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有六位將軍號為徵南,三人是徵南將軍,三人是徵南大將軍

徵南將軍是在東漢初期由光武帝劉秀在軍中設置的一個高級官職。不過,縱觀整個東漢時期只有岑彭一人擔任過該職,還是徵南大將軍。至漢末三國時期,曹操為了適應當時特殊局勢的需要,在軍中設置四徵將軍時,徵南將軍成了一個常見的高級武職,其中資歷較深者任徵南大將軍。曹魏集團中有六人擔任過該職,其中,三人是徵南大將軍。

曹魏有六位將軍號為徵南,三人是徵南將軍,三人是徵南大將軍

第一位:曹仁。曹仁早年跟隨曹操四處征戰時屢有戰功,深得器重,他曾先後三次擔任徵南將軍,不過,前兩次是代理,第三次才正式轉正。第一次為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平討荊州時,任命曹仁為行徵南將軍。曹仁在此期間,駐守南郡的江陵,與東吳主帥周瑜率領的眾將士對峙了一年有餘。期間雙方展開了數次激烈的交戰,曹仁與周瑜都有多次親臨敵陣作戰的經歷,周瑜還在交戰中受了重傷。在長期的交戰中,曹仁部將損失慘重,無奈之下棄城撤退。

曹魏有六位將軍號為徵南,三人是徵南將軍,三人是徵南大將軍

第二次為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曹仁跟隨曹操參加了第一次征討東吳的濡須之戰後,孫權遣使請降,曹仁復任行徵西將軍,屯兵駐守樊城,假節統領荊州軍事。在此期間,曹仁為了擴充實力,加重了徭役。宛城的吏民不堪重負,在守將侯音等人的帶領下聯合關羽反叛,曹仁隨即率部進行了長達一年多的平叛。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曹仁平定了宛城的叛亂後,才正式轉為徵南將軍。曹仁在此期間的主要戰績就是抵禦蜀漢名將關羽的圍攻。魏文帝曹丕繼位後,曹仁由徵南將軍遷升為車騎將軍。

曹魏有六位將軍號為徵南,三人是徵南將軍,三人是徵南大將軍

第二位:夏侯尚。夏侯尚是曹魏的宗室近臣,早年追隨曹操征戰時頗有戰功,曹仁獲得晉升後,夏侯尚以徵南將軍兼任荊州刺史,假節統領南方軍事。夏侯尚在職期間,率部進軍東三郡,與降將孟達一起擊敗劉備的義子劉封,以此功又被晉升為徵南大將軍。

曹魏有六位將軍號為徵南,三人是徵南將軍,三人是徵南大將軍

之後,夏侯尚參與了曹魏徵討東吳的第二次濡須之戰。在此戰中,曹仁率部擊敗了東吳名臣諸葛瑾。戰後,曹丕論功行賞,夏侯尚假鉞並晉升荊州牧。不過,夏侯尚的結局不算好,因為曹丕絞殺了他最寵愛的妾室,最後憂思成疾,於黃初七年(公元226年)鬱鬱而終。

曹魏有六位將軍號為徵南,三人是徵南將軍,三人是徵南大將軍

第三位:夏侯儒。夏侯儒既是曹魏的宗室近臣,也是徵南大將軍夏侯尚的堂弟。夏侯儒在史料中的記載不多,早年加入曹魏集團後,在魏文帝曹丕的弟弟曹彰帳下任驍騎司馬,後來還參加過西線戰役,官至徵蜀護軍。據《三國職官表》載,正始二年(公元241年),夏侯儒遷升為徵南將軍,荊、豫兩州都督。夏侯儒在職期間,跟隨司馬懿一同戰敗東吳名將朱然建功,不久後被召入朝中升任太僕。

曹魏有六位將軍號為徵南,三人是徵南將軍,三人是徵南大將軍

第四位:王昶。王昶是繼夏侯尚之後的第二位徵南大將軍。王昶在正始年間由徐州刺史遷升為徵南將軍,假節督領荊、豫二州。王昶在職期間督練水兵、屯田蓄糧,在地方的政績非常突出,嘉平三年(公元251年)被晉升為徵南大將軍。後來,王昶參與平定毌丘儉等人的叛亂時建功,於正元二年(公元255年)轉升驃騎將軍。

曹魏有六位將軍號為徵南,三人是徵南將軍,三人是徵南大將軍

第五位:王基。王基加入曹魏集團後,在地方、朝廷、軍中都擔任過重要職務,在軍、政兩方面的成績都非常突出。王基任荊州刺史期間,抵禦東吳的過程中屢建軍功,後又追隨司馬師、司馬昭等參與了平定淮南地區的兩次叛亂,受到了司馬家族的器重。甘露四年(公元259年)遷任徵南將軍,統領荊州軍事,不久後病逝於任上。

曹魏有六位將軍號為徵南,三人是徵南將軍,三人是徵南大將軍

第六位:陳騫。陳騫是功臣之後,其父陳矯是曹魏集團的司徒,他是曹魏集團的最後一位徵南將軍,同時,也是第三位徵南大將軍。陳騫早年以父功加入了曹魏集團,初任尚書郎,後又歷任太守、長史、御史中丞、尚書等職。陳騫之後轉職軍界,曾在西線參與過抵禦蜀軍的戰役,甘露年間還參與了平定淮南諸葛誕的叛亂,甘露四年(公元259年)直接遷任徵南大將軍,使持節督領荊州地區的軍事。司馬炎篡魏建晉後,陳騫在西晉集團官至大司馬。


參考書籍:《三國志》、《三國職官表》、《晉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