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牆頭草”般的歷經十朝,每朝都被重用,真正的官場不倒翁

“牆頭草”般的歷經十朝,每朝都被重用,真正的官場不倒翁

在中國歷史上,戰爭是個永恆不變的主題,改朝換代一定要經歷戰爭的考驗,而歷史上戰亂最為頻繁的時代又以春秋戰國時期、南北朝時期、五代十國時期為首。

為什麼說最為頻繁呢?

因為在其他的戰亂年代,大多都是兩三個大勢力之間的爭鬥,而往往這樣的對峙局面下,實際發生的戰爭並不多,相比於這三個時期,中原大地的紛亂程度不可同日而語的。在這三個戰亂時期,中華大地真的是遍地開花,不同民族、不同地區都出現各個勢力,這其中有強有弱,強者要吞併弱者,弱者又要變成強者,彼此之間爭鬥不斷。而在這亂世之中,又是智者林立、英雄輩出。其中一位,便是在五代之中經歷十朝的元老級人物,馮道。

“牆頭草”般的歷經十朝,每朝都被重用,真正的官場不倒翁

對於馮道這個人,歷史上對他的評價褒貶不一。有人說他是牆頭草,哪邊強就往那邊倒,遊走在五代時期各個勢力之間為官;有人說他是中國歷史上的特大"漢奸",因為他曾經做過遼太宗耶律德光的太傅,漢人的官做不夠,還要去做外族人的官;有人說他行事頗有道家"無為"之風,道家講"上善若水",水是天下極柔之物,馮道就是如此,甚至還有人把他比作官場上的老子;還有人說他雖然歷經十朝,但在政治上從來都沒有建樹,碌碌無為,是個無能的庸官;更有人說他品行端正,道德高尚,是個堪比聖人作風的正人君子。

各種各樣對馮道的評價不勝枚舉,那馮道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呢?他這"十朝元老"的名號又是怎麼來的呢?

唐朝滅亡之後,在中原地區陸續出現了後唐、後晉等五個朝代,又有很多地方政權此起彼伏的出現,因此,歷史上把這個時期稱為五代十國時期,而馮道正是出生於這一時期。馮道的出身很平凡,他的家裡既務農,但是又崇尚讀書,因此,年輕時的馮道就十分勤奮好學,並且品行也非常端正。馮道也是一個孝子,除了侍奉父母之外,最大的樂事就是讀書。

“牆頭草”般的歷經十朝,每朝都被重用,真正的官場不倒翁

馮道成年之後,因為學問不錯,就在燕王劉守光帳下做了幕僚,因為經常能夠給劉守光提供很多有利的意見,所以很得劉守光的賞識。後來劉守光討伐定州的時候,馮道勸告劉守光放棄討伐想法,自負的劉守光並沒有採納他的意見,還把他關押到大牢。果不其然,劉守光征討定州失敗,馮道被他人營救出來之後就逃到了太原,投靠了晉王李存瑁。李存瑁欣賞馮道的為人和文筆,所以給了他很高的禮遇。

晉王李存瑁的勢力後來逐漸坐大,自立為後唐莊宗,在滅掉梁國之後,馮道被提拔為戶部侍郎。可這官沒做多久,馮道的父親去世,因為馮道是個孝子,因此毅然辭去官職,回到家鄉為父親披麻戴孝。回到家鄉之後,馮道看到家鄉百姓因為收成不好而生活困苦,他就把自己做官時的俸祿全都拿來救濟鄉民,自己卻過著清貧的日子。因為馮道的家鄉靠近邊境,境外的契丹當時正是強盛之時,他們知道馮道這個人十分有才幹,想要把他擄去契丹,可惜因為邊關守備嚴密,馮道才逃過一劫。

