完善幫扶政策,切實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對養老院、兒童福利院、精神病院、特教學校等場所,既要落實好各項防控措施,又要及時採取適當方式予以幫助。

  《通知》指出,要落實好疫情防控期間兜底保障政策的措施執行。對已享受各類社會救助保障政策的人員,要確保救助保障資金及時按月足額髮放到位。疫情防控期間,暫停開展低保對象退出工作。對外出務工、返崗復工的低保對象,在計算家庭收入時適當扣減務工成本。對符合低保、特困救助供養、困難殘疾人、重度殘疾人、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或其他困境兒童申請條件的,可通過網絡方式提供相關證明,也可採取個人承諾方式先行保障,疫情結束後再補辦手續,做到快速審批發放。對在疫情防控期間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家庭和個人及時納入臨時救助範圍,採取下放審批權限到鄉鎮(街道)、先救助後補手續,適當上調臨時救助限額等措施及時救助。要高度重視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的生活,符合條件的要及時納入低保、特困救助供養和臨時救助範圍。疫情期間,外來人口基本生活出現困難的,由發生地鄉鎮(街道)或縣級民政部門直接實施臨時救助。對符合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條件的由救助管理機構實施救助,救助管理機構要切實加強防控措施和內部管理,防止出現聚集性感染。

  《通知》強調,要掌握好疫情防控期間5類困難群眾的基本情況。各縣(市、區)要在前期工作的基礎上,準確瞭解掌握他們的生活狀況和真實需求,切實做到情況明、底數清。5類困難群眾包括:城鄉低保對象、分散供養特困人員、孤兒和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留守兒童、留守老年人、困難殘疾人;父母及其他監護人因在防疫抗疫一線以及被隔離收治人員因隔離不能完全盡到撫養和監護責任的未成年人、殘疾人、老年人;被確診的新冠肺炎病例及其疑似病例的家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養老院、兒童福利院、精神病院、特教學校等場所供養人員。

  要執行好疫情防控期間特殊服務場所的防控管控。進一步落實好養老服務業優惠政策,繼續增發養老機構運營補貼,直至封閉管理全部解除,兒童福利機構按同等標準執行。進一步強化特殊場所重點人群防控工作,對各級養老院、兒童福利院、精神病院、特教學校等重點人群密集場所,嚴格執行封閉管理,完善應急處置預案,嚴禁外來人員進入、嚴禁內部人員外出、強化拉網式摸排、強化防疫防控細節、強化新入住人員防控、強化落實報告制度。相關管理服務人員應集中隔離,堅守崗位,落實主體責任,制定場所及人員防控措施並認真執行。嚴格按要求落實隔離管控措施,做好相關人員健康信息登記。要對場所內外環境、相關設施設備、垃圾收集點等定時消毒消殺,按規範使用空調、電梯等設備,保持環境衛生清潔,及時進行垃圾清運。房間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每天開窗通風,加強預防性消毒,加強就餐管理,採取分時段供餐,分散單獨就餐,減少人員聚集。

  《通知》明確,各縣(市、區)要切實加強領導,落實屬地責任,認真組織好疫情防控期間困難群眾兜底保障工作,強化統籌協調、強化資金保障、強化督導檢查,統籌人員、資金、物資等資源,及時幫助解決實際困難。各縣(市、區)要加強應急值守,保持信息暢通,確保及時受理和回應困難群眾求助,堅決防止發生衝擊道德底線的事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