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斷線,跑魚,不是因為魚過大,而是你沒有掌握提竿的技巧

提竿技巧,對很多釣魚人來說,不是很瞭解,造成斷線,跑魚也不足為奇。本文,詳細介紹一下提竿的技巧,供廣大釣友參考。

造成斷線,跑魚,不是因為魚過大,而是你沒有掌握提竿的技巧

釣魚的過程中,浮漂是唯一的信號傳遞源。

魚在吃餌的時候,反應到浮漂,提竿的時候到了。提早了,魚尚未入口,提晚了,魚己吐勾,所以,提竿的時機即不能早,又不能晚,否則就會空勾。

因魚種與環境的不同,必須結合釣法與敏銳的識漂能力來決定。

造成斷線,跑魚,不是因為魚過大,而是你沒有掌握提竿的技巧

提竿的時機與季節,水深,釣組,釣餌的關係很密切。

初春時溫度尚低,魚覓食輕,遊動緩慢,反應到浮漂不太明顯,只要漂動,即可揚竿。

夏季溫度高,魚活躍,覓食迅速,只要浮漂移動,下沉或上升時即可提竿。

秋季天氣轉涼,魚活躍度趨於平穩,覓食穩重,浮漂反應遲緩,緩慢上升或下沉即可提竿。

水深,水線長,魚吃勾時浮漂反應則慢或不明顯,漂上升或下沉立即提竿,稍遲一步,魚可能己吐勾。

水淺,魚咬勾時浮漂反應明顯,上升或下沉即可提竿。

造成斷線,跑魚,不是因為魚過大,而是你沒有掌握提竿的技巧

沉底釣時,餌料著底,墜的重力大於漂的浮力,靈敏度較低,浮漂反應慢,見漂動就應提竿。

懸勾釣時,餌料立於水底,靈敏度高,浮漂反應明顯,稍遲提竿也可以。

用葷餌垂釣時,只要魚咬勾,輕易不會吐出,稍遲提竿也無所謂。

素餌垂釣時,如果用霧化好的餌料,見到漂上升或下降應立即提竿,否則,魚會吐勾而去。如果用硬的餌料,稍慢點也可以。

造成斷線,跑魚,不是因為魚過大,而是你沒有掌握提竿的技巧

提竿的技巧不是看一篇文章就能掌握好的,要靠經常的鍛鍊和摸索,經驗豐富的老釣魚人,也是在長久的垂釣中學習積累出的經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