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层固化:寒门难出贵子,精英的诞生是几代人的努力

阶层固化,这个概念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不期然而然的事实。

寒门再难出贵子,这句话让人感觉到有一种深刻的悲伤。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

开始流行一句话: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不可否认的是,有很多人依然输在了起跑线上。《极限挑战》里有一期,节目组走进一所校园里,在操场上举行了一次模拟人生竞赛的跑步比赛。

这是一场特殊的比赛,参赛同学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但在起跑前,由场外主持人请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的孩子向前走一步,有几位孩子向前迈出了一步;接着主持人又让从小就参加过早教及各种学前培训的孩子向前走一步,又有几位孩子向前跨了一步;接下来主持人又问家里有让孩子留学打算的孩子向前走一步,前面已经走了两步的孩子几乎也同时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阶层固化:寒门难出贵子,精英的诞生是几代人的努力

诸如此类的问题问了有五六个,问完问题时,有的孩子几乎已经走到了赛程的中点,而有的孩子依旧原地不动。

当主持人宣布,以孩子现有的位置为起跑点开始比赛时,一声枪响后,原地不动的孩子奋力拼搏向终点冲刺,而那些本来已经占据优势的孩子也在努力向前奔跑。

结果,极少数站在原地不动的孩子追上了前面的孩子,而大部分孩子基本上保持了原有的差距。比赛的结果不言而喻,那些已经迈出几步的孩子大部分取得了名次,而那些站在原地不动的孩子无论如何用力,终未能超过前面的孩子。

没有什么能比这个故事更能应证原生家庭对一个孩子成长的重要作用。

很多年前就流行一句话:最可怕的事情就是比我优秀的人比我还要努力。

你也许会用撒贝宁说过的那句话来回怼我的观点: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跟起跑线没有多大关系。但我想说的是,如果一个体能超强的选手和一个营养不良的选手去比耐久力的话,谁赢谁输是显而易见的。

阶层固化:寒门难出贵子,精英的诞生是几代人的努力

《都挺好》里的苏明玉与原生家庭绝恋后自力更生,得遇老蒙提携继而将她培养为一等一的销售人才,苏明玉成为江南地区的大区销售经理,年薪过百万,开豪车,住豪宅,衣锦还家,不仅事业有成,而且最终赢得了亲情,爱情,可谓人生的赢家。

但这也许只有在电视剧里才能看到。

现实生活中,一个孩子,如果失去原生家庭的支持,很可能举步维艰。

我曾经在十多年前认识一个孩子,他学习非常好,升初中时,母亲因为家庭矛盾疯了,她总是突然发疯跟家里的亲人打闹,然后拿着菜刀乱砍,最后跑出去再被家人找回来,隔一两个月就会折腾这么一次,孩子无心读书,上课时心里都在替母亲担心。

这孩子的人品很不错,同学老师都愿意帮他,从初中到高中,上学一直免费,但所有的一切依旧不能使他像正常孩子一样求学,他的成绩因为担心母亲的安危而一落千丈,高三时正好征兵,他没有参加高考就去当了兵,在训练中受了伤,复员后拿了几万块钱去了南方,现在工作依旧没有着落。

而当时与他一样学习不错的另一个孩子顺利考上了大学。

阶层固化:寒门难出贵子,精英的诞生是几代人的努力

生活中这样的事情层出不穷,穷人的孩子生存的条件使他们没有那些家庭条件好的孩子得到的资源好,他们能凭借的只是自身的力量,没有人能为他们助力,但那些家境优越的孩子,他们的人生差不多由父母为其规划好,而他们只需要按部就班去践行就行,如果优质教育和普通教育效果相同,那教育的优劣如何体现呢?

依赖于家庭的孩子况且如此,更别说失去家庭支持的孩子,他们的人生是单打独斗,在这个凡事都需要找组织找团体的社会环境下,个人的力量是微乎其微的。

当然,不乏有特例,而我们讨论的是大部分。

没有几个人能像苏明玉一样遇到贵人。

一个人的生存环境其实差不多就能锁定他未来的人生道路和发展方向。

前几天有个女孩儿跟我说:我喜欢和优秀的人在一起。

和优秀的人在一起,你会逐渐变得和对方一样优秀,但如果和比较差的人在一起,你的人生格局也会在不知不觉中被渐渐拉低。

一个失去原生家庭支持的孩子,多半不是独行的猛兽,更多的像离群的大雁,

当暴风雨开临的时候会迷失方向,甚至会折断翅膀。

优质社会资源,往往掌握在精英手中,而精英的诞生,往往是几代人的共同努力。

阶层固化:寒门难出贵子,精英的诞生是几代人的努力

苏明玉如果没有遇到老蒙,她的人生,也不过是一个普通女子,过朝九晚五的打工日子,没有钱和事业,她将失去底气,根本不会再回苏家,以她的性格,她不会让苏家人小看她。

所以,也就不存在重拾亲情的可能性,你可能感觉亲情之间谈钱伤感情,但是亲情如果不谈钱的话,苏明玉离家十年,又有谁去看过她管过她?

人类情感的最终表达方式还是物质,因为这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根本。

只有让自己更优秀,你的下一代才会更优秀。如果你想让你的孩子与众不同,那么你就需要与众不同,否则,也就没有太多的道理要求孩子一定要优秀,你能做的,也只是希望孩子优秀。因为,在你望子成龙的同时,孩子也曾希望父母能成为人中龙凤,如果将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倒过来的话,大部分家长都都不及格。

如果你的孩子普通,就请接受他的普通 ,不要去责怪他,不要去强迫他。

因为,你也曾经一样的普通,我们给不了孩子太多,就让他活得轻松一些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