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7:从三个角度浅析《肖申克的救赎》到底完成了哪些救赎?

1994年,我出生的那一年,也是电影史上非常绚烂的一年,很多优秀的影片在这一年问世。豆瓣top250,很多都是这一年的。仔细去看,很多电影简直到达了无法超越的高度。比如《肖生克的救赎》,这部电影豆瓣评分9.7,且多年来一直高居榜首。

该片改编自斯蒂芬·金的同名小说,由弗兰克·德拉邦特执导,1994年上映,摩根·弗里曼饰演瑞德,蒂姆·罗宾斯饰演安迪·杜弗伦,这部电影最初取得的票房成绩并不成功,当年获得奥斯卡的电影是《阿甘正传》。但是,近二十年来,这部电影以一种永不褪色的魅力高居在很多电影评分的榜首。很少有其他现代电影比《肖申克的救赎》更能捕捉人类精神的力量。

豆瓣9.7:从三个角度浅析《肖申克的救赎》到底完成了哪些救赎?

安迪越狱成功,在雨中大喊

我把这部电影定型为犯罪片,也是越狱片,其实是比较广泛的一个题材,为什么这部电影拍得这么出色?我以为,就像它的片名所说的,它完成了很多的救赎。救赎了希望,信念,自由,情谊,以及很多人的固化观念。

一、希望——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影片开头,蒙太奇的剪接交替出现安迪在案发当晚和在法庭陈述的场景,他们在确认一个事实:安迪有没有杀死自己的妻子以及妻子的情人?因为所有的逻辑推理以及证据都指向安迪,他被判无期徒刑两轮,他要为两条生命付出代价。他几乎是一个被判死刑的人了,未来的人生只能在监狱里度过。

从安迪进监狱的时候,瑞德就对安迪说:“希望是危险的东西,是精神苦闷的根源。”瑞德作为一个在监狱里待了30多年的人,且每次申请假释都被驳回的人,确实已经是绝望透顶了。从他一直平淡的,毫无波澜的表情,冷静地看待监狱里发生的一切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不抱希望,得过且过的人。他唯一的安慰和释放是可以弄到无数的烟和几张裸女的照片,也算是这个监狱里唯一可以容纳的一点小小的生存的盼头。

豆瓣9.7:从三个角度浅析《肖申克的救赎》到底完成了哪些救赎?

瑞德对安迪说话

安迪在肖申克监狱也是,充满了暴力,赌博,霸凌,很多人都是自暴自弃的态度,准备在监狱里度过未来的岁月。但是,安迪从来没有被周围人影响,他一直都几乎是独自一人在抵抗外部的世界,用自己内心无限的自由来企图燃起监狱中的人对希望的火苗。

鲁迅说过:路本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无的,只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我想,安迪在这里说的是,希望本无所谓无,也无所谓有的,只是相信的人多了,就成为了现实。事实是,安迪确实做到了。

二、自由——阳光洒肩头,仿佛自由人

《肖申克的救赎》里有很多镜头都在说自由,在说千百年来我们一直都在不懈追求的东西。因为安迪的内心无限自由,所以,无论在何种情况下,他都试图用他的努力让周围人去感受到他的自由。

安迪他们在屋顶干活的那一段印象很深刻,当时安迪冒着生命危险,给狱警哈德利一些如何应对国税局的避税建议。安迪知道,如果他的狱友们能在缅因州炎热的夏日阳光下一边苦干一边喝上一两杯啤酒,这对他们将意味着什么。在那个场景中,他为大家争取到冰凉的啤酒,给予他们“阳光洒肩头,仿佛自由人”的感觉;他在监狱的喇叭里放《费加罗的婚礼》,莫扎特所作的乐声撒在罪犯们的身上,美妙的音符似乎将他们都濯洗得纯净如婴儿;同时他也给予他的好朋友瑞德一个崭新的归宿。

豆瓣9.7:从三个角度浅析《肖申克的救赎》到底完成了哪些救赎?

