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小时4分38秒开始,《大赢家》才算赢

疫情未了,春天来临,看新片的日子还会远吗?


继大年初一《囧妈》线上免费上映后,就在上周五,嗷嗷待哺的观众又免费看上了原本的院线喜剧《大赢家》。


甭管怎么说,目前评分6.8,比山争哥哥的《囧妈》要好太多。


尽管如此,我还是要客观地聊聊这部听片名很容易误解成电视台周末综艺的电影


大赢家


从1小时4分38秒开始,《大赢家》才算赢


会不会迎来“报复性观影”我不清楚,但“报复性审美”我倒是见识了。


一帮观众打四星不说,就连平时一些爱较真的影评人、媒体号,都给出了最低三星的保守评估。


电影本就见仁见智,单就我个人来看,影片前一个小时,还真应了李老师的那组成语:


从1小时4分38秒开始,《大赢家》才算赢


为何?倒霉就倒霉在改编上。


故事很新颖:银行职员严谨,做人的确也很严谨。因为被选中在演习中扮演劫匪,导致本该一秒结束的活动,硬生生闹了一天。


影片改编自日本作家都井邦彦的小说《游戏永无结束时》,这不是原罪,原罪在于之前日韩也拍过。


早在1991年,本木雅弘就出演过日版《永不结束的游戏》。


2007年,郑在咏出演的韩国版《率性而活》,至今评分仍高达8.3。


对于看过韩版的观众来说,《大赢家》则显得不那么友好。


从1小时4分38秒开始,《大赢家》才算赢


改编最怕照搬,创作最怕雷同。


无论流程细节还是基本笑点,《大赢家》仿佛是照葫芦画葫芦。


开场“爆头便衣”的细节讲说,以及众人监视器前找对错的桥段,就已似曾相识。


从1小时4分38秒开始,《大赢家》才算赢

从1小时4分38秒开始,《大赢家》才算赢


中段与美女警察的拳拳到肉,连腿部特写的镜头都很熟悉。


从1小时4分38秒开始,《大赢家》才算赢

从1小时4分38秒开始,《大赢家》才算赢


高潮特警队的全军覆没,戏剧转折点也如此雷同。


从1小时4分38秒开始,《大赢家》才算赢

从1小时4分38秒开始,《大赢家》才算赢


还有一些笑点,无太多创意。


比如打电话给“牺牲警察”的家属,虽说对象从韩版的妈妈变成了妻子,但都以晕倒收尾。


先不论模仿痕迹明显与否,这新鲜度就已大打折扣。


从1小时4分38秒开始,《大赢家》才算赢

从1小时4分38秒开始,《大赢家》才算赢


演习说白了是对违法行为的模仿与替代,那什么行为可以替代“强奸”呢?


全片最为华彩的当属俯卧撑充当强奸行为的戏码,可惜这一笑点仍是韩版在先。


从1小时4分38秒开始,《大赢家》才算赢

从1小时4分38秒开始,《大赢家》才算赢


当然,原创笑点也是有的,不过都是些贫嘴加荤段子,对情节的促进作用几乎为零。


比如银行职员摸特警部队队员肌肉,孟鹤堂又在一旁插科打诨。


先不说德云社的相声表演在这里违不违和,光大妈袭胸这招儿,小S现在都不用了。


从1小时4分38秒开始,《大赢家》才算赢


男主严谨的扮演者大鹏,一直很卖力,但也只是卖力而已。


近几年拼命在角色上求转型,观众有目共睹。


《铤而走险》《受益人》展示的都是地域性小人物的底层故事,落魄出洋相,又显一丝辛酸。


卖力归卖力,但这演技上的硬伤……


就说开头跟田雨的一场训斥戏,那憋着的笑场真当观众看不出来吗?


从1小时4分38秒开始,《大赢家》才算赢


角色身份与行为上的矛盾,也使人物很难立住。


理解,为过审,导演将韩版“交警做强盗”的设定改成“银行职员做强盗”,也更忠于原小说的设定。


可关系变了,铺陈情节却没有供应上。


比如警察有刑侦与反刑侦的能力,那你让一个银行职员,仅因态度严谨就能超凡入圣到如此境界,真当警察吃白饭的?


从1小时4分38秒开始,《大赢家》才算赢


另外在诠释人物时,大鹏用力过猛,在角色呈现上与性格有所偏差。


严谨的人不易变通,但跟傻还属于两个概念。


戴个皮卡丘头套就赶去银行,这不是憨傻是什么?


