苕种不出苗,苕秧都往土里长,为什么?我用切身经历告诉你缘由

各位,别看我现在还算一个资深的农村人,其实在我年少的时候,在各种农业活动中曾经也有过几次错误的做法,出现过不少的囧事,导致我家的农作物生长不良甚至是不长了,带来了一定的损失。

比如把玉米育苗营养球捏得过紧导致种子不出苗、给菜地追施尿素图省事就乱撒一气导致蔬菜生长不均匀、给红苕种育苗排放时将苕头朝下导致苕秧不出土净往土里长等等,还挨了不少的骂呢。

昨天与隔壁的老张摆龙门阵,听他说去年不知为什么,他的红苕不出苗,苕秧都长在土里去了,我才明白原来在农村的农事活动中出现囧事的,其实并不是只有我一个。

一些看似简单的农业种植活动,却常常会在农民朋友漫不经心的栽种过程中,出现一些错误的做法,导致作物的减产或绝收,就比如红苕育种的苕种排放问题。

虽然这只是苕种育苗中的一个很小很小的问题,却稍不注意就会被放错,严重影响红苕的正常生长发育,所以这类问题虽小,但还是有必要给咱们农村的朋友们进行一些普及和提醒,以杜绝这种低级错误的再次发生。

苕种不出苗,苕秧都往土里长,为什么?我用切身经历告诉你缘由

红苕育种

红苕育苗一般是从每年的2月中旬开始,到4月中旬结束,因此目前的红苕育苗工作也逐渐进入尾声,但愿已经出现苕种排放错误的农民朋友看到本文后及时进行纠正;正在进行育苗的农民朋友一定要按本文所说的方法进行操作!

下面我就结合自身在红苕育苗时出现的错误做法和吸取到的经验教训,向各位农民朋友简要介绍一下苕秧不出苗净往土里长的原因和正确的排放苕种方法。

作为一个农村人,我相信每一个农民对于红苕的生长过程都是再熟悉不过了,在正常情况下,苕种排放到土里,不出数日就会发芽生长并破土而出长出苕秧,出现苕秧不出土却往土里长的现象是极少极少的。

而这极少的不正常现象其实也是我们农村人自己人为造成的,我当年就是因为懒惰想尽快完事,结果才造成了这种本就不多的错误事情的发生。

苕种不出苗,苕秧都往土里长,为什么?我用切身经历告诉你缘由

普通红苕

当时我往地里排放红苕种时,根本没有去认真查看苕种的苕头和苕尾,只图为了尽快完成任务就将红苕种胡乱丢进挖好的起垄栽培沟中,然后浇上粪水覆盖上泥土就算了事。

结果红苕进入出苗期后,却发现有很多苕种都没有苕秧破土而出,挖开苕种观察,才发现原来是有的苕头是朝着下面排放的,苕头发芽长出的苕秧都是往土里长;

只有少数生命力顽强的芽苗在受到泥土的阻力后,奋力弯曲秧苗使其朝上,才得以破土而出,但其实际长势已经变得很衰弱了。

原来苕秧不出苗而往土里长的原因,正是因为我们在排放红苕种时,将苕头的一面朝向了下面,才导致苕秧不能朝上生长而只能往土里拱。这个原因看起来非常简单,说起来也不复杂,但在实际育种过程中却往往容易被个别农民朋友所疏忽,真是不应该啊。

这种低级错误充分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对于农村的各种农事活动千万马虎不得,无论是多么简单的事情,我们也应该认真去对待。就如红苕排种这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事情,也是我们每一位农村人应该加以重视的,否则你轻视了它,它就会让你遭受损失。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对红苕种进行正确的排种呢?

苕种不出苗,苕秧都往土里长,为什么?我用切身经历告诉你缘由

选择品质较好的红苕作为苕种

  • 首先得要选用恰当的红苕种。一般要选择抗病力强、病虫害少、大小均匀、体壮个大的红苕作为苕种,单个苕种的重量建议大家把握在3两至半斤之间为最好;
  • 其次就是要控制好苕种排放的密度。过密过稀都不好,过密了苕藤太密,不易管理,红苕长得也小;而过稀了会浪费土地和人工,也不利于提高单产。一般传统的苕种排放方式,无非就是斜排、平排和竖排3种,其中斜排和竖排的密度最大,要根据你的土壤情况和平时的育种经验来合理确定最佳的密度值,这里没有统一的数据做参考。
  • 最后就是要高度重视苕种的正确排放技巧。不管你是采取斜排还是竖排或者是平排方式,都一定要认真查看苕种的苕头和苕尾;务必将苕种的苕头朝上、苕尾朝下,千万不能排反了,否则就会出现当年我所犯的错误,导致你的苕种不出苗,或发芽后苕秧只往土里拱,最终影响红苕的总体产量。

可能有的农民朋友还真的不会分辨出那一头是苕种的苕头、那一头是苕种的苕尾,那我在此也顺便说一下,以免你搞混了。

大家记住,一般苕头的颜色比其它部位要深一些,其浆汁也会比其它部位要多一些;同时认真观察苕种你会发现,苕头上长的根须比苕尾上的要少一些。

苕种不出苗,苕秧都往土里长,为什么?我用切身经历告诉你缘由

红苕育苗

以上就是我本篇文章所要讲述的主要内容了,农民朋友们都做到了吗?对于在红苕育种的农事活动中,你也出现过什么囧事没有呢?欢迎分享到下方,我们一起共勉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