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慈欣黑暗森林法則的負面影響

大劉的作品,我很早就看,在他不出名的時候還在博客上推薦過。我個人是很喜歡的。他的黑暗森林法則是我唯一反對的理念。

由於大劉作品的普及,居然很多人把這套小說裡的環境設定,“小說家言”,當成了科學定律來看。我身邊很多朋友都很推崇。

劉慈欣說,“黑暗森林法則並不是一個科學概念,只是我在作品中的一個設定,或者說只是一種可能性,而宇宙中的可能性是無限多的,比如說一種極端的可能,宇宙中只有地球上有生命。所以不必把它當做定律,科幻作家的任務,就是把各種可能都寫出來,讓讀者有更廣闊的視野”。

這個大劉創造的法則,其實是霍布斯在《利維坦》中提出叢林法則的一個簡版或者之下發展出來的一個設想。但是霍布斯本身並不是信奉人類社會是叢林法則左右的,他是為了說明人類的權利如何讓渡給政府或者君主,假定存在一個完全無政府的狀態,每個人是最大限度的自由人,猜出現了叢林法則,但是我們每一個有歷史常識的人都知道,這是反歷史的,完全是霍布斯的一個方法論,假象。

達爾文主義是說明自然界的,但是很多人用它推導出人類社會的弱肉強食主義,也就是叢林法則和社會達爾文主義。

比叢林法則更完善的理論是斯賓塞等人的社會達爾文主義。黑暗森林的說法更像個臨時稱呼。社會達爾文主義是很可怕的,我們國家最早由嚴復翻譯轉介過來。社會達爾文主義一般必然會和種族歧視以及所肉強食的霸權主義結合起來,因為信奉這個,就是鼓勵欺凌。

但是我們從人類成為智人的這個長度的歷史階段來總結,人類是靠合作才發展到現在的。人類社會,更適合的總結是社會進化論或者馬克思主義社會進化論。

智人靠合作走出非洲,靠合作和社會分工取得了自然界其他任何一種生物不能發展出來的科技文明。人類靠合作實現了機器才能實現的創造,人類靠合作打敗了不會合作的尼安德特人等非智人類。

人類還依靠合作發展出了人類團結的組織,跨越了民族、語言、國別。

地球在人類的合作之下才越來越成為地球村。

當然合作和鬥爭是對立統一的,總體是合作,鬥爭是局部,鬥爭是為了最終統一思想。

人類把彼此間的暴力行為其實是收縮在一個很微妙可控的一個範圍,最終人類必將統一。

暢想一下,如果外星文明和我們接觸,也會由最初的恐懼彼此,經過發展和進化,最終互相合作。


大劉本身是不想讓人們信奉所謂叢林或者黑暗森林的,產生的負面影響與他也沒關係。但是我們也要警惕,不要一方面相信和諧共處,一方面暗自信奉人與人之間弱肉強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