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統治下的“道教”和“儒教”

一、道教

1、戰國末期,齊國學者集各家所長,尊黃帝和老子為創始人,因而被稱為“黃老學派”。

2、黃老學派關心天下,結合自然天道觀,闡發無為治國的政治主張,在西漢初年被重用。

3、戰國末期,在黃老道形成的過程中,同時在燕齊之地還形成了神仙道、方技道。

4、神仙道、方技道的術士,不斷鼓動秦始皇耗費巨資訪仙問藥,求而不得,被秦始皇坑殺。

5、漢朝一統後,方仙道又以祥瑞之事,五德之說忽悠漢文帝,敗露後被處斬滅族。

6、漢武帝時,方仙道與魯國儒生聯合搞了封禪大典,同時忽悠漢武帝“且戰且學仙”。

7、漢武帝時,黃老道學者大多被淮南王收為門客,劉安造反失敗後,誅殺數千人。道家的官方學者被打壓到了民間。

8、東漢西域佛教傳來,楚王英、桓帝都把“浮屠”看作跟黃老同類事物。

9、東漢末年,琅琊人于吉作《神書》,創立太平道。于吉被孫策所殺。

10、公元184年,太平道張角兄弟,領導十萬信徒鬧出黃巾軍起義,試圖建立政教合一的國家。

10、公元125年,張陵創建五斗米道教,公元194年其孫張魯領導信徒割據漢中,正式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國家。公元215年,張魯投降曹操,政權解體,道教被改造後北遷。

大一統治下的“道教”和“儒教”

二、儒教

1、春秋末年,孔子確立了繼承傳統,恢復周禮的主調子。

2、戰國中期,孟子力闢眾說,為儒家確立了帝王師的理想。

3、戰國末期,儒家發展成為天下顯學,但是秦人不用。

4、漢高祖時期廢除一切禮儀制度後,發現部下太放肆了,於是讓孫叔通重新設計禮儀。孫叔通帶著自己的弟子,到孔夫子的老家尋了三十多個儒生,一起設計漢代儒禮。

5、公元前200年十月初一,長樂宮落成大典,孫叔通的禮儀正式實行。高祖說,今天我才常道當皇帝的樂趣。

6、漢武帝時期,衛綰提出將儒家定為一尊。被竇太后否決,並把牽頭的儒生投入監獄。

7、竇太后去世一年後,為了抑制民間私相授受,漢武帝設立儒學博士五名,分別傳《春秋》《易》《詩》《書》《禮儀》。

8、公元前125年,在公孫弘的建議下,從各地選拔官方學員50名。王莽造反的時候,這批學員已經有三萬多人了,都是“王大聖人”的鐵桿粉絲。

9、公元前125年,公孫弘建議通過考試選拔人才,來實現子夏“學而優則仕”的主張。

10、公元前134年,董仲舒的天人感應,為儒家的發展填上濃墨重彩的一筆,至此作為封建禮教的儒教正式形成。

大一統治下的“道教”和“儒教”

三、儒教的基本信條

1、信奉天上有神,它有意志,有意識,並監視著人們和政府的作為。

2、信奉一切神怪死後的靈魂也在繼續發揮監視的作用。

3、信奉善惡報應,老天爺會處罰作惡的人,獎賞行善的人。

4、信奉天人感應,邪惡是行為,老天爺會先發出災異現象來警告世人。善良的行為,同樣會收穫祥瑞。

5、信奉人能感動天地,靠大量的做善事,可以改變天意。

6、信奉占星學,認為天象跟人間政治事件密切相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