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中國哲學巔峰沒有發展到西方的認識論上,為什麼?

範範範小軒


中國沒有“哲學”,只有“道”。西方歷來只有問題,沒有答案,所以發展出了哲學,而如今西方的哲學,也已經走到了山窮水盡疑無路的境地,而要柳暗花明又一村,就需要在東方文化的根上找。

西方哲學,自蘇格拉底、柏拉圖,肇始於主客觀二分而建立本體論、知識論(認識論)、倫理學的哲學體系,雖然隨著時間的流變,社會文化、政治體制、經濟變化而面對、解決的問題不同,哲學的對象、方法、重點有所不同,但其建基於客觀性、實在性、定域性和自我的基石沒有變,在基督教思想與希臘哲學傳統的競爭、互動和影響下,科學精神得以建立。

在哥白尼日心說基礎上,尤其到近代,笛卡爾、萊布尼茨、牛頓等,在哲學基礎上加快了科學和哲學的分離和異化,開啟了經典力學為特徵的科學時代,進而發展到相對論、量子力學為特徵的現代科學。

但弔詭的是,西方的哲學傳統本身發展到了無處可去也無家可歸的尷尬境地;現代科學,對於量子糾纏現象,迄今為止,給不出滿意的解釋,對於宇宙的來源和構成之猜想,從大爆炸理論、膨脹理論、平行宇宙理論、M理論、超弦理論等,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但遺憾的是,這些精神可嘉、令人尊敬的超強大腦、大思想家們,對於構成科學、哲學的四大基石不能、也不願完全放棄,立足於錯誤的基點而執著在現象界殫精竭慮、刻苦鑽研,雖然也取得了貌似近似正確的所謂成果,但解決問題的同時而帶來的問題和困惑也是紛繁複雜、層出不窮!

豈不知,中華大道智慧,對於現象界的來源、成住壞空的變化規律在幾千年前就已經瞭然洞徹、一覽無餘了!中華大道智慧,融通古今中外只是個時間和契機問題!可期可喜可賀,何其幸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