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化鎵(GaN)是否會成為下一個市場追逐的風口?


隨著消費電子產品、電動車、家用電器等產品更新換代,產品的性能也越來越受重視,尤其是在功率設計方面。如何提升電源轉換能效,提高功率密度水平,延長電池續航時間,成為了新一代電子產品面臨的最大挑戰。

在這樣的背景下,一種新型的功率半導體——氮化鎵(GaN)的出現,或許會成為未來電子產業的“香餑餑”。

蟄伏20年的GaN,卻被雷布斯“一不小心”帶火

上個月剛結束的小米10發佈會上,和小米10一同火起來的,還有小米創始人雷軍著重介紹額65W小米GaN充電器。雷軍誇其為“實在太方便了!”新品火起來的同時,還引起投資人對於第三代半導體的廣泛關注。

瞭解GaN之前,首先我們要弄清楚關於半導體材料的一些知識。半導體材料發展到現在已經進入了第三代。

第一代半導體材料主要是指硅(Si)、鍺(Ge)等元素的材料,常用在信息技術中的分立器件和集成電路中,電腦、手機、電視、航空航天、各類軍事工程等產業中都得到了極為廣泛的應用。

第二代半導體材料主要是指化合物半導體材料,如砷化鎵(GaAs)、銻化銦(InSb);三元化合物半導體,如GaAsAl、GaAsP;還有一些固溶體半導體,如Ge-Si、GaAs-GaP;玻璃半導體(又稱非晶態半導體),如非晶硅、玻璃態氧化物半導體;以及有機半導體,如酞菁、酞菁銅、聚丙烯腈等。主要用於製作高速、高頻、大功率以及發光電子器件,是製作高性能微波、毫米波器件及發光器件的優良材料。

第三代半導體材料主要以碳化硅(SiC)、氮化鎵(GaN)、氧化鋅(ZnO)、金剛石、氮化鋁(AlN)為代表的寬禁帶半導體材料。在應用方面,根據第三代半導體的發展情況,其主要應用為半導體照明、電力電子器件、激光器和探測器、以及其他4個領域。在本文中重點介紹的GaN,並不存在於自然界,只能在實驗室中製成。

在1998年,美國研製出GaN晶體管,資料顯示,GaN在室溫下帶隙為3.49eV(電子伏特)。一般來說,帶隙就是指禁帶寬度,是半導體材料的一個重要特徵參量,其大小主要決定於半導體的能帶結構。

若禁帶寬度Eg< 2.3eV,則稱為窄禁帶半導體,如Ge、Si、GaAs以及InP;若禁帶寬度Eg>2.3eV則稱為寬禁帶半導體,如SiC、GaN、HSiC、AlN以及ALGaN等。

由於寬禁帶半導體材料具有禁帶寬度大、擊穿電場強度高、飽和電子漂移速度高、熱導率大、介電常數小、抗輻射能力強以及良好的化學穩定性等特點,非常適合於製作抗輻射、高頻、大功率和高密度集成的電子器件。

以GaN為例,熔點高達1700℃。有人曾做過實驗,在一般高溫情況下,GaN不會發生分解反應,只有將其放置於氮氣或氦氣中且溫度超過1000℃時GaN才會慢慢揮發,證明GaN可以在較高的溫度下保持其穩定性。這也是為什麼GaN能被廣泛運用在大功率半導體中的原因。

GaN產業鏈及應用前景

與SiC產業鏈類似,GaN產業鏈可依次分為GaN襯底→GaN外延→器件設計→器件製造。從國內外GaN產業發展來看,美國、日本成為GaN產業發展的佼佼者,中國企業入局者則為數不多。


氮化鎵(GaN)是否會成為下一個市場追逐的風口?

(資料源自中泰證券研究所)

快充產品領域:GaN材料應用範圍廣泛,最為人熟知的就是在快充產品領域。最初快充出現的時候還並不被大夥所看好,總感覺這麼短時間內充滿一塊電池,擔心電池爆炸。

隨著快充逐漸升級為超級快充,充電時間越來越短,對於電池安全的隱憂雖然沒有徹底放下,但人們對此也越來越能接受。


氮化鎵(GaN)是否會成為下一個市場追逐的風口?

(資料源自OFweek、東吳證券研究所)


新型的GaN快充與傳統快充相比,由於GaN的材料特性能提供更高的能量轉化效率,降低了功耗,減小了充電時的發熱問題;GaN充電器擁有更大的功率密度,能夠實現更快的充電速度;此外,GaN充電器功率器件的開關頻率顯著高於傳統快充中的Si功率器件,因此可以實現體積更小的充電器產品設計。

5G射頻領域:隨著5G技術的爆發,相關產業對射頻功率、功耗的要求進一步提升,GaN將逐漸取代Si材料。在相控陣雷達、電子對抗戰、精確制導等軍事化場景中,GaN的運用也越來越廣泛。

市場研究和戰略諮詢公司Yole曾經表示,2018年GaN射頻器件市場規模達到4.57億美元,未來5年複合增長率超過23%。在整個射頻應用市場,GaN器件的市場份額將逐漸提高。長期來看,在宏基站和回傳領域,憑藉高頻高功率的性能優勢,GaN將逐漸取代LDMOS和GaAs從而佔據主導位。

電動汽車、光伏等功率半導體領域:目前電動汽車、光伏、智能電網等領域使用的IGBT是硅基材料,如果未來氮化鎵技術取得突破,從而滲透進IGBT半導體領域,那麼將進一步打開氮化鎵市場的天花板。

照明領域:半導體照明是目前國內外非常受人矚目的一種新型的高效、節能和環保光源,它將取代大部分傳統光源,又被稱為21世紀的能源革命.GaN能和NIn、NAl相互摻雜改變III族元素的比例,從而能使其發光波長覆蓋從紅光到紫外光的範圍,由此達到更高效率、高亮度的光源方面的應用。

還存在哪些缺點?

雖然GaN相比於Si等材料更節能、更快,具備更好的恢復特性,但是仍然談不上徹底取代。由於若干原因,GaN並不常用於晶體管中,因為GaN器件通常是耗盡型器件,當柵極 - 源極電壓為零時它們會產生導通,這是一個問題。

其次,GaN器件極性太大,難以通過高摻雜來獲得較好的金屬-半導體的歐姆接觸,這是GaN器件製造中的一個難題,現在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採用異質結,首先讓禁帶寬度逐漸過渡到較小一些,然後再採用高摻雜來實現歐姆接觸,但這種工藝很複雜。

小結

歐美等國家正在持續加大第三代半導體領域研發支持力度,以GaN、SiC為首的第三代半導體材料被廣泛應用,是半導體以及下游電力電子、通訊等行業新一輪變革的突破口。

近年來,國內第三代半導體產業穩步發展,但在材料指標、器件性能等方面與國外先進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第三代半導體產業本土化、高端化的需求依然緊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