从1小时4分38秒开始,《大赢家》才算赢


而在表现严谨的心理时,大鹏给我的感觉不是据理力争的轴,而是傻里傻气的木讷。


这一点主要体现在念白的方式上。


你是一个严谨的人,有理的心理暗示使得念白必然有力,而不是像大鹏那样软绵绵地逗字。


软绵绵给人的感觉大多不自信,而严谨的人可以有矛盾,但绝对认同自己的行为方式。


大鹏羸弱且像是没想好下句要说什么的念白,的确让人跳戏。


从1小时4分38秒开始,《大赢家》才算赢


若没看过《率性而活》,《大赢家》还算有些乐趣。


可惜翻拍的原罪太浓,失去了神秘性与笑点。


但也并不是说,《大赢家》就一无是处!特别是在1小时4分38秒,煽情加笑点,才渐渐有点新意。


这里就不得不说说腾格尔大爷和许娣阿姨的亲情客串。


从1小时4分38秒开始,《大赢家》才算赢


韩版在家属劝说儿子一场戏中,以说教为主。


而在《大赢家》中则放大了喜剧效果。


所谓一家子轴人,脑子里想的是如何把工作做到位,比如父亲的格言:


有困难,克服困难;没有困难,就给警察制造困难。


从1小时4分38秒开始,《大赢家》才算赢


而只因儿子上直播,“珍珠妈妈”小市民心理爆表。


在街坊邻居那倍儿有面儿,不仅说媒,还直接在现场做起征婚广告。


从1小时4分38秒开始,《大赢家》才算赢


别看亲爹亲妈这么无厘头,出发点只有一个:


演习做强盗也是一项工作,既然如此,那就要全身心投入,百分百做好!


如果说父母负责轴理,那么男主的妹妹则负责轴情。


从小声带受伤,声音不好听,宁可让别人觉得她是个哑巴,也不愿意说话。


但人家是哥控啊,为了哥哥,第一次发声报告警察埋伏的方位。


从1小时4分38秒开始,《大赢家》才算赢


这一喊,也唤醒了参与演习的同事,以及警务人员。


之前不配合演习的人,也都开始认真对待这次工作。


为什么先前吊儿郎当?品品田雨饰演的经理说的话:


“警察同志们都还饿着肚子呢,你们居然敢点火锅!”


“警察抓不住你,那你就乖乖让他们抓啊!”


这不让录那不让录,还不是怕“抹黑”警察,得罪上级,丢了饭碗。


从1小时4分38秒开始,《大赢家》才算赢


而在男主严谨看来,敷衍工作,才是对警察职业的真正抹黑。


把自己的浑身解数使出来,不是为了找麻烦,而是在演习中磨练对方,从而让对方在实战中能真正保护民众安全。


《大赢家》在此的立意的确具有讽刺性,针对的正是当下的面子工程


从1小时4分38秒开始,《大赢家》才算赢


除了畏惧上层,不当回事儿的原因还在于一个的真理:


青春痘长在别人的脸上不让我担心。


仍旧是田雨经理的台词:


“抢银行只要不抢到自己头上,都还是喜闻乐见的。”


演习是为了防患于未然,但很多人却不上心。并非他们不觉重要,而是觉得这东西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从1小时4分38秒开始,《大赢家》才算赢


让·埃默里说过:“人不是害怕死亡,而是害怕死去。”


没有切肤之痛,何来彻骨之思?


群众的看客心理此消彼长,这边银行被窃,人质生死未卜,那边还在聊征婚的事。


你可能会觉得,看客的成因仅仅是受众的麻木。


那么继续追问:受众为何麻木?


片中有一细节:当演习发生了与之前计划不同的事,记者回了句:“通稿上不是这么说的。”


我们写惯了别人要我们写的,看惯了别人要我们看的。


我们生活的世界成了一个游乐场,一个无需在意也无需用心的游乐场。


从1小时4分38秒开始,《大赢家》才算赢


既然大众麻木,那么个人到底是“淈泥扬波”,还是“深思高举”?


面对演习,警员各种表忠心,然后没弄清歹徒背景就一顿猛攻,导致任务一次次失败。


生死攸关,银行职员想的也都是如何早点结束演习,好去讨领导欢心,好赶在医院关门前拔牙,好去见丈母娘。


导演在演习中也加了一些当下生活中的话题,比如母胎solo、单亲妈妈、代际关系等。


而这些都是为了从侧面表现一个现状:相比于灾难,生活更重要。


从1小时4分38秒开始,《大赢家》才算赢


在这个游戏化,且什么都不当真的世界,男主严谨,成了另类的存在。


你认真对待工作,做事情严丝合缝,可在别人看来就是冒傻气。


如果你的努力没有回报,那就再努力些,别人总会理解你的良苦用心。


《大赢家》还是给了观众一个幻想性的结局:只要做事到位,一切都会好的。


从1小时4分38秒开始,《大赢家》才算赢


影片后半段,女职员那条线算是填了韩版的坑。


《率性而活》里的姑娘单一化,最后跟警员的情感也有种赶KPI的感觉。


但在《大赢家》多了份铺陈,即柳岩饰演的银行姑娘一直是大鹏暗恋的对象。同时姑娘对小伙也有点意思,然后俩人就……


女的成了另一个强盗,帮男的里应外合。


立马有种《邦尼和克莱德》的感觉有木有?


从1小时4分38秒开始,《大赢家》才算赢


虽说《大赢家》还是很像春晚小品,人物功能化、情节理想化,且口号煽情的成分也比较严重。


但就现实批判角度,社会问题讽刺等方面,放到大环境中来看,的确难能可贵。


社会中总有人遵循“唯上至尊”,而有时候“唯理至尊”,也会收获幸福。


疫情当前,影视寒冬,能有这样一部敢说真话的辛辣喜剧,绝对能让你笑对人生中的种种不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