“牆頭草”般的歷經十朝,每朝都被重用,真正的官場不倒翁

馮道為父親守孝結束之後,被莊宗召喚回朝做官,在回朝的途中聽說李嗣源起兵造反,馮道的朋友勸他不要回去,可馮道不聽勸阻,反而馬不停地趕回京師。可莊宗已經在兵變中遇害,李嗣源繼位做了後唐明宗。李嗣源知道馮道能力很強,因此留用了馮道,讓他做了兵部侍郎。

明宗在位期間,馮道因為學識、品行突出,被明宗任命為宰相。在馮道做宰相時,他大力推舉那些家境貧寒但有真才實學的人,因此十分受當時貧寒學子們的愛戴。因為馮道的文章風格自成一家,從不落俗,所以當時百官呈給明宗的奏章,大多都是馮道親筆起草的,朝中的官員對於馮道十分欽佩。

“牆頭草”般的歷經十朝,每朝都被重用,真正的官場不倒翁

公元934年,李從珂率兵謀反,將後唐愍帝趕出洛陽,馮道不忍見到生靈塗炭,便帶著百官開門納降。李從珂即位後稱後唐末帝,他免去了馮道宰相的職位,將他派出洛陽,到同州去當節度使,不過第二年又被任命為司空。

後唐末帝登基後第三年,石敬瑭起兵滅唐,在汴梁建立了後晉。石敬瑭欽慕馮道的才華,又讓他當了宰相。後來高祖派遣馮朝出使契丹,契丹皇帝耶律德光也非常看中馮朝,留馮朝在契丹待了兩年之後才回國。馮道回到後晉之後,曾經上表向高祖請求退隱,這個時候馮朝已經被封為魯國公,高祖沒有同意馮朝的退隱請求,硬是把馮朝留了下來。

後來晉高祖重病之時曾把幼子石重睿託孤給馮道,希望馮道在他去世之後能用心輔佐石重睿。但高祖病逝之後,馮道卻沒有遵從高祖的遺願,反而把高祖的長子石重貴擁上帝位,是為後晉出帝。出帝繼位之後不久,聽信小人讒言,又把馮道貶到同州當節度使,在此期間又輾轉多地,都是做一些地方官。

出帝在位第五年,契丹皇帝耶律德光率軍攻入後晉都城,滅掉了後晉。馮道為了讓耶律德光對中原百姓不妄動殺手,入朝奉承耶律德光,才讓耶律德光沒有侵害中原百姓。這個時候,河東節度使劉知遠自立為帝,建立後漢王朝,自己就是後漢高祖,馮朝後來在耶律德光死後歸附了後漢,在後漢先後輔佐了兩朝皇帝。

“牆頭草”般的歷經十朝,每朝都被重用,真正的官場不倒翁

高祖劉知遠死後,太子繼位,成為後漢隱帝,這時各地出現了叛黨,朝廷幾次出兵都沒能平反。之後隱帝任命郭威為大將軍率軍平叛,郭威臨行前聽從馮道給出的建議,果然成功平叛,這也讓郭威對馮道十分折服。

後來郭威在澶州軍變中被擁立為帝,次年建立後周王朝,太祖郭威請馮朝當了太師。太祖死後,養子柴榮繼位做了後周世宗。周世宗性格非常直接,每當發生戰事的時候,都要御駕親征,馮朝經常勸阻卻都不被採納,後來周世宗親征北漢兵敗,馮朝也在同年給太宗主持喪事之時病逝。

馮道此生歷經十朝,在每朝都被重用,卻從沒有哪位君主把他當成牆頭草對待,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因為馮朝的品行受人敬重,同時又有治國的才幹,當初投靠遼帝耶律德光也是為了保護中原百姓,其他時候做的都是漢人的官,因此,把馮朝當成"漢奸"其實是錯誤的,或許他本身就沒有很強的忠君概念,自古以來政權就是不斷交替的,況且當時處於亂世,又何必為了盲目的忠心而死呢?畢竟,在他心中,天下百姓的安危才是他真正關心的大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