沾益區農業農村局嚴把“兩個節點”抓實“四改技術”促萬壽菊產業提質增效

沾益區農業農村局嚴把“兩個節點”抓實“四改技術”促萬壽菊產業提質增效

春“分”得意,農事繁忙。眼下正值春種作物播種、種植的大好時節,也正是沾益區農業支柱產業之一——萬壽菊育苗的最佳節令。沾益區農業農村局嚴把“兩個節點” 、抓實“四改技術”,落實技術指導服務,促2020年萬壽菊產業提質增效。

沾益区农业农村局严把“两个节点”抓实“四改技术”促万寿菊产业提质增效

嚴把育苗、移栽節令節點。節令不等人,萬壽菊常規育苗節令要求在3月15日結束,苗齡在35—40天進行移栽;漂浮育苗在3月20—25日結束,苗齡在30—35天開始大田移栽,有水源保證的在4月底移栽結束,抗旱移栽在5月10日全面移栽結束。

沾益区农业农村局严把“两个节点”抓实“四改技术”促万寿菊产业提质增效

嚴把移栽標準。嚴格落實擴行降株要求,每畝栽植1600—1800株,採取150—160釐米下線,株距55—60釐米,充分挖掘萬壽菊單株生產力。

沾益区农业农村局严把“两个节点”抓实“四改技术”促万寿菊产业提质增效

抓實“四改”技術。重點從節令、培育適齡健康壯苗、適時抗旱移栽保苗、擴墒降株、提溝培土、病蟲害綜合防治等環節狠抓落實,解決萬壽菊生產“重栽輕管”的問題,有效提升單產效益。改進萬壽菊專用肥配方,調整萬壽菊專用肥配方中氮、磷、鉀養分含量,肥料含量由原來的25%(9:6:10)調整為40%(15:10:15),實行一次性施足底肥,延長肥效,減少後期追肥。改進整地理墒種植模式,由原來的起壠打塘種植改為平地打塘種植,待萬壽菊移栽成活後,株高在50釐米左右,統一進行提溝培土,做到溝無雜草、下雨墒無積水。改進萬壽菊種植密度,實行擴墒降株,由原來的畝栽2000株降為1600——1800株,根據地力,墒距統一為160—180釐米,株距55—65釐米,充分挖掘萬壽菊單株生產力。改進病蟲統防技術,苗床期統防病蟲兩次;移栽大田後,6月間以重點統防斑潛蠅、葉枯病、病毒病為主,7月至9月萬壽菊鮮花每次採摘後,統防葉枯病和葉面肥(磷酸二氫鉀),以延長花期。

沾益区农业农村局严把“两个节点”抓实“四改技术”促万寿菊产业提质增效

區農業農村局通過2019年在炎方鄉松韶村委會、白水鎮下坡村委會做的2組萬壽菊中耕管理對比試驗表明,萬壽菊高產與中後期管理相關性強,萬壽菊分枝期進行提溝培土、每採摘一次鮮花,進行病害統防和葉面肥噴施,比農戶習慣種植可多采4次鮮花,炎方鄉松韶村委會最高單產達2940千克,單株生產力達1.64千克;白水鎮下坡村委會最高單產達3404千克,單株生產力達2.8千克,2組試驗平均單產在2700—3400公斤,比農戶習慣性種植增產1063—1121公斤,增幅在32.9—39%,扣除成本畝增收2300—3000元,增收效果極為顯著。

沾益区农业农村局严把“两个节点”抓实“四改技术”促万寿菊产业提质增效

下一步,區農業農村局將在萬壽菊生產的全過程,根據農時,深入田間地頭,做好萬壽菊適齡健康壯苗培育、大田抗旱移栽、中後期管理標準化技術上進行培訓指導,提高服務質量,以狠抓萬壽菊標準化技術為突破口,引領萬壽菊產業提質增效,最終實現鮮花收購4.5萬噸,產值達4500萬元的目標。

通訊員:蔡奇林 盧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