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辦個什麼廠能用閒置人員做工?

裡郎苗寨艾岡


在農村要想閒置人員能做工,還得從農業方面著手,現在的農村閒置人員都是年齡偏大的,50以上的多,他們能吃苦,對農業上的活都熟能生巧。

我們鎮上的幾個種植養殖場就解決了很多農村閒置人員能在家門口做工掙錢的問題,一個規模化養羊場,蔬菜制種合作社,養牛養豬場,中藥種植基地,茶園等。 這些行業農村閒置人員年齡大小,文化高低都打工,掙錢沒外出人員掙的多,但吃住都在自已家裡,小孩也管了,雞鴨也養了,自家的蔬菜糧食也種了,開銷比出外少。又不閒著。


淡定從容ZWH


在農村辦個什麼廠能用閒置人員來做工,這個要看看你們當地盛產什麼農副產品,才能夠來決定。

農村閒置人員主要是一些五六十歲的老年人,與一些在家看護孩子們的婦女,經常天天接時去你廠裡上班也不適用,因為留守婦女早晚要按時接送孩子們去上學,而五六十歲的男人家中一般種植了水稻,蔬菜,樹木,楠竹等農產品,需要時間去護理的。

所以,你在農村開一個廠的話,最好是辦一個涼蓆廠,一次性筷子廠什麼的,現在農村楠竹比較便宜,從過去的三四十塊錢一百斤,降價到了現在的十一二塊錢一百斤了,辦廠利潤高,用工又少又方便了,辦廠不賺錢才怪呢?

在農村辦一個涼蓆,一次性筷子廠

在農村七星老農家鄉,以前有位老闆把涼蓆,一次性筷子廠辦在省外地江西,前幾年後把廠子搬回了家鄉湖南益陽桃江縣高橋鎮了,當地楠竹資源十分豐富,加上當地現在種田都用機械化了,一個男勞動力可以種二十畝田了,所以家鄉閒置人員也多了起來了。

他辦了這個涼蓆,一次性筷子廠以後,就只請了一位開平板車的師傅上門收購楠竹,其餘廠裡工人我看了一下,就請了十幾個工人,男士們卸楠竹,用電鋸鋸楠竹,把鋸下來的楠竹刮掉節巴,刮掉竹青,破成一塊塊的篾,打掉竹子裡面的節巴以後,其它的活就讓女工人去幹了,廠裡每位聘請的工人工資才不到一百二十元整,非常的划算了。

那老闆為了節省廠房,就把涼蓆塊連同串涼蓆的尼龍繩,用車裝著一起送到了當地愛串涼蓆,有閒工的年輕婦女們家中去,大家都利用一早一晚的時間串了,據那些串涼蓆的婦女們講,串涼蓆快的一天可串到八十塊一天,而老人家戴上眼鏡也能串到二三十塊一天,大家都既沒丟失家務事情,又賺到了串涼蓆的手工費了,非常的高興。

所以,七星老農個人認為,如果你家鄉楠竹資源豐富的話,我建議你辦一個涼蓆廠非常的合適,成本低,利潤高,在家中串涼蓆的人又多,涼蓆價格又高,一鋪涼蓆的加工成本不到百一二十塊錢的,質量好的話,可以賣到二百多塊錢一床。大家認為呢?歡迎大家都發表評論!

[熱愛生活,喜歡交流,請大家多多關注七星老農回答,不勝感激!]


七星老農


農村裡辦個廠確實能安置不少的人,前提是規模不是很大又不會汙染的那種,我認為,這種廠可以利用當地稀有的土特產來進行加工,或者是開辦一些種植,養殖的小農場,然後招收當地農村人來做事,工資按日計算,我相信農村裡還是會有許多人來做工的。



上圖中為農村大嬸和大哥在果園做工

特別象農村裡有些年紀不是很大,五六十歲的大娘大爹們,日常裡,除了幹完自家的農活,又能在村子周圍找點事做,然後賺點小錢,誰又何樂而不為呢?

比如說,在我生活周圍的村子裡就有很多的小工廠,其中有一個箱包廠,廠長租賃了當地的一箇舊的民事房,然後在裡面擺上幾臺電工縫紉機,然後招些村子裡以及附近的小媳婦,大娘們來打帆布手套。

線和帆布老闆出,每加工一雙手套一元線,沒時間在這裡做的,家裡有縫紉機的,也可以帶回去加工,加工完了後到老闆這裡領錢就可,你別說,村子周圍的婦女們都願意做這活計。

圖中為裝番茄的工人

還有就是在村裡辦個種植蔬菜基地,苗圃,和承包荒山種植果樹,養殖場的也可以招用閒置人員來做工。我們這裡的蔬菜種植商,一種就是幾十畝,然後收採都是叫當地的農民。

如前久收採大白菜,我表姐她每天去做工日收入七十元,一個月下來還是有二千元的。還有這段時間正是收採菜豌豆的時期,我們當地就有人辦了個分裝菜豌豆的小工廠。

招收的人不分年齡大小,工作主要是把收採來的菜豌豆分出等級,撿出大小和老嫩莢,然後裝筐。幹活的時間也不長,也就是早上幾個小時,平均下來手腳快的可以賺到50元錢,一般的三十元。

