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生從不悔入華夏

小時候日子不好,大概上世紀九十年代!

那會兒讀小學,5年級開始就需要去鄉里的中心小學。帶上一週的乾糧,離開父母。和上百號男生住在一個寢室。

潮溼、跳蚤、混亂、偷盜……現在想起來,那種日子簡直荒謬。父母經常講他們上一代更艱苦的日子,於是當時反而並未感覺多麼糟糕。

後來到了初中、大學、出來工作,日子其實越來越好,這種好體現在多方面。

1、國家越來越好。鐵路多了,網絡好了,公路寬了,到了最近幾年,信息的暢通,大家應該更能體會到這種變化。


此生從不悔入華夏

2、周圍和鄰居好了。窮的那幾年,田野裡的一根草,可能都能引發一場鄰里之間的矛盾。後來國家好了,大家生活好了,反而鄰里之間和睦了。你家的菜,我家的苗,互相反而多了很多照應。


此生從不悔入華夏


3、自家也好了。作為小康的體現,剛開始是大彩電、冰箱、洗衣機這種司空見慣的家電進入了家裡。90年代很多家庭應該跟我們一樣,10多寸的小黑白電視機吧?後來就是小磚房、小汽車。再往後就是城裡有房,有社保,有醫保。基本是1年一小變,5年一大變。


此生從不悔入華夏


今年年初,國家遭受史無前例的病毒疫情,當時覺得國家將面臨巨大考驗。是對全民脫貧的巨大考驗,是對高速增長的中國經濟考驗,是對全國人民生命安全的巨大考驗。但很快,大家都看到了,我們挺過來了。

而也許我們剛開始還只是慶幸我們自己的堅強預防,而接下來全球的疫情,才讓我們感受到我國的機遇,百年大變革和機遇。


此生從不悔入華夏

此生從不悔入華夏,生我養我的地方。這兒的一草一木,每一條路,每一棟樓,彷彿是多年的朋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