安迪和狱友们一起在屋顶喝啤酒

再比如安迪在为监狱图书馆收集唱片,最后把一张意大利歌剧唱片通过扬声器放给所有的囚犯听。他把自己锁在房间里,这样看守和监狱长就无法接近他。有几分钟,歌剧的音乐在监狱的墙壁和铁栏间自由地流动。正如瑞德在电影中简洁地说:“就在那一瞬间,肖申克监狱的每一个人都感到了自由……”。

安迪对生命的执着,对自由的渴望,让周围的人停下来重新思考,安迪用他的心灵在救赎一群失去自由的人,企图让他们对自由有新的渴望。当狱友们听到那首《费加罗的婚礼》,我看到他们面部被夕阳染红的平和的面孔,他们在静静享受这长久没有过的心灵感受,我想他们在那一刻,是绝对幸福的。

三、信念——高高的围墙关不住执着而坚定的心灵

“有些鸟儿是注定不会被关在牢笼里的,它们的每一片羽毛都闪耀着自由的光辉。”安迪便是其中之一。无罪入狱的他在肖申克中意志坚定、傲骨铮铮,他不屈服于“姐妹花”的淫威,奋力与他们抗争;为了监狱图书馆的藏书量的增加,他坚持给政府写信请求拨款;甚至彻夜无眠地挖掘越狱隧道……

安迪不断地要求缅因州政府给肖申克监狱额外的资金,以便为另一名囚犯布鲁克斯·哈特伦修建一座纪念图书馆。安迪连续几个月不停地写信,并年后终于收到了建造纪念图书馆所需的资金以及大量的书籍。因为有了这个图书馆,许多像年轻的汤米这样的囚犯得以获取知识,甚至获得了高中毕业证书。

安迪一直凭着他的这种认真,这种傻劲,认真而执着地做着同一件事,顽强不放弃,用他的信念一步步朝着他想要的自由去努力。

豆瓣9.7:从三个角度浅析《肖申克的救赎》到底完成了哪些救赎?

老布

而与安迪相反,电影中的老布恰恰活成了安迪的反面。写信的时候一定很无奈吧,在监狱里待了五十多年,一下子来到了陌生的世界,没有朋友,没有家人,没有了在监狱熟悉的环境。一切都靠这个接近耄耋之年的老人,在工作的时候还会挨批,年轻人都不一定能承受,可是命运却把这一切毫无保留的给了一个老人,一个像新生儿刚来到这个世界的老人,最后终选择自尽,真是造化弄人。

影片中也借瑞德之口说出了像老布这样的人的生存之理:监狱里的高墙实在是很有趣。刚入狱的时候,你痛恨周围的高墙;慢慢地,你习惯了生活在其中;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这就是体制化。

被体制化的老布,正是那个缺乏信念的人,他容易改变,且改变之后就忘记了原来的样子。他永远无法感受到自由。因为心灵被囚禁,还有什么希望可言?

要么忙着生活,要么忙着等死。步履匆匆的人们也许应该偶尔驻足,跳出来看看自己的模样。我们终会知道,习惯于服从规则的人们将付出巨大代价来习惯本来属于每一个个体的自由。

很多人都会记得安迪最后挖地道成功越狱之后在雨中对着天空,任凭雨滴打在脸上,如重获新生那般自由。“涤尽罪恶,在彼岸重生。”

豆瓣9.7:从三个角度浅析《肖申克的救赎》到底完成了哪些救赎?

安迪越狱成功

是的,安迪一直在自我救赎同时也救赎了他人。“我本无罪,我需要自由”,这是对自己的救赎。与此同时,他也对狱友进行了知识与爱的救赎,而且他甚至作为一个“执行人”,在与整个肖申克监狱进行对峙。

这场孤军奋战,他终于赢了。这好像在对每一个感到被束缚,感到不自由的人说:

“高高的围墙关不住自由的心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