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来自武川餐馆老板的留言,也许是疫情中最真实的声音

今天在内蒙古时间的后台收到一条留言,看后感慨万千,想让更多朋友看到,所以我们未经本人许可把这条留言放了出来。

一条来自武川餐馆老板的留言,也许是疫情中最真实的声音


这位微信名为“山里人”的朋友留言是这样的:

时间小编,我是你们的读者。今天看到王莉霞书记路过我们武川自己掏腰包下饭馆吃莜面,我很激动。去年我和弟弟在村里帮助下,借了点钱在武川开了一个小饭馆,卖咱们武川莜面,生意还凑乎,还帮弟弟也脱了贫。这肺炎来了以后我们这小买卖难啊,现在开了门也人很少,王书记这一来我们真的很感动,想让你们给说一说,我这文化不高不会写,啥时候来武川莜面管够,我电话15XXXXXXXXX。

一条来自武川餐馆老板的留言,也许是疫情中最真实的声音


其实我们也没有太多华丽的辞藻去讲述这件事,把一件事描述的很美好是作家的本领,把一件事喷的很烂是“键盘侠”的专长,而我们选择用客观的认知去看清事物本质。


想起一个特别要好的朋友东子,去年在赛罕区开了一家串串香,故事和所有人一样:不甘心一事无成,不顾家人反对,借钱贷款开了这家餐馆,为了省成本一个人是老板是服务员是厨师。


一条来自武川餐馆老板的留言,也许是疫情中最真实的声音


本来生意还不错,盘算着2年把贷款还了,结果一场疫情打乱了一切。前阵子和我讲起初八初九初十连续三天自己一个人在店里坐着偷偷的哭;讲起虽然不营业但是按时给店里伙计们开工资,后厨老王体谅他,怎么都不肯收下工资;讲起隔壁东北菜的张大哥过完年就把饭馆牌子摘了回东北老家了,讲起给房东打电话想晚点交房租,而房东直接给免了2个月的房租。


这位马上30岁的呼市老男孩泪流满面。


东子的背后是一个等着他去养活的家,东子的店员背后也是一个等着他们去养活的家。


一条来自武川餐馆老板的留言,也许是疫情中最真实的声音

此前,西贝餐饮董事长贾国龙接受采访称,预计春节前后一个月时间将损失营收7-8亿元。两万员工待业但按照国家政策规定工资要继续发,一个月支出就在1.5亿左右,西贝账上的现金撑不过三个月。


在这次疫情中,我们见过太多平凡的内蒙古人披上铠甲化身英雄去帮助每一个陌生的同胞,而在复工后我们能帮助的人还有更多!


当呼和浩特发布有关文件鼓励去餐馆吃饭,有一些人嗤之以鼻,调侃到:还要我去养活饭馆吗?


从来没有人去强制你下饭馆,就像疫情中没有强制谁去社区当志愿者,但还有千万呼和浩特人主动走到一线去做防控疫情的志愿者。因为他们都愿意为了让这座城市变得更好,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code>
一条来自武川餐馆老板的留言,也许是疫情中最真实的声音


也许有人会说,现在去餐馆吃饭不安全啊。

我们想说的是:

当我们找回勇气,城市才能恢复元气。

人云:“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

王莉霞书记这次“下馆子”就是身先带头,

率军者披坚执锐,执戈者战不旋踵。


一条来自武川餐馆老板的留言,也许是疫情中最真实的声音


这次疫情中我们亲历了太多让人无法言表的事。

无数平凡的英雄坚守在草原,

奔向危险,燃烧自己。

而现在,有你才有呼和浩特,

每个人都在走向自己的2020,

你我都是这座城市的唤醒者,

感谢每一个不可或缺的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