在種植地裡做工的當地農民

我們這裡的主要是種植蔬菜為主,菜豌豆收完了,還可以撿辣椒柄,分裝四季豆,裝番茄等等活計。撿辣椒就是用剪刀把辣椒柄給剪了,然後有一些男的負責把辣椒從車上剷下來。去年我爹就去下過辣椒,聽他說一早上給五十元,要不是他腰疼,他還想去呢。

所以我認為,在農村裡辦工廠,首先你可先了解一下當地的情況和閒置人口的數量,利用本地的資質再來辦工廠。一個地方和一地方所擁有的資源都不相同,最主要的是辦一個具有缺稀性,產品又好銷售的工廠,這樣才能使工廠“活”起來,又能安置村裡的閒人。


泥糖小丫


在農村辦個什麼能用閒置人員做工?我個人認為在農辦個服裝廠,可以利用農村28歲至48歲左右的婦女做工。比方說我那年退役回鄉,經朋友引薦在家鄉農村辦起了服裝廠。要說明的是服裝廠,是從蘇州引進主要靠來料加工,也就是蘇州在安徽蕪湖高安鄉建了個分廠。當時蘇州總廠在我的家鄉,建起了兩幢大型𠂆房,一次可容納倆仟職工。廠建好後,開始投入生產,招工簡章一貼出,農村姑娘婦女紛紛報名,一下子解決,倆仟多人就業。據說後來廠方業務興旺,又擴建了兩幢大型廠房,基本上解決了家鄉農村姑娘婦女就業問題。我家屬三個侄女兒,全都進廠上班了,不用外出務工,在家鄉就業月入三仟多元工資。在農村辦這類工廠,既解決了企業用工難問題,又解決了農村閒置婦女就業,是件兩全齊美的好事。現在,我的家鄉己入住了鋼鐵廠、鋁廠,造船廠和水泥廠,當地婦女、小青年和壯年勞力都進廠了,企業人員不夠,還到外地招人務工。所以,現在很多企業直接去農村辦廠,既解決了自身用工難問題,又振興發展了農村當地的經濟。


汪海峰


在農村辦個什麼廠能安排閒置人員務工,農村這樣的廠子多了,他們開廠子必須得僱工人,聽肖為華給你們嘮嘮。

農村大部分土地都種植玉米,所以就產生了大量的玉米芯,農村燒柴不缺,秸稈有的是,所以有人看到這是一個發財的門路,就在農村附近建起了玉米芯加工廠,在附近僱了些當地的農民,僱當地的農民有許多好處,因為離家近,可以天天下班了就回家,老闆省了安排住宿,工人又守家在地把錢賺了,一舉兩得。

我家附近有個金溝合作社,這個企業是集種、養,銷一條龍服務,他們種出的小米都是無公害的,也就是不上化肥,用自己養的雞糞作為肥料,種出的糧食銷往各個訂單企業,聲譽很好。這個企業在我們附近僱傭了大量的閒置人員,給地方的勞務輸出做出了很大貢獻。

農村能辦廠的很多很多,我就不一一例舉了,開什麼廠要根據自己的實力和銷路去選擇,希望有能力的人都到農村辦廠,農村的勞力很多,價格還不是那麼貴,希望大家在農村發財。


肖為華


電子代工,農產品加工,裝飾材料等等,但都有一定風險,要看看自家農村市場環境,競爭大不大,客戶來源等。如果只有你一個人想搞,那你必須考慮到客戶來源以及其信譽度。不要相信電視上那些致富廣告,都是黑心電視臺收黑錢播放的假廣告,騙了你錢以後,會利用法律空子,用各種表面上看合理合法卻十分缺德的藉口拒絕給你報酬。


WD8039自由者


個人認為辦廠要因地區而定!地區勞動力閒置時間以及資源特產和生活必需品都要因地制宜,農忙時間而定,按產量接訂單比如說:織錦,柳編和一些生活用品的加工,計件工比較適宜。


五更天的雞鳴聲


網,魚網加工,織毛衣,穿珠子,玩具,日常用品,衛生用品,包裝,製作乾貨。


鄭新鎮


在農村辦個手工活的廠最好,因為農村閒置大多是老年人。例如辦個塑膠修邊廠就很好


阿山的生活點點滴滴


農村的確有很多上了年齡的五、六十歲的閒置人員,他們主要是在家看管和接送孩子的,文化程度一般不高,如果可以在附近搞個手工(串塑料花、打包紙盒等)代發應該可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