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者仁心 行醫乃責任與擔當——專訪陝西中醫藥大學嚴首春教授

“ 技術再好、手術做得再漂亮,也需要始終有一顆仁愛的心,這才是真正的醫者仁心。 ”

醫者仁心 行醫乃責任與擔當——專訪陝西中醫藥大學嚴首春教授

嚴首春教授在查房中

醫德是醫生的品行,道德,操守!它是醫生髮自內心對生命的尊重與關愛,是醫生設身處地對患者的考慮與照顧,它是根植於醫生心底的一條準繩,是醫生心中的一絲眷顧,口中的一聲關愛,是醫生看到患者受疾病折磨感同身受發自內心的同情與同理,是醫生為了替患者切除病灶祛除病魔甘願承受巨大風險的責任與擔當!

聞其聲便知他是一位和藹可親、平易近人的醫者,他的聲音如午後的一束陽光,帶給人以溫暖和力量,今日記者為您講述的是華醫心誠醫生集團的簽約專家——陝西中醫藥大學嚴首春教授參加義診的所經、所感,讓我們循著他的親切口吻,聽他娓娓道來!

1價值之花綴於責任枝頭

新冠病毒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在全國蔓延,華醫心誠醫生集團以霍勇教授、葛均波院士為首的各地心腦血管專家們迅速組建了一支高效、高質量的線上義診隊伍,用實際行動響應了全國心血管醫生抗擊疫情的號召,華醫心誠醫生集團的全體專家用最好的方式去回應廣大居家、不能外出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實際需求,嚴教授說:“我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能夠全程的參與到此次活動中來,能夠更好的發揮醫者的專業優勢,讓更多的有需求的民眾在此次義診中受益,能為國家盡一份綿薄之力,是我們醫務工作者應盡的義務與擔當,在此次義診中切實感受到了這種方式讓廣大的人民群眾切切實實的得到他們所需要的醫療服務,此次義診活動十分的接地氣,很有意義,讓我體會到了一種新興診療方式的興起,讓老百姓真正體驗到居家線上就診的實惠,可以足不出戶體驗知名專家的診療服務,實現了全國優質醫療資源的共享”。

2仁心仁術始於耐心共情

嚴教授分享了此次義診當中所接觸的三位患者問診時的情景,第一位患者是來自遼寧的師先生,此位患者找到嚴教授時,心情十分的激動,認為在非常時期的網絡上得到嚴教授的親自診療覺得不可思議,患者反映當初只是抱著試一試的心理上了在線問診的平臺,沒想到嚴教授能夠對他如此耐心地進行接診,讓他為之動容,因遠在遼寧,平日裡根本沒有接觸知名專家的機會,在當地醫院就診時,醫生的接診量很多,就診時間有限,有時問題還沒有講全,就匆匆結束了,而此次嚴教授在線上耐心詳細地接受了他足足有40分鐘的問診,讓他感到彌足珍貴。

第二位患者是來自上海的邱先生,71歲,從問診的細節覺察到他的心臟問題還是很明顯的,當時他在當地的醫療機構做的檢查非常的詳細,但僅去了社區衛生中心及二級醫院就診,缺乏專科的診治,嚴教授建議他到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如冠脈造影等)以明確診斷,因為患者年紀比較大,子女又沒在身邊,嚴教授提醒平臺工作人員進行跟蹤並指導,此舉動讓患者十分的暖心。

還有一位患者是來自河北的周先生,73歲,多年的就醫經驗,讓他對自己的身體十分的關注,之前幾乎尋遍了北京所有的名醫,針對這樣的患者,如果接診的醫生沒有足夠的耐心去傾聽,很容易讓患者情緒激動,同時會漏掉一些關鍵信息,因為他這個病例比較的特殊,除合併心衰症狀外,還伴有室壁瘤,該患者將他的就診經歷,包括他自己對此疾病的看法,不同專家給他的建議及區別等,敘述了很長時間,正如嚴教授所說,當一個患者對他的疾病過度關注的時候,會窮盡一切手段去獲取疾病相關的資料信息,若沒有足夠的耐心去傾聽他的講述、專業的見解去剖析他的病情,就無法順利接診這樣的患者。

3線上發展追溯平臺機制

這個世界上有許多你不得不去做的事,雖然前路不可預期,但需要責任與擔當之人挑起重擔揹負前行,針對線上診療的不足之處,嚴教授結合義診中多方面的感受,給出如下建議:

1、 針對平臺方,需配備專業的醫生助理,針對病例進行初篩,篩出確有心臟疾病的患者,以便進行下一步的專家問診,同時要求患者在約診時,要事先上傳既往就診病歷、檢查報告等相關資料。

2、 平臺具有模塊化的患者問診表格、詳細的專家介紹,可以使患者更有效的問診,減少資源的佔用,使平臺方將資源均勻分配給真正有需求的患者。

3、 平臺方如在沒有獲得患者查體的情況下不要輕易建議用藥,如非用不可的情況下,建議建立專家指導的平臺用藥目錄,並且要到平臺方指定藥店取藥,平臺方根據用藥目錄發起用藥需求,指定藥店配備專業藥師,線上平臺與藥店聯動,指導患者安全用藥;

4、 針對線上問診患者的具體情況,一些線上無法完成的工作如查體、相關輔助檢查,平臺方可根據患者居住所在地實際情況,推薦其到所在地的三甲醫院心臟內科或華醫心誠醫生集團簽約專家所在的醫院就診,這樣患者的認可度、信任度會更高,使患者更多獲益。

5、 平臺方提供專家的信息要真實、客觀、詳細,與其他官方網絡上的資料保持一致性,在公佈前一定要經過專家本人的確認。

正如嚴教授所說:“技術再好、手術做得再漂亮,也需要始終有一顆仁愛的心,這才是真正的醫者仁心,讓我時刻不忘自己的初心,永遠做一個把責任與擔當牢記於心的人民好醫生!”。

專家簡介

醫者仁心 行醫乃責任與擔當——專訪陝西中醫藥大學嚴首春教授

嚴首春

空軍軍醫大學(原第四軍醫大學)醫學學士、醫學碩士,西安交通大學醫學博士。副主任醫師,二級心理諮詢師。中國醫院協會三級醫院內審員。海南醫學院急診醫學副教授,西安外事學院內科學副教授。

從事院前急救、急診醫學與重症醫學專業臨床醫療、教學、科研工作26年。在國內外醫學雜誌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其中SCI兩篇(IF分別為5.168和3.288)。主編出版醫學專著2部,參編10餘部,主譯醫學專著1部。主持陝西省衛生廳科研課題1項,以主要負責人承擔陝西省科技廳科研課題1項。以第一負責人獲省級科研成果三等獎1項,以主要參與者獲陝西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曾擔任三甲綜合醫院急診醫學科、重症醫學科、醫教部、三甲辦主任多年。

2018年1月起擔任三級甲等綜合醫院業務院長。

2019年4月至今在陝西中醫藥大學工作。

主要學術任職

(一)國家級學術任職

中國醫師協會急診醫師分會中醫急診專科醫聯體全國常務委員; 中國醫師協會急診醫師分會第一屆中西醫結合急重症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急診醫師分會第四屆委員會信息化建設與智慧醫療學組全國委員;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中西醫結合急症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中國中醫急診專科醫聯體全國常務委員;中國醫藥教育協會胸痛專業委員會全國常務委員;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災害醫學專業委員會中毒學組全國委員;中華醫學會急診醫學分會胸痛學組全國委員;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胸痛分會第一屆委員會全國委員;中國分析測試協會標記免疫分析技術專業委員會POCT學組全國委員;中國康復醫學會康復心理學專業委員會全國委員;《實用休克雜誌》編輯委員會委員;《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雜誌》編輯委員會委員;《中華衛生應急電子雜誌》編輯委員會委員,專欄組稿負責人;

(二)陝西省學術任職

中國醫師協會陝西省急診醫師分會常務委員;中國醫師協會陝西省重症醫學醫師分會常務委員;中國醫師協會陝西省院前急救分會常務委員;中華醫學會陝西省分會院前急救專業委員會委員兼秘書;中華預防醫學會陝西省分會呼吸病防治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中華醫學會陝西省分會急診醫學專業委員會青年委員;陝西省中醫藥學會第二屆急診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陝西省保健協會心血管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陝西省保健協會早癌篩查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

(三)西安市學術任職

中華醫學會西安市分會急診醫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西安市分會院前急救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西安市分會重症醫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西安市分會呼吸結核病學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中華醫學會西安市分會醫療技術鑑定專家庫成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