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导风采】建筑学学科:高岩

 编者按:北京建筑大学是北京市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共建高校,是一所具有鲜明建筑特色、以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北京地区唯一一所建筑类高等学校。学校1981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18年,学校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建筑学、土木工程获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学校坚持立德树人,培育精英良才,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学科领域、科研方向,完善了“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全层次专门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了5200余名研究生。学校现有博士生导师29人,硕士生导师320余人,他们始终坚持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潜心教学、匠心育人,成为研究生成长成才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即日起,学校在校报、校园网、官方新媒体推出“博导风采”专栏,展示学校博士生导师的科研方向、研究特色和育人成果,敬请关注。

  高岩,男,1973年12月出生,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任中国建筑学会暖通空调专委会理事、全国暖通空调学会模拟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领域为绿色建筑与节能技术、建筑热湿环境及营造技术、建筑模拟仿真技术。

【博导风采】建筑学学科:高岩

  在绿色建筑本体方面,着重开展了绿色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建模仿真及热湿环境营造研究。针对建筑围护结构,采用动态三维热模型研究了建筑热桥特性;利用模型降阶的方法开展了低阶热桥模型与热模拟软件耦合的计算方法研究。在围护结构传热研究的基础上,拓展研究了多孔材料热湿耦合的传热传质过程,尤其是生土材料在不同热湿条件下其内部的热湿迁移过程、传热传质的建模及数值计算方法。进一步,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揭示了水热共同作用下多孔材料的热湿时空特性并阐明了地埋换热器及其周围土壤的相互作用关系、湿迁移对换热的影响。

【博导风采】建筑学学科:高岩

  在绿色建筑供能系统及节能技术方面,着重对建筑的可再生能源利用、环控系统优化及建筑机电设备调适技术开展研究。关于可再生能源利用,研究了太阳能集热装置的换热机理及重要的设计参数对热性能的影响,揭示了集热装置中热质在太阳能热利用中的重要作用并发明了实时测量太阳能热水系统循环流量和集热量的方法等。开展了浅层地热能利用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地埋换热器与土壤的换热过程研究,发明了太阳能-土壤源热水型吸收式热泵供热系统等新型可再生能源利用形式;拓展了ORC热电联供的应用形式,为太阳能热电联产在建筑中应用创造新的形式。关于环控系统优化及建筑机电设备调适,主要针对集中空调系统的模拟仿真方法开展研究,提出了基于实际系统特性的空调系统能效偏离识别及纠偏技术,自主研发了相应的软硬件系统装备;发展了空调系统与建筑热过程耦合计算的理论模型和计算方法,实现建筑与空调系统的快速联合模拟计算,完善了该领域的模拟仿真方法体系,服务了我国自主研发的大型建筑热模拟软件开发的重大需求。

【博导风采】建筑学学科:高岩

  近三年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1项,省部级及世行等项目多项。目前,主持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各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重点项目1项。先后主编《建筑热桥多维传热模型与仿真》、《住宅建筑典型节能技术适宜性研究》等学术专著;参与国家标准编制1部、北京市地方标准2部。在“Energy and Buildings”、“Solar Energy”、“Energy Conservation Management”、“Sustainable Cities and Society”等国际学术期刊发表SCI检索论文10余篇;“暖通空调”、“建筑科学”等国内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项。

【博导风采】建筑学学科:高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